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銳
廉政瞭望 編輯部主任
在大時代尋找小確幸
一個地方難免會有突發事故,事故發生後,如何“搶”得先機,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領導幹部,尤其是地方主要領導如何在應急救援中當好“主心骨”和“急先鋒”?化學爆炸和泥石流救災,要注意哪些?廉政瞭望記者以一個(區)縣爲例,設計了兩套情景問卷,邀請了兩名專家和8名來自各地、參加過應急救援的黨政幹部共赴應急大考。
響水化工爆炸現場。
情景一:城市出現大型化工廠爆炸突發緊急事件,化工廠地點位于老城區城郊人口密集處。你作爲分管聯系該化工廠的副區(縣)長處置該突發事件。
一、首要做的事情,或幾件事是什麽?處理過類似事件者有怎樣的體會?
劃重點:銜接到位,科學疏散
陳光(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教授、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同時進行兩件事。第一,立馬緊急隔離現場、疏散人員。爆炸後的幾秒鍾、幾分鍾、一個小時內,都可能造成大量的有害有毒氣體,液體和其他物質泄漏,可能嚴重傷害周邊。疏散的原則是,離事故現場越近越要疏散,按上風(逆風)的方向疏散。第二,根據安全生産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立即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此外,市、區都應設立領導小組。因爲該廠有權屬問題,小組應由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該廠原所屬機構、區有關部門、化工廠領導等組成,下設事故處理、宣傳信息、物資供給、技術專家、對外聯絡等小組,開展專業化應急救援。
李濤(曾任縣委常委、副縣長):目前對爆炸事故,我們都有比較科學周密的應急預案。啓動預案、按要求執行即可。但預案還需幹部群衆多次磨合演練。有的地方真遇上了爆炸,容易銜接不暢、指揮不靈。我們縣曾發生一起事故,那時縣委書記在黨校學習,縣長在外招商,按預案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同一人)牽頭,分管副縣長現場指揮,多虧之前一把手帶著搞過演練,各部門配合,善後處理較爲順利。
二、此時,自媒體中有一些傳言,有的說化工廠汽油泄漏造成嚴重汙染,民衆一時難辨真假,部分陷入恐慌。怎麽辦?
劃重點:正面回應,慎抓“謠言”
侯紅(曾任某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查清是否泄漏造成汙染本不複雜,但事關重大,可求助上級指揮部一同處置。確認事實期間,如需撤離疏散群衆,要安排副縣長或以上專盯此事,發揮社區幹部在治理中的作用。確認屬實,則繼續疏散群衆,搞好汙染監測和治理。無論是否屬實,都應在融媒體平台廣而告之,要組織水利、環保、國土等部門發布數據,請專家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直播等普及專業知識。汙染解除後,還可請上級專家來檢查確認。
劉益飛(成都市委黨校教授):立即發動官方媒體,反複播放政府和指揮部公告,以及此時調查清楚的所有信息,安定人心。同時,關于嚴重汙染的傳言,可盡快安排環境監測等部門,或請省、市具有專業資質的機構,會同本地有關部門查清,對汙染情況正面告知,並采取措施。
陳光:災後應立即啓動信息發布,可按三原則:第一,越快越好。應由區(縣)委書記或區(縣)長在事故發生後一小時,不晚于兩小時進行首次信息發布,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可在現場指揮部或附近舉行。此後,再分專題發布。第二,講所掌握的全部情況,不回避問題。汽油泄漏造成汙染的傳言,就可在發布會上正面回應,應由應急(安監)部門、廠方、現場調查組、公安、環境監測等部門分別發布,聚焦是否汙染,是否影響生活等,相關部門應對事發地空氣、土壤和水質做詳細介紹,並介紹如何預防。
李濤:穩定群衆情緒很重要。要讓他們看到,自己是被重視的。即使有人驚慌傳謠,也不要過于敏感。但對惡意造謠者,應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三、此化工廠剛從央企管理轉爲地方管理半年多,在高效指揮上存在困難,特別是廠裏很多中層幹部因害怕而逃出廠了,如何辦?
劃重點:屬地原則,摸透心理
劉益飛:地方政府應按屬地管理原則,成立指揮部統一指揮。應要求廠裏幹部參與救災。同時發布告職工書,勸在外幹部盡快返回救災,表明將獎罰分明。
陳光:這時,剛才提到的聯合工作小組就很重要了。在化工廠原主管部門、安監、應急、政府對廠區的協調下,駐在廠裏的前線指揮部要對化工廠中層以上的情緒穩定、履職、現場處置等工作做部署。如果出現幹部恐慌,逃離、辭職,要及時跟進監察和督察。
侯志平(副縣長、曾任工業園區黨委書記):如果這是安全生産責任事故,化工廠負責人可能已被控制,相關人員也有責任,自然害怕。應以搶險爲先,組織相關單位和企業高層開會,強調由地方統一部署,並明確臨時負責人。要嚴格工作紀律,並表明目前地方與廠裏是“共同體”,設定幹部回歸期限。此外,還要打好親情牌,可請親友、同事等勸說他們回到安置點或廠指揮部,並通過電話、微信等了解逃跑人員情況,提醒其不信謠不傳謠。
四、這時個別居民情緒激動,要求一把手出來對話,如何處理??
劃重點:領導帶頭,講究方法
張志超(曾任縣委書記):我贊同一把手出來與群衆代表對話。多年前,我曾跟隨一名省領導到現場處理一起群體性事件,在場群衆情緒激動,要他出來對話,當地幹部覺得太危險,不建議這個方案。但這位領導說,我是黨的幹部,就是要亮明身份。後來,他和群衆進行了坦誠充分的交流,群衆也沒有“爲難”他,事件很快平息。
劉新(曾任副縣長):一把手與居民對話是很好的方式,但我認爲,可以邀請群衆代表進入應急指揮部,與區委書記、區長等直接溝通,既保證了救災的連續性,又能真正解決問題,同時讓群衆看到指揮部怎樣工作,增強信心。
汶川地震救災現場。
情景二:因全縣突發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造成各鄉鎮多處受損,其中有五個鄉鎮交通、通訊、電力等完全中斷,傷亡情況不明。縣上成立了搶險救災指揮部,你作爲縣領導擔任總指揮,或作爲應急指揮部成員負責某項工作。
一、 接報後,你首要做的事或幾件事是什麽?
劃重點:率先出發,上下溝通
劉益飛:指揮部要做三件事——立即組織搶險隊伍奔赴災害現場;將災情向上級報告,尋求支援;組織專業隊伍搶修電力等專業設施。
胡強(曾任縣紀委書記):我會在接報後兩小時內趕到能到達的災害現場察看災情,現場辦公。接報後,首先成立搶險救災領導小組,明確責任;我要向上級彙報,派人專送災情影像片,最大限度爭取到省市和部門支持,如能爭取到直升機、氣墊船,對搶險救災尤爲有利;及時調整搶險救災救援方案,它關系到重點方位、區域、目標等。此外,我將積極動員全縣幹部以及實地搶險急需的專業技術人員,組建若幹搶險救災“英雄小組”“先鋒隊”,分門別類工作。
二、 這次泥石流受災範圍特別廣,災情特別重,救援難度特別大。如坡陡、路滑、降雨十余日,如何安排人員到達五個鄉鎮的事發現場開展施救?
劃重點:技術加持,分路挺進
梁方成(正縣級幹部,先後在鄉鎮、縣、市級部門任職):應由聯系這些鄉鎮的縣領導帶隊,醫療、交通、電力及“突擊隊”等向這些鄉鎮進發。去的時候,就要發動當地黨員幹部救災和群衆自救,引入大數據、GPS定位等做好位置確定、災情預估、信息收集等。我也參與過徒步挺進“孤島”,道路不通、坡陡路滑,就找家在本地、熟悉路線的人員帶路,途中有可能碰到逃出來的人,通過他們,走小路、山路、攀爬“天梯”總能進去。
趙蕾蕾(副鎮長):途中要根據情況變化,不斷給予受災鄉鎮幹部群衆信心。一旦聯系上某村,就要要求村社幹部和黨員自發組織救人,全力救災。進駐後,鄉鎮每天都有各種棘手問題,帶隊領導要常駐在此,先統籌好突擊隊、公安民警、民兵預備役等,發動黨員幹部、群衆,積極自救。
劉益飛:組織盡可能的交通工具,如直升機等挺進。可采取分路突擊的戰術。現在強調科學精准施救,救援要務實,不容有損。
三、 上級派來了救援隊,民間也有救援力量星夜趕來。如何更好地統籌救援力量,使本地幹部充分配合,救援隊有效開展救援?
劃重點:統一安排,充分保障
梁方成:我曾經手安排過藍天救援隊等民間救災,也爲武警、民兵預備役等救災服過務。救援隊通常很積極,但也要統一指揮、調配和協調。根據隊伍特長、是否帶大型器械、對路是否熟悉等,劃定救援重點和範圍。無論是上級還是民間救援隊,對每個隊伍都要安排當地人員(最好是具備一定救援知識的鎮、村幹部)配合,做好保障。
趙蕾蕾:可以建立民間救援隊和本地救援指揮部的會商機制,一天會商一次。要根據救災需要,選擇合適的救援方式,明確該隊伍是做輔助還是獨當一面。要保障好救援人員日常生活,他們遠道而來且都願意多承擔,要多關心他們。我就處理過救援人員因不適應我們的高海拔而生病的事。
四、 救援中發現,當地鄉鎮黨委政府、村兩委未對泥石流災害做到有效預警,這也是媒體指出的缺陷,如何既使救援順利進行,又有效回應?
劃重點:坦然面對,救災“救火”
劉益飛:應有坦誠務實的態度。具體講,當地要提出,鄉鎮黨委政府、村級組織確實存在工作不力,比如,發現後沒有及時反應,疏散不及時,儲備的物資不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縣領導也有責任,組織將實事求是處理。在這期間,鄉鎮幹部除了做好工作,要積極配合調查。不抵觸、不回避、不緊張、不消極。
胡強:事故調查還需要時間,此時應救災與“救火”兩條線。在各項工作組集中精力救災的同時,由縣(或市)紀委監委對泥石流災害預警不力的問題初核,若掌握相關證據,可按程序開展審查調查,絕不姑息。同時應召開發布會正面回應關切。
五、 應急救援和預防,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劃重點:防重于搶,生命至上
胡強:我認爲,要把救人作爲第一考量。應建起透明的救災款物收集、管理和發放機制,讓愛心人士隨時上網查看捐助款物去向,建立審計監督與監委跟蹤監督制度。如何應對持續時間較長的突發事件,還要探索。
梁方成:我曾參加過泥石流、滑坡等救災,在救災現場和指揮部來回跑。那種“打仗”的氣氛,發現群衆的欣喜,終生難忘。最累時,兩只鞋都壞了,連續48小時沒合眼,肚子疼都忘了是飽了還是餓了,讓我記憶猶新。
我親曆的山洪泥石流災害,具有時間短、來勢猛、雨量大、坡度陡、施救難等特點。我認爲,“防”重于搶。要完善應急避險預案和設施。我縣除了各鄉鎮配備海事衛星電話,每個村都有應急避難點,災難來前,能在1小時內緊急疏散全體村民。要發揮好基層組織、幹部作用。之前我工作的縣發大水,一名村主任淩晨五點多看到河床水位猛漲,馬上報告,鄉黨委安排24名幹部挨家挨戶通知群衆,並敲鑼鳴笛等警告,千名群衆轉移。最後,與沿海水災不同,我們群衆遭災一次,可能就失去了家園和耕地。要關懷他們,加強心理疏導,災後重建應與救災幾乎同步。
編輯 / 梁霜
視覺 / 了了
審核 / 李天銳
© 廉政瞭望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系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