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領袖英蘭妮在第二天的辯論開始之前,提醒代議士有關國會議事的規矩,提醒同僚辯論時專心聆聽另一方的回答和正面回應論點,能讓人民更深入了解課題和權衡取舍,加強他們對國會的信任。
五天下來,第四代領導班子已經明確了本屆政府下半場任期、甚至是更長遠未來所要聚焦的任務。昨天,針對畢丹星一再提出政府應提供更多信息,以及民主制度中反對黨應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獲推舉爲同侪之首的黃循財先扮演了“總協調”的角色,讓人力部長陳詩龍醫生和王乙康回應畢丹星的一些問題,然後自己發言時把辯論焦點拉回到我國民主發展和國家治理的主軸。他重申政府拒絕一切形式的民粹主義,並致力確保和維護決策的誠實和廉正,爲團隊所要打造的政治文化定調。
本屆國會進入“下半場”之前,人力部已經宣布要落實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算是對職場外來人才競爭的議題有了交待。
把立場說清楚其實對于提高國會議事質量有很大的幫助。國會反對黨領袖、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在說清楚他所提的申請公民與永久居民應有“英文考試”的要求,是加分選項而不是作爲單一標准之後,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馬上就意識到,行動黨和工人黨的立場“其實沒有那麽大的不同”。
政府透過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建構新的社會契約,開始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社會安全網;勞資政三方夥伴過去兩三年加速力推漸進式薪金制度,也在幫助低收入雇員方面做出了成績。
政府施政方針和各部門附錄的辯論,在超過60名政治職務者與國會議員累計19小時40分鍾的發言中結束。雖然這五天來朝野雙方偶有交鋒,但比起三年前這一屆國會開幕時的短兵相接,已經溫和不少。
作爲第四代領導團隊領軍人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第一天的施政方針辯論中就劍指反對黨,要求對方不應只提出“一點一點地削弱民衆對政府信任的投機或民粹主張”,而該拿出替代政府應有的嚴謹替代方針,而且要誠實地說明有關計劃、政策和意圖。
三年前的爭議,主要在職場外來人才的競爭、社會安全網的設計,以及政治文化走向。工人黨林志蔚(盛港集選區)在國會初試啼聲時,也因爲提議施行最低工資制度,以及指我國的政策缺乏恻隱之心的言論,引來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七名議員輪番駁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天的辯論開始前,國會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口頭詢問。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在答複貝理安關于我國會否向聯合國氣候大會損失與損害基金提供資金的詢問時,反問貝理安的立場,並要對方說明新加坡如果決定撥款,金額應該是多少。
那本屆國會接下來的政治文化走向又是如何?
議事過程互聯網直播 人們直接觀察代議士表現
我國正式委任國會反對黨領袖是從這一屆國會開始的,議事過程也首次通過互聯網直播,人們可以直接觀察代議士在國會中的表現。過去五天的施政方針辯論中,有關反對黨在國會中應扮演角色的討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對“上半場”的“政治新常態”做個小結。
衛生部長王乙康則是在第四天火力全開。對于全球化和經濟急速發展過程中,人們就業上面對的競爭以及組屋供應與價格問題,他沒有否認民間確實有負面感受,並表示政府有考慮反對黨的意見,而且正在努力解決現有政策的不足。但他也指出新加坡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梁文輝提出問題和參與辯論的方式不當,帶有歧視色彩。王乙康擔心這會破壞我國得來不易的和諧。
在同工人黨議員貝理安(阿裕尼集選區)交鋒時,王乙康也提到,工人黨每每都是在行動黨政府的政策之外要求多做一些,可是又無法解決錢從哪裏來的問題。他也不點名地說,反對黨在敏感課題如377A條文上不願明確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