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期間,美國減少從中國大陸進口電子産品,並主要向亞細安進口終端電子産品,向韓國和台灣進口中間産品,主要是半導體。
地緣政治關系緊張導致電子業全球價值鏈愈加分化,這給我國帶來挑戰和機會。新加坡仍然是全球價值鏈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從2017年到2021年,我國在全球電子産品出口中的份額穩定維持在6%。
報告指出,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電子業全球價值鏈分化更明顯。2017年至2021年,兩國的雙邊電子貿易縮減了5.6%。
盡管全球電子業出現了這些變化,亞洲仍然在全球電子貿易占主導地位,在2021年占全球終端電子産品出口的三分之二,占中間電子産品出口的85%。
延伸閱讀 金管局:全球金融體系脆弱性 或進一步打擊消費和投資信心電子業固定資産去年吸引投資逾149億元經發局:今年需求放緩投資料下滑
報告指出,新加坡依然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半導體生産地點,全球領先的晶片制造商爲了分散風險,選擇到新加坡投資,例如聯華電子(UMC)和格芯(GlobalFoundries)。
“維持新加坡在主要電子貿易價值鏈的連接,不僅可以確保制造業的長期增長,還可以帶動服務業增長,如批發貿易、運輸、金融和保險以及專業服務。”
雖然G3集團(美國、歐元區、日本)競相吸引先進晶片制造活動的投資,但我國依然能吸引到成熟技術的投資,而這些公司的技術是電子業全球價值鏈的關鍵支柱。
除了價值鏈分化,貿易摩擦還導致諸如美國和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電子投入品出現更多內包,半導體尤其明顯。中國的半導體進口在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長17.8%,但晶片産值擴張速度更快,達到32.5%。
報告指出,這可能反映了全球價值鏈的“黏著度”高,特別是半導體行業,供應鏈轉移或生産回流(reshoring)的成本很高。
報告也指出,新加坡可以利用地理優勢和高效的貿易物流生態系統,加強和鞏固它的貿易樞紐地位。亞細安和印度在半導體組裝和封裝測試活動方面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新加坡的上遊産商最好能與全球價值鏈中的這些新興節點,建立起更強的聯系。
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也將導致電子産品全球價值鏈越來越分散。
中美雙邊電子貿易減少5.6%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星期三(4月26日)發布的半年一度《宏觀經濟評估》報告指出,美國和中國采用更多內包(insourcing),將影響兩國對電子産品的進口,全球電子貿易在未來幾年可能會進一步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