懷揣著高水平建設“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奮鬥目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南通蘇錫通科技産業園區凝聚合力,氣勢如虹: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37.1億元;固定資産總投資同比增長15%,位列南通第二;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38.9%,位列南通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稅占比均位列南通第二;全年實際利用外資近2億美元……一串數字,足以見證2021年蘇錫通園區澎湃的發展腳步,也彰顯著這個跨國跨江合作園區無窮的活力和潛力。
肩負使命 融合發展開新局
不負春光,只爭朝夕。牛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蘇錫通園區管委會會議室大廳裏氣氛熱烈,園區以一場招商引資誓師大會爲新一輪工作擂響戰鼓!
“我們之所以選擇在節前召開全區招商引資誓師大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統一思想,再鼓幹勁,號召全區上下牢固樹立‘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拼搶理念,共同努力,排除萬難,實現虎虎生威的新開局”。蘇錫通園區黨工委書記虞越嵩話語铿锵。
過去的2021年是蘇錫通園區極不平凡的一年。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依托蘇錫通園區高水平建設“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明確賦予了園區嶄新使命。園區鎖定目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以“跨國合作”爲特色,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各項部署要求,全力拼搏、只爭朝夕,闊步走好滬蘇跨江融合發展新征程的第一步。
黨建引領是驅動園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園區堅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爲首要政治任務,與時俱進,注重實效,創新舉措,在重大項目、搬遷拆違等一線成立29個“攻堅支部”、57支黨員突擊隊,唱響黨建強、發展強的新時代主旋律,實現園區黨建與産業融合發展。
不斷改革創新是園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抓手。一年來,園區持續完善蘇通、錫通一體化融合,整體運行模式更趨專業化、條線化和扁平化,“一區多園”融合發展模式被省商務廳作爲改革典型案例通報推廣。中奧蘇通生態園獲批江蘇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南通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方案》通過省級專家論證,並報省長三角辦。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是園區的“頭號工程”和重要抓手。回眸2021年,瑞士聯鋼二期項目、新加坡希派電子包裝項目、德國高達智能洗車機器人項目等40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其中工業項目38個,服務業項目2個;市考核認定新開工超10億元重特大項目10個,總投資130億元;申報省、市重大項目8個,其中,省重大項目2個,市重大項目6個,完成投資24.6億元。在全市省級開發園區項目建設考評中位列中上遊。
提質創新 培育壯大新動能
虎年一開工,蘇錫通園區多地湧現建設熱潮,多個重點項目塔吊林立,人來人往,一片繁忙景象。
2021年,園區緊扣“産業布局”這條主線,築牢創新發展基石,重點布局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生命健康“兩主一新”特色産業,加速培育生命健康産業,全力推動産業結構再優化。截至目前,園區“兩主一新”産業簽約、開工項目比重均超80%。
在創新驅動發展下,園區“兩主一新”産業群英荟萃:通富微電三期工程計劃一年半完成基礎建設及裝修。總項目建成後形成年封裝測試集成電路産品36億塊,圓片測試132萬片的生産能力;蘇钏柔性折疊玻璃基板項目啓動量産,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有望成爲世界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柔性折疊玻璃基地之一;捷捷半導體有限公司近90%的産品均有自主知識産權支撐,有近70%的産品擁有核心專利支撐。
産業提質增效,與園區深化招商體制機制改革,以産業鏈爲導向的項目精准招引息息相關。去年,園區設立上海、深圳招商分局,組建招商公司,形成“1+3+N”的招商體系。全年累計新簽約項目38個,其中超20億元工業項目3個,超10億元工業項目11個。資本招商格局加快形成,與清華紫荊、南通産控等合作設立總規模超60億元的多層次産業基金,爲吸引項目落地提供強大支撐。
産業提質增效,同樣得益于園區利用“先天”優勢,發揮蘇州自貿片區聯動創新區建設的作用。加快複制推廣和先行先試,30余項改革創新經驗落地實施,創新聯動效應不斷彰顯。通過跨江融合途徑招引的“兩主一新”産業項目比重超80%,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6個。
産業提質增效,更離不開園區沃土的培育。園區完善重大項目領導挂鈎制度,深入推行“幫辦代辦”專項工作機制,采取“日通報、周例會、月分析、季點評”模式,實施項目信息動態管理和考核任務清單管理,強化項目推進。主動策應南通沿江科創帶建設,持續優化科技創新人才支持體系,出台科技、人才新政23條,加速各類創新創業資源集聚。積極推進企業上市挂牌,建立上市聯席會議、擬上市企業“白名單”、和領導挂鈎上市後備企業等制度,助力企業發展。
多重政策與服務要素保障之下,園區企業扶優培強實現“量質雙升”。2021年新增規上企業62家,同比增長10.7%。規上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産業産值同比分別增長43.4%、118.8%。全年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1家,淨增11家,淨增率全市領先。園區在省股交中心成功挂牌企業9家,新增3家入軌企業。
完善服務 打造品牌“舒心辦”
園區應急管理局創新出招,制定《2022年“營商環境提升年”安全生産工作方案》,明確安全生産管理“5項舉措”;園區經發局在市裏66條的基礎上,主動向企業征詢需要園區解決的相關事項,打造園區的特色亮點服務品牌……虎年春節一過,蘇錫通園區各個部門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提升優化園區營商環境。
2021以來,園區以開展全鏈審批賦權工作爲先手棋,不斷提升高效政務服務水平,打造“蘇錫通·舒心辦”服務品牌。持續推進商務領域簡政放權,成爲商務部批准的全市首個擁有外貿經營者備案權限的省級開發園區。充分整合政府及社會化服務資源,創新設立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深入推進全鏈賦權審批,全面優化審批流程,堅持用“最少的時間、交最少的材料”,全力抓好“一張藍圖、一張表單、一套機制”,實現産業項目五證齊發。建立企業一站式服務體系,推行全流程電子化登記,實現最快0.5天辦結。常態化開展“拿地即開工”“交地即發證”新模式,跑出項目服務“加速度”。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爲企業成長提供了優越的發展環境,我們企業自2017年落戶園區以來,發展勢頭迅猛,企業總部決定追加投資,去年與園區簽約二期項目。”瑞士聯鋼二期項目負責人唐紅祥道出了園區企業共同的心聲。
此外,園區通過持續優化科創平台載體建設、深耕細作科創項目培育等方式,不斷彙聚創新資源。鐵建、常測、捷捷獲建省級研發機構,通富、神馬獲批省級科技計劃項目;通富微電先進封裝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匠被認定爲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實現省級孵化平台零突破。努力打造政校企合作“新樣板”,中科、武珞兩大科創載體簽約落戶,53家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簽訂産學研合作協議,南通大學産學研基地揭牌成立。加強知識産權保護,與中國(南通)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簽署合作協議,爲企業提供便捷服務。
以人爲本 民生事業日日新
路更寬了、景更美了、環境更好了……近年來,生活在蘇錫通居民總是發出這樣的感歎聲。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讓居民擁有更多獲得感。
2021年,園區新建及改造提升道路22公裏,一些“老大難”的斷頭路暢通了。336省道拓寬改造工程實現通車,張江公路南北段全線貫通,極大提升了區域交通便利性和環境形象美觀性。張芝山2.4平方公裏片區拆遷工作正式啓動,片區城市規劃設計基本完成。全年盤活用地903畝,同比提高3倍。
園區還將“綠色生態”貫穿城市建設各個領域。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大力推進揚塵整治、黑臭水體治理、稭稈禁燒禁抛、鋼絲繩等散亂汙企業及內河非法碼頭專項整治,長江入河排汙口整治進度走在全市前列。
城市氣質全面提升,民生事業日益改善。總投資22億元54萬平方米的張芝山鎮七期安置房項目開工建設,1.3萬余名失地農民全面進保。教育醫療水平加快提升,初中教育納入市一體化管理,配套幼兒園新建、錫通小學擴建等民生工程加快推進。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在新機遇、新風口上,園區要用開放賦能發展,再次激發跨國合作的深層記憶。要用協調點亮發展,充分把握跨江融合的時代機遇。要用創新引領發展,全面點燃轉型升級的火熱激情。要用綠色描繪發展,持續注入生態優先的美麗成色。要用共享貫穿發展,始終牢記共同富裕的根本追求。”踏上新征程,虞越嵩表示,蘇錫通園區將堅定不移以“滬蘇跨江融合發展當先鋒、全省合作園區爭第一”爲總體定位,切實扛起“高水平建設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新使命,奮力推動産業發展、經濟運行“兩個快突破”,營商環境、人居環境、社會環境“三個快提升”,力爭在全市省級園區陣營中,做到快進位、當排頭,在“新使命、新征程”上繪就宏偉藍圖!
作者 吳霄雲
校對 盛媛媛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