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英國公布了一項多年以前的國會議案,議案裏透露的信息讓人十分震驚。
這份議案是英國在1961年起草的,主要內容是英國計劃在1961年左右對中國實施核打擊。但是大家都知道,當年我國並沒有遭受過核武器的襲擊,因此英國的這項議案並沒有真正實施。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爲什麽英國會計劃對我國實施核打擊?最後爲什麽又放棄了這個計劃呢?一圈三連,點個關注~
196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多年,我國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隨後又取得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隨著全國人民的努力,新中國在經濟、軍事上都有很大的發展。
相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由于遭到了德國的打擊,再加上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都在尋求脫離英國的控制,要求獨立。所以在二戰後,英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都有很大的退步。
時間線回到清末時期,當時因爲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在清朝末年,同外國列強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不但讓中國賠償了很多白銀、黃金,還讓中國失去了很多土地乃至還有海關關稅。
英國就是通過兩次鴉片戰爭,逼迫清政府簽署了兩份不平等條約。這兩份條約不但要求清政府賠償了大量的白銀,還將整個香港都割讓給了英國。
雖然條約裏說的香港是租界,只是租給英國使用,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租界這個詞就是給清政府一點不存在的面子而已。
實際上,香港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了。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英國在香港的投入很大,同時也攫取了更多的利益。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全世界都在打仗,英國更是在歐洲戰場上一直被德國蹂躏,所以雖然那時候香港還是英國的控制下,但是實際已經沒什麽心思管理香港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新中國也在之後的幾年裏成立。香港又再次被英國實際控制了,雖然在二戰後,這個曾經的日不了帝國已經日薄西山,但是香港的作用讓英國舍不得放棄。
二戰後,香港經濟高速發展,英國在這裏面獲取了很大的利益,自然想要把這塊大蛋糕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裏。而新中國隨著經濟、軍事上的發展,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爲了領土完整,中國一直在尋求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契機。
爲了自己的大蛋糕不被中國奪走,英國開展了很多阻止中國收複香港的動作,而核武器這種大型殺傷性武器自然少不了。在美國的幫助,英國很早就研制出了核武器,所以核打擊就是這些動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說到底,英國之所以計劃核打擊中國,還是爲了利益,怕自己在香港的利益受損。
英國本地距離中國很遠,而核打擊必須要通過戰略轟炸機將核彈投入到我國領土。尴尬的是,當時英國的幾款轟戰機,都沒有全球打擊的能力。
爲了能夠達到自己核打擊的目的,英國可謂是煞費苦心。自己的飛機不行,那就縮短距離,于是,英國將目光轉移到了東南亞地區。
東南亞地區在我國南方,距離我國本土不遠。這裏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如果英國的轟炸機從東南亞起飛,是可以實現將核武器投放到我國領土的目的的。
方案做好了,下一步就是挑地方。因爲核武器不是普通的武器,所以在選址上面英國還是很謹慎的。挑選了很久,他們決定將這個核武器的基地放在新加坡。
此時新加坡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並沒有獨立出來。英國在新加坡修建了一個新的機場,這個機場可以同時起降多架戰略轟炸機。英國這次的計劃,是一次性向中國空投48枚核彈,單個核彈的威力與美國投放在廣島差不多。機場修建好之後,英軍空軍便在這個新機場展開了專門的訓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英國後來爲什麽沒有實施這個計劃呢?
具體原因有些複雜。首先,是因爲英國的這個計劃遭到了所有東南亞國家的反對,這其中還包括大洋洲的澳大利亞。雖然當時東南亞地區大部分國家,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生活在這裏的人民,在二戰後,一直在尋求國家主權的獨立。
而且,東南亞的這些國家知道,一旦英國向中國投放核武器,那中國必將對英國宣戰,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和英國之間如果發生戰爭,主要的戰場可能就在中國的南海和東南亞地區。這對東南亞人民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倘若中國和英國之間爆發戰爭,不管誰輸誰贏,對東南亞的這些國家來說都沒有任何好處。如果英國贏了,也只能說是英國取得了一場戰役的勝利,而不是整個戰爭的勝利。對于中國而言,二戰結束還沒多久,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丟下了幾百萬具屍體,最後還是被趕出中國。即使與中國發生戰爭,英國又能派多少軍隊過來呢。
所以,即使英國贏了,中國人民還是會反抗的,而身處中國身側的東南亞地區將會遭受中國的重點打擊。如果英國輸了,那自不必說,中國會爲了掃清英國在東南亞的據點,對東南亞各國逐一的清掃。這個時候,英國其實在國力上已經很衰弱了,他們也不想激起東南亞地區人民的反抗情緒,這對他們繼續殖民這塊土地是不利的。
英國在2006年披露的這份議案中,就有澳大利亞和很多東南亞國家官員反對的記錄。英國是因爲利益所以要對中國實施核打擊,但是一旦真的發動了戰爭,那英國在香港和東南亞的利益都將蕩然無存,所以對于英國的這種想法讓本國的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
其次就是盟友不同意。英國的主要盟友就是美國。其實美國也計劃過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第一次就是朝鮮戰爭,當時中國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將美軍打得節節敗退。在付出慘烈的代價,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好處的情況下,在朝鮮作戰的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就曾經向國會提交報告,希望美國國會批准在中國東北地區投放核武器。
同時,國民黨蔣介石對于反攻大陸的幻想一直沒有破滅,也曾經與美國協商使用核武器打擊中國,當時計劃用原子彈攻擊我國福建廈門地區。如果這些計劃都實施了,那對我國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打擊,但是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害怕過。
盟友們不同意的主要原因是輿論的壓力,因爲英國和中國一旦發生戰爭,就一定會引發當時全世界兩個陣營之間的戰鬥,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了。二戰剛剛結束不到二十年時間,對于享受和平不到二十年的全球人民來說,戰爭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對于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樣一個惡名,英國和英國的盟友們是擔不住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英國之所以計劃對我國實施核打擊,前提是我國武力收複香港。因爲一旦我國武力收複香港,是很輕松就能實現的。我國使用武力收複香港後,英國不但不能在香港身上繼續吸血,對英國其他國家的殖民地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很可能很多地方看到香港被我國武力收回之後,他們也同樣效仿中國,用武力的方式尋求獨立。
英國當時沒有能力同時應付所有殖民地的武力反抗。而且,當時的中國雖然很想要收回香港的主權,但是中國從來沒想過通過武力的手段收回香港。所以,英國也沒有任何借口對中國發動核打擊。那個時候,全球人民都在渴望和平,英國如果連發動戰爭的借口都沒有,國際輿論包括本國國民的罵聲,都能淹死英國政府。
雖然那個時候英國沒有對中國實施核打擊,但是中國政府知道,很多國家都對中國虎視眈眈,一直妄圖分裂中國。可是那個時候的新中國早就不是軟弱無能的清政府了,中國人民也不再是誰想欺負就能欺負的了。新中國的成立就宣告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有必勝的信念。作爲崇尚和平的國度,我們不會主動去挑釁別人,但是那些心懷叵測的人想要分裂中國也沒那麽容易。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也早就開始了核武器的研發工作。在英國計劃核武器打擊中國後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國就研制出了原子彈,這之後的兩年,中國又研制出了氫彈。雖然那個時候我們的核資源匮乏,所以手裏的原子彈並不多。但是我們已經有了自主研發能力,說明我們可以隨時把原子彈造出來。在中國研制出核武器之後,再也沒有哪個國家用核武器威脅我們了。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中國還沒那麽強大的時候,其實中國面對的國際局勢是非常糟糕的。二戰之後,我國又經曆了朝鮮戰爭、對越反擊戰和對印反擊戰,這些戰爭的背後都是西方國家在操控著。
這些西方國家對我們的不懷好意,中國領導人是看在眼裏的,所以這些年,我們大力發展經濟,提高自身的軍事水平,讓那些人看看中國人民不是好欺負的,任何妄圖分裂中國,占中國便宜的人都不會得逞。
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要努力學習和工作,爭取報效國家,爲了以後更長遠的幸福生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