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家庭教育,不是簡單地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最好的成長離不開“共振效應”,離不開生命能量的交互場。
一個家庭,一定要有一個或者幾個“高能量 ”的人,去主動營造 、不斷修複這樣的“家庭學習場”。當家庭的全部成員致力于更新家庭文化、家庭規則與行爲方式,一個 “學習型家庭”誕生了,這將奠基親子關系的諸多美好,並架構人生成長的底層邏輯。
“學習型家庭”,是一家人能夠“居家生長”的最好狀態。
各位家長、各位老師:
晚上好!疫情禁足期間,關掉電視,放下遊戲,不打麻將,來聽一堂關于在家學習的網課,我想我們今晚在線的1萬余人,應該都有一份改善家庭學習氛圍的心願。
我們都聽說過學習型組織,而家庭從本來意義上說,就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學習型組織。所以說學習型家庭,是一家人在這樣的疫情期“居家生長”的最好狀態,也應該是一家人終生陪伴的最好狀態。
我先從自己的體會說起。
前不久,我、女兒和孩子她媽各自發起、寫作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我組織的“@所有人,這場重大疫情,可以是一堂怎樣的人生大課?”;第二篇是女兒果果妹寫的“疫情之下,如何安排好這‘百無聊賴’的日子”;第三篇 “還有至少十天‘禁足期’,推薦老師們自修這場‘人生美學課’”,是女兒的媽媽組織的一堂“居家自修課程”。
這三篇文章的出籠,就是一個學習型家庭的典型特征與結果:聊天都能成爲素材,日常總是彼此啓發。女兒在中學讀書,每周五才能回來,每周六晚,我們都有一個晚餐長談時間,這已經成爲我們的習慣,所以順理成章,疫情期間我們有了更多深度交流。有一次聊著聊著,就聊出了這幾個話題。聊完之後,三人分頭組織,幾乎在同一個時間,三篇文章推出了,我們自己也覺得思維升級了。
我知道在很多家庭,能夠這樣深度交流、相互啓發、彼此促進的時候並不多。所以我們今天來討論,學習型家庭是什麽樣子?該怎麽來建設這樣一個家庭?
01 學習型家庭的7個要點
一個學習型的家庭,究竟表現在什麽方面?我總結了一些維度,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第一個要點,家庭管理,把“硬通貨”變爲“軟通貨”。
一個家庭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中國家庭通行又管用的是硬辦法,或者叫“硬通貨”。父母的權威、孩子的任性、個人的情緒、非理性的幹預等等,都可以改變我們的家庭行爲。這些東西確實存在,但學習型家庭的管理是把“硬通貨”變軟,要智慧而習慣性的做三件事,這三件事要比硬辦法在這個家裏更管用:
首先“講道理”。不是指唠唠叨叨無重心,喋喋不休講大道理;而是面對每一個分歧,學會坐下來,相對正式地聊一聊,把問題看清楚,把常識理清楚。道理不要講很多,但一定要講透。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定要馬上解決。一生能夠和孩子一起在關鍵點上理透幾十個道理,一家人就能夠舉一反三進入無數的領域。
其次“搞創作”。這是指共同爲家人面臨的重要難題,頭腦風暴,把每個人的視野、知識、想法都跑出來供參考,然後一起討論找到創造性的解決方案。然後這個達成共識的解決方案,就是我們在這個方面的家庭管理原則。
還有“相互發現”。家庭中因爲每個人處的位置不一樣,年齡不一樣,很難做到完全理解對方。對此,我們一定要有心理預期。每個人只能看見事情的一面。當分歧發生時,去探究對方爲什麽堅持自己的想法,你可能會發現他深層次的思維邏輯,肯定他合理的思維部分,再重新更完整地認識這件事,討論後達成共識。
第二個要點,絕對信任,讓家庭總是“透明態”。
好的學習型家庭,彼此信任是前提,所以我們要做到每個人的每件事幾乎都被知曉,彼此之間沒有秘密。您可能會覺得很難做到。但是如果長時間堅持與家人孩子開誠布公講述家庭狀況,就可以消解很多秘密,達到彼此的知曉和理解。
這對孩子也適用嗎?所有的研究都告訴我們“絕對適用”。讓孩子知曉父母幾乎一切事情,一切困境,會讓他看見生活、家庭、社會、工作、學習的複雜性。在這種複雜的場景中,爸爸媽媽正在努力面對、解決,他也要在這種複雜的場景中展開理解,達到自我的內在平衡。我認爲這是學校教育不能給的,或者給得不那麽充分完整的社會教育。
第三個要點,家庭成員彼此要互爲“建設性”。
所謂建設性就是家庭成員在資訊獲取、思維角度、習慣養成等方面,要相互促進,相互啓發,優勢互補。
甚至在工作和學習上也是如此。比如今年蒲公英教育智庫要創辦一本叫《家人》的雜志,我們邀請女兒做這本雜志的兼職編輯。
在創刊討論時,大家都從成人的角度來思考,而學生視角的女兒就提出,大多數家庭的角色至少有三個,除了爸爸媽媽,還有學生。所以她建議我們有一個“學生版”,而且版式不要兒童化,要有創意和格調。她的角度讓我們對雜志有了全新的規劃。
所以整個家庭要形成一種客觀平等的討論,把不同視角聚集在一起,得到一個更完整的、更綜合的視角。
第四個要點,每個家庭成員都有人生“目標感”。
家庭成員間相互啓發,相互學習,久而久之,會産生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勢,這個態勢讓每一個人都期望對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比如說,女兒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決心投身教育,希望教育變革社會。孩子的媽媽是搞藝術的,她希望通過審美幫助教育設計更美的未來。我們每天有激情地面對生活、工作和事業,無形中也影響到孩子。
如果大家看過女兒的個人公衆號“果果妹的成長盒子”,就會發現她其實是一個很有使命感的人。她說要記錄下自己學習成長中的關鍵環節,作爲一個案例,家長,老師,校長以及同齡人可以從中看到她真實的成長狀況,她的困惑與經驗。
所以當她開始申請大學的時候,她發現這麽多年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幫助同齡人和爸爸媽媽們理解教育是怎麽一回事。順理成章地,她申請了社會人類學,教育心理學等專業。父母和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都逐漸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圖|果果妹出版的第二本書
第五個要點,創造一切條件“多讀書”。
我們家的書特別多。女兒大概在十一二歲的時候說過,一年大概讀了100多本,她有一個綽號叫馬桶公主。
前兩天吃飯時,我推薦給家人《當下的啓蒙》這本書。在這樣一個繁雜的時空裏,在疫情之下,大家會有很多情緒和恐慌,以及各種各樣人生搖擺。這本書告訴我們人類幾百年一直追求的是什麽。
在我們家,閱讀之後的互相分享已成一種習慣,它可讓我們相互知道。我知道孩子們愛讀的書,他們喜歡的東西,女兒也知道同齡人根本不知道的成人世界。
大量閱讀,相互分享,讓我們彼此都變得更厚。面對這個時代、社會、很多問題,思考也更全面。
第六個要點,“愛紮堆”,就是利用一切條件真實相處,彼此讓對方介入自己的生活與世界。
女兒六七歲的時候,我們五個家庭做了一個兒童讀書會,每周各讀一本,每周六分享兩個小時,堅持了兩年。深度交流讓每家人的親子關系都變好了。
孩子們歡迎我們進入他們的生活,父母也應該歡迎孩子們進入自己的世界。比如,我們出差的地方如果有好的人文景觀或教育場域,就把她帶著,甯可有些課不上,我們也願意讓她跟著我們一塊去看世界。蒲公英教育智庫每年大概要舉辦十幾場會議,其中有一兩場,比如中國教育創新年會,我們會邀請女兒參加。還有,我曾經帶隊到農村駐紮了兩年多時間,也把她帶著。
愛紮堆就是一家人沒事就紮在一塊,共同語言越來越多,彼此了解越來越深。
第七個要點,在自己最關心的事務上“互相利用”。
“盡管用”是我們家一個特別口頭禅。我每一周都纏著女兒聊天,一方面是幫助她解惑,更重要的是解決我的問題,學校是什麽樣子,發生了什麽,有什麽新的動態,學生們對很多事情怎麽看?我們自己辦了一所小規模的先鋒學校,叫泉源學校,女兒也在裏面學習。我經常說你不僅是學習者,還是泉源學校的建設者。這些年來,我把女兒的 “剩余價值”榨取了很多。我經常說我的女兒好像比專家還好用,她幫我解決了很多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
02 抵達學習型家庭的四個路徑
以上就是我體會到的學習型家庭究竟長什麽樣。那麽,哪些東西是有利于孵化這樣一種家庭生態的?我們自己的家,哪些還需要適度調整一下?
我認爲抵達學習型家庭第一個做法是溝通,溝通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不斷消除溝通障礙。
人與人之間,不同年齡和性別之間的溝通障礙很大,不可能完全沒有溝通就達成共識。每個家庭可以形成定期溝通的習慣,比如每周六用兩三個小時深度溝通。我們家好多年大年三十晚上不看春晚,而是幾個家庭在一起,做跨年總結,我們用這種幾乎固定的形式,讓溝通抵達更深入,更開闊的境界。
在不斷消除溝通障礙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趨同認知維度。有時雖然我們有相同的決定,但對事情認知維度不一樣,在同一個層次上的理解會讓家庭感到一種共鳴、共振的愉悅。
因爲家庭的認知維度相近,所以能尊重觀念上的差異。事實上,無論進行多少溝通,畢竟是不同角色,所以觀念的差異永遠存在,但這種差異不是壞事,很多事情大家一起討論,相互補充觀點,盡管最後依然有差異,但它可以使家庭成員對這個事情認知更完整。
在這個階段,全國各地的爸爸媽媽和孩子們還有大塊的時間相處,我們其實可以花一點時間來思考:我們的家庭是不是可以先建立溝通基礎,然後形成定期溝通的習慣,最後達到整個家庭相互尊重的狀態?
第二個做法叫建立人生目標。
父母的人生目標常常比較明確和清晰,但是讓孩子尋找人生目標太難了。女兒從高中開始就慢慢建立了比較清晰的人生目標,如何做到的呢?簡單來說有這麽幾件事。
第一是興趣挖坑。小時候她有很多興趣,我們就會圍繞她的興趣,給她挖坑。比如小學畢業時,希望她寫一本書,辦一個畫展。定了這個目標之後,她每周末都會寫文章,畫畫,連續兩三年,才把書和畫展的內容聚齊。初中時,我們也給她挖了一個坑,讓她辦一個微信公衆號。運營後,不需要我們監督,讀者都會督促她。
第二是耳濡目染。她與我們接觸多,完全了解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知道一個有目標的人生是飽滿、愉悅的。
第三是世界教材。我們讓她幾乎滿世界去看去走。
第四是挑戰試錯。女兒原本希望從事教育。高二時,她突然想做建築設計師。這正是考試最緊張的時刻,但我們想讓她試一試,所以還是允許她采訪了重慶很多建築設計師,還跑到麻省理工建築設計“夏校”待了一個月。因爲建築設計需要比較高的繪畫功底,又到北京中央美院的一個老師那裏學了一個月。學了一圈回來後發現建築設計只能成爲她的一個興趣,她的優勢是對社會的理解,對意義的敏感。所以她又重新選擇報考教育,社會人類學方向。所以我想人生目標其實是在成長過程中,通過不斷經曆逐漸得出來的。你要給孩子去經曆的機會,讓他去挑戰試錯。
當然還要多討論,比如我們一起討論了大概兩次:你自己的優勢究竟是什麽?討論之後才選定了她的方向。
第三個做法是超越困境,把每一個困境當作一次升級學習的機會。
比如女兒的升學申請,找的海外輔導老師“不靠譜”,學校也沒有相關課程、經驗和基礎,一切都要自己做,再加上應考,時間、精力、經驗都不夠。她只能犧牲考試准備時間,全力面對需要做的事,放下埋怨,看見成長。
最後一做法,就是培養一個共同習慣:把很多事情做成一件事情。
比如女兒初三面臨中考,但是也要准備初中畢業的畫展和微信公衆號的更新。怎麽辦?我們就建議她把幾件事情做成一件事,她學得不好的曆史可以畫成一幅曆史長卷,這既是她畫展的一個作品,又是一次複習,還是微信公衆號的內容。這個共同習慣可以讓我們節約出很多時間,把事情做得簡潔。這也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把複雜的世界規律折疊在一個簡單好用的解決方案中,讓別人能夠看見、理解。
圖|果果妹的畫展
最後來總結一下,一個家庭究竟怎樣啓動開始、持續推進,最後長時間保持一種學習型狀態呢?
我的體會是,這個家庭一定要有一個或幾個“能量”比較高的人,他們面對生活、問題、困境都是積極的,然後他能去影響家裏其他人。
學習型家庭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是一個氛圍,一個場,一種習慣。它一方面需要良好的家庭關系,同時也需要家庭成員相互支撐。
我們經常感到要做這樣的改變很難。如果說你想幾個月或者一年就達到這種狀態,當然有點難。但如果你拉長爲三年、五年的時間,或者像我們一樣十年八年的時間,你就會發現建立這樣一個家庭並不難的。
一個人如果能用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時間,把自己從普通狀態變成優秀狀態,變成一個積極面對社會,有目標意義感的卓越狀態,這個時間不算長。因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在學習,也在生活、工作,也讓我們家庭變得越來越幸福和美滿。
作者與家長問答交流:
01 您提到了家庭透明態的概念,說到應該讓孩子知曉父母的煩惱,還有一些其他的生活的壓力,這樣會不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呢?
每個家庭都有各種各樣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學習的壓力。其實真正會給孩子增加負擔的是家長因爲壓力産生的情緒,以及帶著情緒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如果你不告訴他真實的情況是什麽,他的壓力反而更大。
我們不要小看孩子,如果你把家裏的真實情況告訴TA,TA是能夠明白的,還能把這些信息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很正向的認知,所以我個人主張要透明。
恐慌不是因爲你知道你會遇到危險,常常是因爲你知道危險會來,但是不知道是什麽危險。當然家庭不是隨時隨地都在面臨危機,多數時候是一種常態的生活與工作的複雜性。我們給孩子講明白這種複雜性,其實是在幫助他理解這個世界,這個社會。
這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其實很難理解社會與生活的複雜性,如果我們通過這種透明的溝通告訴他,同時讓他看到爸爸媽媽如何迎接這些,他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這反而會給他帶來安全感。
02 如果孩子沒有很靠譜的人生方向,例如想做明星,那麽我該怎樣調整心態,以及怎樣引導孩子呢?
孩子一方面天生有學習的動力和探知社會的好奇,只不過可能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捕捉這樣一種天賦,所以他就需要人去啓動。可能是爸爸媽媽,可能是老師或者是他們的同伴。
你一定要相信他,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有價值,即便他今天不靠譜,他有一天也會靠譜起來,這種信心可以非常好幫助到你的孩子,可以讓他産生一種踏實感。
我的女兒最早的一個夢想是到鄉村去養羊,後來一個夢想是想當廚師,其實這些夢想未必都是不靠譜的。比如她想在鄉村養羊,是因爲她喜歡小動物,所以回到城市她就養了幾只鳥,寫了一本書叫《果果妹的養鳥日記》,這個原本不靠譜的夢想成了一個很好的契機。
第二,她願意當廚師,所以她就常常下廚,現在她居然成了家裏廚藝水平最高的人,她還會把她的廚藝寫出來,或是錄成視頻,變成她公衆號的內容。
你看,這些看似不靠譜的夢想依然很好地支撐了她的人生某一階段。所以我覺得沒有一件事情是真正不靠譜的,孩子在找尋人生目標的路上要進行很多摸索,重要的是TA要校正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到自己真正喜歡什麽,清醒地認識自己。
TA認識自己的前提,是先確定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而判斷自己是否有價值,第一來源是爸爸媽媽的評價是怎樣的:承不承認我,相不相信我,支不支持我。
我們判斷孩子的人生目標靠不靠譜,標准應該是他是否認真,是否投入。您剛才說孩子想要當明星,如果他是非常嚴肅地將它作爲藝術、作爲專業來追求,這就是一件靠譜的事情。
我覺得在孩子的每一個階段,你都要去發現他的興趣、愛好、目標、讓每個階段的目標都成爲支撐人生的一個支點,這是一件真正靠譜的事情。
03 在介入孩子生活世界時,父母應該如何避免那種敷衍的情緒呢?
我的感受是敷衍這種情緒本身常常來源于:我現在忙不過來,自己心裏一團亂麻,還不想去沉浸孩子的問題,不想跟他做一個深度的溝通,這時就會容易敷衍。這時我們可以建立一種儀式感:比如每一個星期六我們會用兩三個小時的餐後時光,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還有一點就是你要把你的重心放一部分進入孩子的生活,讓你孩子的生活也能夠支撐到你的工作、你的世界,你就會發現你不容易敷衍。因爲孩子的問題或者狀態也能夠幫助到你來理解社會和工作。做到這一點需要你設計你的工作、生活、以及你的家庭,你孩子的成長,把它們打通變成一體的事情。
所以我想你可以嘗試做得更好一些,這一點我們都共勉,都更加認真地來對待孩子。一個學習型家庭,最終它不僅僅在支撐你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的,它會支撐一個家庭,所謂“家和萬事興”,我認爲家僅僅是和睦還不夠,還要學習起來,你追我趕地學起來,這才是真正一個家庭萬事興的基礎。從這個角度而言,你就會明白敷衍孩子會帶來很大的損失。
04 我是一個學生,如果說在一個家庭當中,我們孩子難以和父母溝通,想法不被理解,該怎麽辦?
這個問題我聽得非常多。我們辦了一所學校,很多同學也有相同的困惑:就是覺得爸爸媽媽更不講道理。這種問題分兩個情況,一個情況是爸爸媽媽有可能對許多事情看法更加完整和周全,但是他們做了一個錯誤的舉動,就是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大人對社會了解更多,會看見有些做法對你有傷害,我覺得你一定要理解,可能他真的害怕你承受不了這個代價。
但是有的情況是爸爸媽媽想要在你的身上實現他們的夢想,或者是他們確實是不能夠理解你們這一代人。有一天下午,我帶著一個學生在操場上走了兩三個小時跟他聊天。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我就發現這個孩子真的很棒、很善良,而且很敏銳,但是有些時候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在學校裏面總是犯事,在家裏和爸爸媽媽完全無法溝通。
我就跟這個同學說,“問題的症結不是你多麽不好,而是你對這個世界要求很高,對周邊的環境要求很高。我們今天的學校、老師、甚至你的爸爸媽媽,他們的認知達不到你的要求,所以你會發現大家都對你不認可,這個時候你會非常難過,糾結,甚至崩潰。那麽我希望你知道,環境是很難改變的,兩個年齡層次的認知差異只能一步一步的來改善,而且不能在情緒當中改善,只能在情緒之後通過理性對話來改善。所以我建議你在這之前要保護好你自己,你不能在這個環境改善之前,就被環境扼殺了。”
所以,你只能平和下來慢慢改善。如果你對你爸爸媽媽處理事情的方式始終不認可,他們也很難理解你,我建議你們就把這事情擱置一下,大家都不要再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先進行一些有效的溝通,在能夠達成共識的地方先做起來。爸爸媽媽不能理解你,這本身是一種常態,你們畢竟隔了二三十年的時光,對于這個社會的認知,以及所處的場景都不一樣。所以我也建議這位同學,一方面你要學會和環境相處,同時也要學會理解:你爸爸媽媽看到的角度,也可能是你沒有完全看到的。
05 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家人的事情,如果家裏的爸爸不喜歡學習,或者家裏的老人不願意配合,我怎麽樣讓他們加入到這個學習型家庭當中來呢?
這個問題我有經驗。我之前講到我們家的一個習慣:春節的時候,我們會做跨年總結。有一年,一家三代一起開車到四川去玩,在路上的幾個小時很無聊,我們就把跨年總結提前來做,當晚輩們講完,兩個七十多歲的老人突然說,我們也想總結一下。在這種影響和氛圍中,他們也開始總結自己的人生。
我從自己的經驗來說,其實並不是他們很難溝通,而是家裏還沒有建立一種氛圍和共識。女兒的外公外婆幾乎後來每一年都參與我們的跨年總結,和年輕人一樣侃侃而談。
所以他們先參與不進來也沒有關系,但是你堅持做,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他們還是願意進入我們的世界。
06 在進行溝通的時候,父母都是帶有個人的經驗,那麽我們應該怎麽樣去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維,真正和孩子産生互補呢?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家庭呈現是平等的,而且事實上也是平等的,從教育的角度來說,有時候孩子的想法比我們還要好一些,父母的想法可能會更周全一些。如果你要建立學習型家庭,前提就是相互尊重。我們人格上是平等的。
第二,我們討論時相互尊重,但並不意味著不是父母最後做這個決定。我們的孩子剛剛滿18歲,我跟她說未來你的人生要由你自己決定了,我不再給你做這些那些的決定,除非你遇到困難,邀請我們來給你做決定。但在她18歲以前,多數決定還是得要由父母來幫助,因爲父母是監護人,有責任做一些關鍵決定。
父母在做決定前是不是能夠和孩子平等地充分溝通,就取決于你的觀念和價值觀,以及你們家庭的整個氛圍。這個沒有辦法一蹴而就,而是我們發自內心地相信:我要跟孩子達成溝通,就必須真正去尊重他的想法。
我在做教育的過程中接觸各種各樣的家長,他們總會說自己的孩子在一些方面的想法、說法不是很靠譜,我告訴他們,你一定要去理解他們産生這個想法背後的邏輯是什麽,如果他的邏輯有合理的部分,你要先去吸取和采納合理的部分,然後再跟他討論新的可能性。
來源: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