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周受資在美國國會接受質詢,基本上就是預設立場的陷阱,國會議員看似問出了愚蠢的問題,但是處處挖坑,想陷Tiktok于不義。但是Tiktok的CFO(首席財務官)周受資張弛有度,進退有法,得到了一系列的好評。其中讓我覺得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是,美國議員問周受資,爲什麽美國的Tiktok上有很多毒品的內容,而中國的抖音上沒有這些內容?周受資最後說:“中國的情況我不了解,在我的祖國——新加坡,因爲毒品是違法的,所以Tiktok上沒有這些內容。”
周受資在美國衆議院答辯的視頻截圖
看到這裏,我感慨Tiktok還是比較聰明的,派個新加坡人去答辯,如果是個中國人,鐵定要被抓住身份作一番文章。從周受資“舌戰群儒”的事情,我結合自己和新加坡人接觸,談一下新加坡的外交政策。
新加坡國情簡介
新加坡,扼控馬六甲國際戰略通道,彈丸之地,中國網民戲稱其爲“坡縣”。別看新加坡現在混得不錯,新加坡一開始的獨立,並不是主動的,而是被馬來西亞“開除”的,當時馬來半島獨立之後,新加坡這個華人占多數的地區本來是想跟穆斯林占多數的馬來西亞一起成爲一個國家,但是分歧太多,且新加坡太窮,所以馬來西亞人就不帶他們玩兒了。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風雨獨立路》這本書中有一段回憶,聽說馬來西亞建國不帶自己玩了,他當時就感覺很難過,新加坡這麽個沒有資源禀賦,甚至連淡水都缺的國家靠什麽去養活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呢?想到這裏,他一個人獨自哭了一個晚上。
新加坡通過建立權威的政治體系,占據馬六甲國際通道,大力發展航運、旅遊、轉口加工業、造船等工業,後來又大力發展高科技産業;在社會事業上堅持大力發展公屋、組屋等政策,讓老百姓居有所安;在政府管理層面,通過高薪養廉和嚴刑峻法,打造高效政府。
鄧公1978年訪問新加坡,讓他看到了新加坡的開放和利用外資的成就。
傅高義《鄧小平時代》寫道:“鄧小平覺得,新加坡是個令人向往的改革榜樣,他准備派人去那裏學習城市規劃、公共管理和控制腐敗的經驗。”
1992年南方談話中,鄧公針對廣東沿海改革開放後出現的黃賭毒等不良現象,又一次指出:
“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他們管得嚴,我們應當借鑒他們的經驗,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
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雕像,攝于筆者2017年訪問新加坡期間
做“美帝國主義的走狗”,是新加坡一直以來的國策
曾經,中國官方對新加坡的定義就是“美帝國主義的走狗”,在《人民日報》等多家官方媒體上,也多次將新加坡、李光耀和“走狗”一詞進行聯系。
《人民日報》1970年6月5日第5版:“……打倒拉赫曼、李光耀走狗政權!”
你說,新加坡人生氣嗎?人家一點都不生氣,“沒錯啊,我們一切都聽美國爸爸的。”
新加坡的一個朋友跟筆者說:“我們的軍訓和軍事演習最長不超過7天。”我問爲什麽,他一吐舌頭,笑著說:“新加坡這麽小,頂了7天,美國爸爸再不來救我們,也就只能投降了。”
從以上新加坡人的陳述中,可以看出,從新加坡總理到新加坡的普通小老百姓,都深刻地理解“親美反華”政策,即使在今天,新加坡和中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多,但是“政冷經熱”的現象從來就沒有改變過,甚至在國際問題上,新加坡頻頻跟著美國,給中國制造麻煩。
1.2006年,新加坡以中國出價10倍,惡意中標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運營權(後在2019年瓜達爾港經營權交接給中國);
2.2009年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東盟商業理事會上演講:“美國如不繼續參與亞洲事務,以制衡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可能失去全球領導地位。”該演講公開呼籲美國參與亞洲事務,制衡中國的崛起。後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奧巴馬說李光耀的想法與見解,對他的亞太“再平衡”政策有很大啓發。”
3.2015年新加坡與印度簽署《防務合作協議》,通過這一協議印度飛機和軍艦可抵新加坡海軍基地,爲印度“東進”亞太提供契機;
4.2015年新加坡公開支持菲律賓的南海仲裁案,成爲第一個支持南海仲裁案的非西方國家;並且新加坡國防部長還邀請印度介入“南海問題”,希望其在“南海問題”上發揮影響力;
5.2016年不結盟會議上新加坡執意要求塞入爲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背書的內容,企圖強化成果文件涉南海內容,後被東盟多個國家否決;
6.2016年9輛新加坡的裝甲運兵車從台灣高雄以船運方式運返新加坡,由于船只涉嫌未經申報進入香港水域而被查扣。(新加坡的軍隊長期在台灣合作訓練);
……
新加坡的外交國策分說
- 對美國:美國是爸爸,國際政治上、軍事上跟著美國爸爸走,新加坡就是東南亞的以色列,是美國爸爸插在馬六甲的眼。美國爸爸隨便在我家駐軍。
- 對中國:中國是市場,是錢袋。在中國合作搞了好幾個園區,合作搞了很多項目,中國大陸的華人也是新加坡移民的重要來源。
- 對馬來西亞:旁邊的一個大塊頭,如果關系搞不好,分分鍾會滅了新加坡。所以新加坡一直堅持“吃虧是福”,跟馬來西亞堅持睦鄰友好、相安無事的態度。比如,新加坡的國旗上也有星月標志,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75%是華人的國家用馬來語唱國歌、含隊列口號)。實際上筆者問過新加坡朋友:你們會馬來語嗎?朋友回答:只懂得唱國歌和喊12345。新加坡的通用第一官方語言是英語,然後才是華語。
- 對印度:印度人也是新加坡的構成人口之一(占9%左右),所以新加坡一直對印度采取一個比較友好的態度,在區域引入印度勢力。
總之,新加坡就是一個以美國爲主,也致力于和其他國家都發展良好關系的國家。
新加坡“親美”政策的底線在哪裏?
1.烈度不大:筆者認爲,新加坡雖然親美反華,但是隨著新加坡和中國的經濟利益加深,且新加坡需要持續吸引華人富豪移民新加坡,所以新加坡偶爾會跳一下,但不敢像立陶宛那樣踩紅線,調太高,做給美國爸爸看一下換點好處就行了,沒有必要太傻。
2.文化紐帶:新加坡在文化上,始終明白華人是最優秀的種族,是一個社會奮鬥和前進的動力。所以新加坡在引進移民的時候有一個配額等比政策,也就是說引進移民也要按照現有人口比例引進,每引進100個移民,其中就要有75個華人。而且新加坡堅持用簡體漢字,使用漢語拼音,在漢語的語言政策上與中國大陸保持一致,確保新加坡人能夠和中國大陸無礙溝通,掙起錢來毫無障礙。
3.見風使舵:一旦美國的軍事實力衰弱,不足以輻射和控制馬六甲,那麽新加坡就會立刻把美國爸爸貶稱“美國孫子”,一點都不會留情面呢。在現實中,新加坡從來沒有因爲反華而少從中國賺一分錢。
關于新加坡在華人世界中的地位
自從瑞士經曆了“中立-不中立-又中立”的方唐鏡式橫跳,沒收俄羅斯資産、宣布銀行債券直接減記、不經過股東沙特等國同意直接把瑞信以“骨折價”賣掉,瑞士幾百年攢起來的信譽直接就沒了。
方唐鏡式橫跳
對富豪來說:華人富豪紛紛把錢從瑞士從“潤”出來,潤到新加坡。新加坡也成爲了中國大陸人移民的一個理想選擇地。比如以前的餐飲界首富——海底撈的老板張勇夫婦,直接就變成了新加坡人。電影明星李連傑也是新加坡人。很多富豪在擁有香港身份的同時,也擁有新加坡身份,畢竟狡兔三窟,多給自己挖幾個洞也不是壞事。
對中産階級來說:除了富豪,新加坡也是個更加適合中産階級移民的發達國家。移民並不能改變階級,尤其是中産,如果移民到盎撒國家(如加拿大),雖然有了大別墅、大草地,但是只能幹些藍領工作,社會地位還不如在國內。而新加坡75%是華人,你在上海的500強當個CFO,你移民到新加坡大概率還能當個CFO,只要英語過得去。
我和新加坡、新加坡人接觸的一些體驗
1.社會良好:新加坡確實環境優美、秩序井然、人民安居樂業,新加坡朋友每次見我都要跟我講房地産,說他們新加坡的公屋、組屋政策多麽好,絕大部分年輕人都買得起房,能住國家提供的房子,不用爲了房貸背一輩子債,這一點確實值得羨慕。
2.更加傳統:新加坡人大部分是廣東、福建沿海下南洋的中國人,他們還是尊重中國習俗,注重祭祖,注重節慶,甚至在有些方面比我們更加注重。
3.節奏更慢:去新加坡旅遊的中國人,無不吐槽新加坡手扶電梯太慢了;而去香港旅遊的中國內地人則無不吐槽香港手扶電梯太快了。新加坡人的性格慢悠悠的,說話慢條斯理,可能東南亞的氣候造就的,而且人家不用還那麽多房貸,估計生活壓力不大。
4.依賴移民:新加坡的華人不大願意生孩子,生很多孩子的都是穆斯林和印度裔,所以新加坡比較依賴移民。有個朋友到新國大讀材料化學博士,回國請他吃飯,他吐槽說新加坡人太笨了,導師叫他帶幾個學生做項目,跟中國學生一講就懂的東西,新加坡人你要慢慢跟他講,急不得……畢竟國家小,就算優中選優,能上新國大、南洋理工的人,跟我們中國的這種大範圍選拔機制選拔出來的精英還是差了一大截……
總之,新加坡雖然是名義上的“美國小弟”,但是他們只是做做樣子,叫他像立陶宛那樣“沖鋒陷陣”,他會比死了親爹還難過。畢竟,還是中國的飯比較好吃嘛!
新聞截圖:李顯龍訪問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