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大巴窯是新加坡的制造活動樞紐,早期工廠的工人多爲女性,這些女工爲推動本地制造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973年,首個在新加坡舉辦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東南亞半島運動會(東南亞運動會的前身)的比賽場地和選手村,就坐落在大巴窯。
大巴窯4巷第192座組屋的職總平價超市,是1973年全球能源危機期間,全國職工總會開設的首家超級市場,主要是爲對抗通貨膨脹及穩定物價。超市一開放就吸引大批顧客,以至于每三四個小時就得把門關上,以免過度擁擠。作爲本地最早發展的市鎮之一,大巴窯經曆了豐富的曆史變遷。當公衆踏上大巴窯曆史走道,就有機會了解這些有趣的曆史。
這些運動員當年住在大巴窯中路的四座組屋。運動會結束後,這些組屋單位在家具配備齊全的情況下對外出售。
文物局盼吸引其他區居民
國家文物局星期四(3月23日)公布更新版的大巴窯曆史走道,增添六個地標和三條主題路線,涵蓋更豐富的史料。目前全島共有23條曆史走道,大巴窯是文物局2014年推出的第11條曆史走道。
“我們希望這類有趣的資料能吸引更多人來參觀大巴窯。事實上全島還有多22條曆史走道,即使是像新加坡這樣的島國,也有很多地方可以探索。”
作爲本地最早發展的市鎮之一,大巴窯經曆了豐富的曆史變遷。當公衆踏上大巴窯曆史走道,就有機會了解以上這些有趣的曆史。
有別于多數遠離住宅區的國際選手村,我國在本地人口密集的大巴窯接待來自七個國家的運動員和官員,鼓勵他們與本地民衆互動,體驗地道的新加坡生活。
許多居民相信對大巴窯4巷第192座組屋的職總平價超市都不陌生。1973年全球能源危機期間,全國職工總會在這裏開設首家職總消費合作社(NTUC Welcome,職總平價合作社前身)的超級市場,主要是爲對抗通貨膨脹及穩定物價。
這些家庭主婦通常會在晚上11時至早上7時工作,下班後就去大巴窯的巴刹買菜和日用品。
超市一開放就吸引大批顧客,以至于每三四個小時就得把門關上,以免過度擁擠。
在新加坡迅速工業化的時期,一些電子公司相繼進駐大巴窯,包括制造半導體的Fairchild。這家工廠1969年設于大巴窯3巷,曾經有上千名員工,其中不少是家庭主婦。
延伸閱讀 大巴窯曆史走道更新主題路線 發掘特色組屋與鄰裏小故事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政策與社區)陳子宇說,更新版的曆史走道希望能吸引在大巴窯生活多年的街坊,以及其他地區的居民前來重新探索大巴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