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將爲起步公司辦課程 教授設計制造和操作衛星
國大屬下淡馬錫防務系統學院的淡馬錫防務教授(Temasek Defence Professor)雷普權在研討會上致辭時說,通過成爲COSPAR的成員國,新加坡能與其他國家在太空研究方面,建立更緊密的合作夥伴關系,爲全球太空領域做出貢獻。他堅信太空領域研究將繼續在新加坡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新加坡是第46個加入COSPAR的國家,也是成員國中第15個亞洲國家。
另外,南大代理校長、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林杉教授說,校方將在接下來幾年著重研發可在距離地面僅250公裏的極低地球軌道(Very Low Earth Orbit)運行的小型衛星。
新加坡加入國際科學理事會成立的太空研究委員會,將與另外45個國家的科學研究機構就太空研究展開交流,推動航天技術的發展。
“南大目前在構思的一個項目,是要部署一個用于環境監測、由小型和超小型衛星組成的近赤道衛星星座,它可爲新加坡和本區域帶來較新和不一樣的數據。這些衛星可監測並通知我們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和災害,從而幫助避免這些環境問題所造成的損失和人命傷亡。”
太空研究委員會(Committee on Space Research,簡稱COSPAR)星期一(4月17日)在南洋理工大學舉辦的第五屆COSPAR研討會上,宣布新加坡加入委員會的消息。這個委員會于1958年成立,旨在促進太空科研,讓成員交流成果、信息和意見,並爲所有科學家提供平台討論太空領域研究。
新加坡太空科技與産業局執行司長陳招明說:“我國擁有充滿活力的學術和研究生態系統,這有助提高太空研究和技術方面的知識。我們致力于同本地和國際夥伴密切合作,參與惠及廣大社群的重要討論。”
南大也計劃將來開辦培訓課程,讓起步公司的工程師及衛星制造商學習如何設計、制造和操作衛星。
他解釋,運用小型衛星和立方衛星來進行遙感、太空氣象研究和行星探測等工作,將對解決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地質災害如地震和海嘯等産生直接影響。
本地太空領域發展日漸蓬勃,目前我國已有超過60家從事太空行業的公司,這個領域的專才和研究員超過2000人。我國至今已向太空發射了超過20顆衛星。
隸屬經濟發展局的新加坡太空科技與産業局是我國在COSPAR的代表機構,負責協調南大、新加坡國立大學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等公共研究機構開展的太空科學相關研究和教育活動。
爲期四天的研討會預計彙集2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研究員和業界專家,他們將探討過去10年,小型、微型和納米衛星在太空研究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近地軌道的太空垃圾等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