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捐血的黃穎梅(33歲,文員)花了不少時間詳讀問卷。“幾個月前我來捐血,好不容易填完問卷,可是卻因爲血紅素太低不能捐血,只好回家,吃完護士給的鐵質補充劑再來。這次終于如願以償,感覺很好。”
衛生科學局的統計顯示,因輸血而感染傳染病的概率極微,以捐血次數爲基准,B型肝炎的剩余風險(residual risk)是11萬分之一,C型肝炎爲260萬分之一,愛之病則是230萬分之一。
衛生科學局發言人說:“輸血是根據緊急程度和臨床需要來決定優先,由主治醫生決定。血庫存量不足時,緊急病人可優先使用。”
羅偉鴻(47歲,德士司機)過去10年來定期捐血,每次捐血前都花時間完成問卷,“是有點麻煩,但爲了保障安全,是必須要做的,如果血液有問題,害人害己,誰都不想輸血後,得了不該得的病”。
此外,所有血小板也會進行細菌檢測。如有需要,當局會添加對其他疾病如瘧疾的篩查。
這是因爲一些疾病在發病初期有其潛伏或隱性窗口期,即便使用高端檢測儀器也無法檢測出。
有意捐血者可上網www.hsa.gov.sg/make_an_appt預約捐血,減少等候時間,或www.hsa.gov.sg/donor_criteria查看捐血相關信息。
目前,我國血庫存量偏低,尤其是A+、B+、AB+和O+這幾種血型。
衛生科學局答複《聯合早報》詢問時透露,過去五年本地血庫共采集約58萬2200袋血液,其中3萬2000多袋因以上兩大原因必須銷毀,這意味著平均每年有6400袋血液無法派上用場。
最常見的兩大原因,一是捐出血液被檢測出含傳染病毒,二是捐血者在捐血後,因不同原因而要求血庫不要使用他們的血液。
檢測合格後的血袋會標上血型和使用期限加以儲存。血小板儲存溫度是攝氏20到24度,保質期只有七天。紅細胞爲六周,儲存溫度介于攝氏1至6度;冷凍鮮血漿保質期最久,可達一年,但溫度須保持在攝氏零下35度。
公衆捐血前,必須完成健康評估問卷,提供有關健康狀況、近期出國記錄和生活習慣等資料,並由現場醫療人員確認是否存在風險,如捐血後自己的健康出現問題,或血液無法被采用。
過去五年,衛生科學局采集到公衆捐出的血液中,約有5.5%不適用而被銷毀。
發言人強調,在本地因輸血而感染重疾的風險非常低,這有賴于嚴謹地把關和嚴格篩查,“到目前爲止,血庫沒有發生過因捐血而被汙染的事件”。
捐血者如果在捐血後的兩周內,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和皮疹等感染症狀,或是捐血後覺得自己的血液不適用,可撥打24小時免費熱線(1800-2263320)要求銷毀血液,無須提供任何理由,當局也不會加以追問。
衛生科學局統計顯示 輸血感染傳染病概率極微
血液不適用最常見的兩大原因,一是捐出的血液被檢測出含傳染病毒,二是捐血者在捐血後,因不同原因而要求血庫不要使用他們的血液。
本地的血液54%是供手術使用,三成給一般疾病患者,意外或緊急事故的輸血占比爲6%。其中,進行肝髒移植的病人須輸進最多血液,平均10袋;公路交通意外則須8袋血液。
當局也不可能對所有傳染病進行檢測,因此捐血者如實提供准確信息,最爲關鍵。
去年,本地捐血者有7萬4154人,捐出的血是過去五年最多的。最高的個人捐血記錄是334次,有84人捐血至少100次,20人捐了至少200次。
公衆捐出每一袋血液 衛生科學局篩查檢測
其中E型肝炎在2021年6月才添入檢測單,目前E型肝炎已被確認爲可通過輸血受感染。發言人說,對健康的捐血者來說,E型肝炎往往無症狀,不會引起並發症,但對免疫力低的人,如器官移植者或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病患,就很有可能因此感染慢性E型肝炎。
每當公衆捐一袋350或450毫升的血液,衛生科學局會對血液進行傳染病篩查檢測,包括愛之病、B型肝炎、C型肝炎、E型肝炎和梅毒。
每袋血可拯救三條生命,因爲全血會被分離成紅細胞、血小板和血漿,供給不同血液需求者。
發言人說:“只有那些對傳染病和細菌檢測呈陰性結果的血液才會供輸血用。一旦呈陽性,采集血立即被隔離和銷毀,我們也會發電郵通知相關捐血者。”
每袋血可救三條生命
我國最高個人捐血記錄是334次
輸進一袋紅細胞,大概要兩三個小時;血小板和血漿快多了,約半小時就輸完一袋。
去年,衛生科學局對血液樣本的檢測,超過141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