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說,理工院和工教院共有職員約9000人,包括非教員,人數過去幾年相當穩定。當局沒有透露這些學院的教員離職率,只說學院將繼續定期檢討薪資,確保薪酬配套保持市場競爭力,以繼續吸引並留住人才。
對于薪資調整,由于課題較敏感,有關職員在受訪時都不願具名。
教育部聘雇的3萬多名教師、教育協作人員和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已在去年10月加薪5%至10%。
受訪教職員:應定期檢討級別制度與薪資上限
在工教院執教的楊姓講師(40歲)約五年前從工程領域轉向教育工作。他過去幾年都有常年加薪以及表現花紅,對于這次加薪約4%感到滿意。
五所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去年聯合展開薪酬檢討工作後,做出上述決定。這些學院自2017年起把大學畢業生和非大學畢業生的薪資結構統合爲一,並定期檢討。
在理工院執教約10年的張姓講師(51歲)也反映,她的薪金三四年前已達到上限,除了每年有表現花紅,月薪停滯不前。“近期有通貨膨脹的壓力,加薪來得正是時候,也應該定期檢討升職的機制。”
教育部說,理工院和工教院共有職員約9000人,包括非教員,人數過去幾年相當穩定。當局沒有透露這些學院的教員離職率,只說學院將繼續定期檢討薪資,確保薪酬配套保持市場競爭力,以繼續吸引並留住人才。
目前未見反映理工院和工教院薪俸的官方數據,但根據人力部的行業薪酬資料,截至2021年6月,歸納爲技術、職業培訓與商務教育機構教師與培訓員的月薪中位數爲4000元。某理工院在政府網站上征聘講師時給予月薪5000多至7000多元。
教育部星期五(1月6日)答複《聯合早報》時說,這一輪加薪已在1月1日生效。上一輪薪金檢討于2020年進行,結論是當時的有關薪資大致符合人力市場的競爭力,因此沒做出調整。
《聯合早報》去年7月報道,這些學院聯合招標,爲檢討工作征求咨詢服務。第一部分的工作是對薪酬結構進行市場基准分析,確保具競爭力;第二部分預計最遲在今年6月30日完成,重點包括對300個工作崗位進行分析與評估,確保學院職員在薪酬結構中的級別適當,以及制定一套框架或方法,加強學府吸引和留住具備緊缺技能人才的能力。
人力資源公司仁立國際執行董事梁昌國受訪時說:“政府正大力推動終身學習,大專學府須以具吸引力的薪酬配套來留住人才。學院也會面對私立學府對人才的競爭,有業務背景的教員也可能重返業界,定期檢討薪資是必要的。”
在理工院負責行政工作的一名林姓職員(40歲)透露,她在理工院工作已約10年,這次加薪9%,月入增至6000多元。不過,她覺得薪資早就應該調高了,而且晉升緩慢。她的薪金四年前已達到所屬級別的上限,她認爲級別制度與薪資上限也應定期檢討。
繼學校教師加薪後,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各級教職員本月起也加薪,月薪增幅介于3.5%至10%。
他說:“教育工作固然需要熱忱,但薪資也不能太差,才能夠吸引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