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勞動力市場持續吃緊可能導致服務業持續面對通脹,尤其是發達經濟體。即使多數員工在冠病疫情後返回工作場所,許多國家各領域依然面對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尤其是零售貿易、食品、酒店和制造業等密切接觸型(contact- intensive)行業。
全球通貨膨脹似乎已經見頂,但仍處于高水平。接下來,通脹減緩的速度可能受到勞動力市場吃緊、中國經濟活動重開以及食品與能源價格飙升的影響。
孟文能說,核心通脹能以多快的速度恢複到央行的目標區間,不僅僅取決于貨幣政策。通脹減緩的速度將受到三個短期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即勞動力市場情況、中國重新開放以及食品和能源價格飙升。
在基礎設施支出水平高,以及房地産市場加快複蘇的推動下,中國經濟活動大力反彈,這可能導致全球商品價格上漲。進口建築材料的需求激增,可能會重新引發全球商品的通脹壓力,扭轉目前的下跌趨勢。
至于食品和能源價格飙升的因素,孟文能說,迄今爲止,全球食品和能源價格下跌是推動全球整體通脹率下滑的主要因素。不過,剛開始的通脹減緩趨勢可能會受到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例如,今年1月份,食品和能源價格堅挺,促使通脹比預期高。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Ravi Menon)星期四(3月9日)在新加坡投資管理協會(IMAS)與彭博社聯辦的投資大會上講話時,提出上述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