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林偉傑醫生(三巴旺集選區)關注學校對學生使用人工智能的立場,對作弊學生采取的行動等。
由美國公司開發的ChatGPT去年11月推出,用戶只要輸入問題和提示,系統可集合數據生成文本,引起學界的關注,一些外國大學隨即禁止學生使用。
學校利用反抄襲工具,也采用不同的測試形式,防止學生濫用科技,但關鍵在于教育工作,並培養學生掌握難以被科技取代的技能。
他解釋,學校與大專學府通過各個方式防止學生濫用這項科技,包括教育學生誠信的重要,以及抄襲的後果。
教師所傳授的重要技能如:應用知識的能力、自主與協作學習、人際關系管理等,這些都不能輕易被科技取代。
教師將繼續指導學生負責任地使用科技學習工具,包括越來越普遍的人工智能,了解ChatGPT這類工具的運作。
“學生須理解學習的過程,重點不是找到答案交差……如果一些工具能幫助學生找到答案,那我們也要求學生引述資料來源。學生須有發掘、提取,並判斷信息的能力。”
學校也利用科技工具來探測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這些措施必然會隨著時間改進。
陳振聲對此強調,學校不容許學生作弊。盡管學校也可利用科技來偵查學生是否作弊,但最關鍵的還是教育。
除了考試,大專學府也通過演示和專題作業等方式評估學生,這些需要分析和考察的工作不容易由人工智能技術代做。
教育部長陳振聲星期一(2月6日)在國會答複四名議員有關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教育的影響時,強調教師在新時代引導學生“發掘、提取、判斷”信息的重要性。
此外,教師以不同的評估形式來了解學生的水平,可發現學生可能濫用人工智能的反常表現。
“如同計算機能輔助學生學習數學,但他們仍然須學習基本功。只有當學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思考能力,ChatGPT才可作爲實用的學習工具……ChatGPT可能提供不准確或帶有偏見的內容,學生須有判斷信息是否准確且客觀的能力。”
陳振聲指出,本地教育工作者設專業小組來探討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