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世界各國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在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石油儲備作爲國家重要戰略物資,起著保證供給、穩定油價和戰略保障的作用。新加坡面積狹小,石油資源匮乏,是一個不産石油的國家。然而,令人驚奇的是,新加坡僅花了幾十年時間,就發展成爲僅次于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石油貿易樞紐和亞洲石油産品定價中心。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呢?它的石油儲備又有什麽特點?
利用優越地理位置,搭建國際石油貿易平台。新加坡位于馬六甲海峽的出海口,世界30%的海上貿易與超過25%的石油運輸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出海口成爲連接西邊原油産油大亨波斯灣地區和東邊的東亞成品油消耗大國的黃金海上關卡。這爲新加坡的港口國際貿易提供了發展機遇。新加坡政府利用海上石油樞紐的地理優勢,緊緊抓住亞洲石化市場蓬勃發展的時機,出台多項優惠政策,大力吸引跨國石油公司來新投資建廠,開展國際石油貿易。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政府推行包括簡化政府審批、優惠稅制等一系列自由貿易政策,營造更優質的投資環境,吸引一些跨國石油公司投資建廠,大力發展煉油業等石化工業,通過加工原油獲取巨大利潤。新加坡的石油行業很快贏得海外石油巨頭青睐,各類外資石油企業紛紛進入,形成了國際石油交易平台。1984年,新加坡成立了亞洲第一家能源期貨交易市場——國際金融交易所。優越的地理位置爲新加坡石油交易樞紐地位提供了天然優勢。
填海造陸,打造集群化全産業鏈石化基地。爲加快石油産業發展,拉長石化産業鏈,滿足石油及石化産品供應,新加坡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填海造陸,把西南部的7個小群島連接合並成一個總面積32平方公裏的裕廊島,現在裕廊島的面積比原來擴展了3倍,爲新加坡建立石化基地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創造了一流的硬件條件。新加坡石化基地建設曆經3個發展階段:20世紀60至70年代爲初始階段,主要以生産成品油和石腦油等産業鏈上中遊産品爲主。1960年,新加坡政府采納了荷蘭經濟學家阿爾伯特·溫斯敏團隊爲其設計的工業化方案,把石化工業作爲支柱産業,引進了幾家大型跨國企業。1973年,成立了新加坡煉油公司。70年代中期,新加坡一躍成爲繼美國、荷蘭之後的全球第三大煉油中心。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後期爲第二階段,新加坡主要聚焦石化産業鏈延伸、升級與附加值提升。新加坡政府一方面持續擴大産能,另一方面通過拉動投資擴建綜合石化專區,成立各類石化公司,推動石化産品向乙烯、丙烯和芳烴類産品等下遊産業延伸。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跨國石油公司在新加坡設立石油貿易服務中心,截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超過50家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石油交易中心。2000年之後爲第三階段,隨著裕廊化工島正式建成並啓用,新加坡石化産業進入集群化發展階段。石化産業鏈進一步整合聚集。入駐的企業可以共享蒸汽、供水、廢物/水處理、工業消防、實驗室、檢測儀器、培訓中心等基礎設施,以及港口、碼頭、倉儲等物流服務。發揮出協同高效的集群效應和一體化優勢,最大程度降低了企業的投資成本和物流成本。如今,裕廊島已經發展成爲世界級的石化生産基地,全球100多家石油、石化和特種化學品公司在此設立機構開展業務,總投資額超過470億元。形成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油氣産業合作平台和能源保障基地。
打破土地稀缺限制,開發地下儲油空間。一個國家的石油儲備,在國民經濟發展、國家戰略安全和地緣政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世界各國的儲油方式不盡相同。從全球範圍來看,開發地下儲油庫已經成爲很多國家的一項戰略措施。新加坡是亞洲地區石油貿易樞紐,爲增強在石油行業的競爭力,滿足原油與成品油的儲備與集散問題,需要建設較大面積的油庫來滿足石油儲備要求。由于土地資源稀缺,新加坡政府除了在地上建設了233萬立方米的環宇油庫外,還在其西部的裕廊島地下130米挖掘建造了一個容量如郵輪般大小的海底岩洞儲油庫。據了解,裕廊島地下儲油庫共有5個單獨的儲油空間,每個儲油庫高達27米,相當于九層樓。新加坡把空間技術融入地下儲油岩洞,采用了挪威先進的水幕地下儲油技術,建成了東南亞第一個石油地下存儲庫。地下儲油庫容量相當可觀,可儲存數百萬桶石油,大約147萬立方米的液態碳氫化合物,容量相當于600個奧林匹克遊泳池。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盡管建設地下儲油庫比建設地上儲油罐的成本要高出三成,而且建設過程充滿各種挑戰,對建設技術的要求高,但是地下岩洞儲油庫具有占地少、安全性好、維護和運行成本低等優勢,因此,這項工程是極具經濟價值的。因爲建設地下儲油庫可以節省近60公頃的土地,騰出的空間可用作更高增值的經濟活動,足以建設6個石化工廠。
建設裕廊海港油儲碼頭,加大低硫燃油的存儲與供應。隨著2020年“硫排放限制法規”的實施,國際海事組織對所有船舶實行環保限制,即全球海域執行0.5%的燃油硫含量標准,控制排放區(ECAs)執行0.1%的燃油硫含量標准,導致全球船舶對低硫燃油的需求急劇上升,低硫燃油的供應缺口很大。此時,新加坡又一次抓住發展機遇,推動海港轉型升級,建設裕廊海港油儲碼頭,加大低硫燃油的存儲與供應。裕廊海港油儲碼頭是由裕廊海港和德國儲油服務公司共同打造,占地16公頃,最大吃水深度爲17.6米,可容納18萬載重噸位的大型遊輪。油儲碼頭是專爲處理清潔石油産品打造,爲防止汙染,碼頭配有專用清潔儲存設備和油罐輸入輸出管道。這意味著,石油産品在船只、碼頭儲油罐和島上各家公司間可以自由流通,節省了約30%的運輸成本和處理費用。裕廊油儲碼頭分兩期建設,第二期工程完成後,裕廊油儲碼頭的存儲量爲56.2萬立方米,每年預計可處理約700萬噸清潔石油産品。總之,裕廊油儲碼頭的建設,奠定了新加坡作爲全球最大低硫燃料補給港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