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開始,食品局通過6000萬元的農業食品業轉型基金,提供更高額的補助給有意采納創新科技和提升産能的蝦、果實類蔬菜,以及菌菇類農場,補助頂限調高至與葉菜、魚和雞蛋相同。
當局希望能利用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讓設在林厝港的陸上農場,與毗鄰的柔佛海峽海上農場,在運作方面相輔相成。
番茄、辣椒、瓜和豆等果實類蔬菜,以及各種菇類,都是本地消費者常購買,並適合在本地種植的農産品。目前我國的蔬菜農場都以種植葉菜爲主,菇類農場有五家。
我國的農地有限,主要集中在林厝港,政府早前宣布從明年起,分階段把這一區390公頃的農地發展成高科技農業食品區。食品局在前年完成爲期半年的公衆咨詢,並在去年底委任顧問公司制定規劃藍圖。
食品局將在今年下半年展出林厝港的發展藍圖,並向公衆介紹上述的一些建議。
延伸閱讀 食品局推出 農場到餐桌 認可計劃
番茄、辣椒、瓜和豆等果實類蔬菜,以及各種菇類,都是本地消費者常購買,並適合在本地種植的農産品。目前我國的蔬菜農場都以種植葉菜爲主,菇類農場有五家。
許寶琨說:“我們將進行跨領域研究,探討如何全面地發展林厝港和毗鄰的柔佛海峽西部。”
議員蘇慧敏(馬西嶺—油池集選區)提議,國防部軍營和新加坡監獄署在采購食材時,應該支持本土農産品。許寶琨感謝蘇慧敏的建議,認爲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方案。
國會撥款委員會星期四(3月2日)辯論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開支預算。永續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發言時,宣布新農地招標計劃。至于土地面積、地點和租約期限等詳情,食品局將稍後公布。
食品局也將通過新加坡食品故事科研計劃,投入2300萬元,建立針對新型食品安全的科研能力。
例如,把魚苗孵化場及其他的關鍵設施設在岸上,同時爲陸上和海上漁場服務。公用事業局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對雙溪加株和林厝港的海岸線研究,食品局將結合海岸線和跨領域研究的成果,協助農場建立抵禦氣候變化的能力。
在增加供應的同時,議員也關注消費者對本土農産品的需求是否足夠。
除葉菜、魚和雞蛋以外,本地自産農産品的種類將進一步擴大。新加坡食品局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新農地,供種植果實類蔬菜和菌菇類的農場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