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致命和重傷事故中,80%在傳統高風險行業,包括建築、制造、運輸和倉儲及一些服務行業。致命事故超過六成涉及高處墜落、車輛和起重機。
去年12月共有兩起涉及起重作業的致命事故。陳詩龍說,起重作業是當局到工地巡查的高風險作業之一,常見的違規行爲包括事前未經過授權檢查員的適當測試和檢查、沒完善規劃和建立起重作業流程或沒遵守程序。
當局至今已向違規公司開出超過760個銷案罰款,以及48張停工令。
當局也在與涉事公司密切合作,以確保它們糾正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方面的缺失。人力部透露,盡管加強執法行動後情況稍有改善,但建築業仍是去年發生最多致命或嚴重工傷事故的行業。2022年,有46人死于工傷事故,致命率在每10萬名雇員中達1.3人,整體表現比2021年及冠病疫情前的2019年稍差,當時是1.1人。
工傷意外致命率去年首八個月是每10萬名雇員有1.5人,然而從9月至12月,即落實高度安全戒備後,這個比率降至0.8人。政府的目標是到了2028年,把工傷意外致命率降至每10萬名雇員少于1人。目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當中只有四個做到這點。
他說,發生致命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措施不足、執行不力及員工行爲危險,而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安全失誤。
人力部去年9月啓動六個月的高度安全戒備期以來,15家公司因涉及致命或嚴重工傷事故而被禁止聘請新的外籍員工,最長達三個月。
考慮延長高度安全戒備期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星期一(2月6日)以書面答複國會議員楊益財(拉丁馬士區)時說,涉事公司除了短期內無法再聘請外籍員工,首席執行官也須到人力部說明情況,並承擔落實改正措施的責任。
針對政府是否有意延長即將在2月底結束的高度安全戒備期限,陳詩龍說,情況雖有改善,但仍須保持警惕。“人力部考慮延長高度安全戒備期限,以及其他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文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