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銳醫生說,診所加入健康SG計劃,在物流、人力和開發應用上付出大筆的前期成本。“從財務上來說,我認爲這很難在近期內收回成本,但我考慮更多的是中長期的發展。”
在健康SG計劃下,衛生部以按人計酬(capitation)的資助模式,根據看診人數爲診所撥款,衛生部沒有公布服務費是多少。
位于實龍崗的全科診所Ashford Medical Centre近日才開始申請加入基層醫療護理網絡。成功加入後,診所還得等一陣子才能加入健康SG,預計無法趕在7月計劃啓動之時率先加入。
廖醫生說,健康SG的初衷是對的,如果加入健康SG不影響商業模式,他們在評估計劃細節後會願意加入。
莫文銳說,診所在物流、人力和開發應用上付出了大筆的前期成本。“從財務上來說,我認爲這很難在近期內收回成本,但我考慮更多的是中長期發展。”
廖醫生說,從商業角度來看,越多病患加入越好,但診所還是會把服務水平擺在第一位。
女皇鎮海峽診所Straits Clinic(Anchorpoint)的廖姓醫生說,規模小的診所開辟新業務更靈活敏捷,但從運營調度能力來看,這些診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相對更少。
今年7月要推出的健康SG計劃成敗與否,全科醫生診所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們是否願意加入取決于三大考量,也就是新業務是否值得增聘人手來運營、衛生部提供多少服務費、還有開藥能繼續有利潤。
他說,診所目前一天能看70至80名病患。要是安排合理,一名醫生若只專看慢性病患,一周可應付195次看診。診所看的慢性病例目前占10%至15%。若算進複診和額外檢查,一名醫生最多可看200名健康SG病患。診所目前有三名醫生。
“這是額外的開銷,但來診所看診的病患預計會增加,我們也能獲得服務費。我預計長期還是能看到一些收入增加。”
“如果計劃須要巨額投資,或更完善的後端行政服務,小型診所就比連鎖診所吃虧。”
除了藥和服務費,診所的收入來源還包括醫生的看診費和一些檢測費。
這些職員要答複病患的詢問、爲患者注冊、提醒病患定期複診和回來進行血液檢查、接聽爲健康SG而設的熱線電話等。
位于勿洛的楊葉藥房的葉特麗莎醫生(Theresa Yap)說,小型診所無法大批購入藥物,價格也就比綜合診療所高。”
她認爲那些以往因爲藥價而選擇去綜合診療所的病患,會流向全科診所,前提是診所能應付更多的病患和行政工作。因此,她近期聘請了一名行政人員。
全島1600家私人全科診所中,目前已有超過800家診所加入基層醫療護理網絡(Primary Care Network)。
從明年初開始,健康SG的慢性病患能以類似綜合診療所的津貼價格,在參加健康SG的全科診所拿藥。
至于那些個體戶或小型連鎖診所,如何在現有運營和商業模式中融入健康SG,將會是一項新挑戰。
根據全國人口健康調查,本地18至74歲的人中,28.9%有高膽固醇、32.4%有高血壓、6.8%有糖尿病,這還不包括沒有慢性病但要開始預防的人,對于全科診所來說,這都是潛在的顧客群。
據了解,這也是因爲有醫生反映,要是病患發現到私人診所看慢性病要支付較貴的價格,還是會回到綜合診療所。
莫文銳預計,每間診所每月可爲90至150名慢性病患看診,下來會陸續增加至350至500名。這意味著,診所的規模越大,越值得多請人開辟這塊新業務。
另一方面,要是藥物完全由中央藥房派送,診所會流失一些收入,因此新的模式必須確保醫生既能繼續開藥、藥物又獲得政府津貼。
醫療總監南碧醫生(Namthep Sachathep)說:“加入這個網絡在行政方面是一項大工程,尤其是對于我們這種沒有分行的診所,因此很多跟我一樣的診所可能不會選擇加入。但如果診所的目標是提高病患數量和打開知名度,加入網絡確有好處。”
對于小型診所而言,達到加入健康SG的資格也是一項挑戰。
確保診所能繼續開藥 但藥價要有津貼
另外,診所也開發了手機應用PinnacleSg,讓病患可以預約看診或進行遠程治療。這有助于診所更好適應健康SG,並且控制人流。
她指出,萬事起頭難,衛生部在2011年宣布社保援助計劃(CHAS)時,病患得拿著紙張的申請表格來申請,許多診所起初也認爲過程太過麻煩而不願加入。“如今,幾乎所有診所都是CHAS診所。我相信健康SG也會是如此。”
Pinnacle Family Clinic在全島設有九家全科診所,並會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增至12家。總監莫文銳醫生說,爲了應付病患人數的激增以及運營健康SG計劃後更繁雜的行政工作,診所聘請了三四名專門負責健康SG事務的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