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擺脫這種情況,他提出幾個建議,包括把碳排放與氣候變化挂鈎;制定全球碳定價,作爲清潔空氣的代價;對汙染源征收大量碳稅;開發全球碳交易和碳市場;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津貼再生能源及其創新科研;加入生産力耗損氣候指標來衡量經濟增長表現。
他認爲,亞洲必須加速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以減少風險成本。他以新加坡開發新生水、推出2030綠色計劃等爲例,說明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投資和傑出努力。
傅海燕說,可持續發展涉及所有層面,商界必須從宏觀角度整體審視投資組合的氣候影響風險,具體化氣候危機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國內生産總值固然不是最好的經濟增長指標,但在沒有其他替代模式的情況下,衡量國內生産總值不失其效用。
然而,當初向公衆募捐舊鞋時若打著再循環成建築材料的名堂,負責回收的分包商卻擅自把舊鞋轉賣,這就是失信違約的行徑。這件事突顯了應對氣候變化課題的不同立場及複雜性。
傅海燕說,舊物再循環和消費等是複雜的環境課題,“我們可以從上述的例子吸取經驗。”
舊運動鞋回收後,處理成建築等材料還是轉賣到其他國家繼續使用,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說,後者更爲環保。
新書共200頁,主要剖析化石燃料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作用,強調氣候政策的重點應從應對轉向預防,以及各國建立更大氣候韌性所需的政策和投資。
此外,一些國際組織如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在預測增長時所使用的宏觀經濟模型無法捕捉環境效應,因而低估或忽視了氣候效應。
托馬斯在簡介新書時說,主流經濟學對國內生産總值有一種迷思,把短期的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當成衡量經濟增長的唯一指標,間接鼓勵以大量化石燃料帶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使氣候變化出現不可逆轉之風險。
新書《氣候變化時代的風險與韌性》由世界銀行前高級副總裁維諾德·托馬斯博士(Vinod Thomas)撰寫。他是馬尼拉亞洲管理學院發展管理的傑出研究員,曾任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客座教授。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星期二(4月4日)受邀出席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舉辦的《氣候變化時代的風險與韌性》(Risk and Resilience in the Era of Climate Change)新書推介座談會上,回答公衆提問時,談到自己對不久前一則新聞報道的看法。新聞揭露,幾雙捐贈給舊鞋回收計劃的運動鞋出現在印度尼西亞以二手貨售賣,負責該計劃的分包商Yok Impex已被終止服務。
世界制定各自不同目標以應對氣候變化,我國也定下2030新加坡綠色計劃。但傅海燕指出,政府關注的是實際行動,而不是紙上談兵。同樣的,市場上有許多碳信用,但哪些是高品質碳信用,哪些值得投資,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