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的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指出,爲應對生育率下降的挑戰,政府的主要策略是打造一個“齊心爲了家”的新加坡,這意味著整個社會都須支持新加坡人結婚、組織家庭和生養子女。
“我們將繼續提供更多學前教育學額,使家長有機會讓孩子獲得他們負擔得起的優質學前教育。我們也在檢討如何爲照顧嬰兒的父母提供更多援助。”
這個研究項目主要希望通過了解無子女人士的社交圈以及他們的支持系統,進而提出相應建議,爲政策的決策方向給予意見,讓無子女的老年人同樣過上安穩且有意義的老年生活。
悅榕控股執行主席何光平在研討會發表主旨演講時則說,很高興看到政府增加父親的有薪陪産假,但這或許還不足以對夫妻的生育決定起到顯著影響。
改變觀念應對老齡化把長壽當做優勢機遇
與此同時,政府也會繼續提倡靈活工作安排,讓它成爲常態。英蘭妮說:“要從靈活工作安排中充分獲益,雇主須投入時間和精力來培養能力,以重新設計工作、業務運作與流程,以及人力資源政策和體系。
新加坡國立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的布薩爾阿萬副教授 (Bussarawan Teerawichitchainan)是這項研究項目的首席研究人員。她受訪時說:“許多人或許會覺得無子女人士到了老年會因沒子女照料而過得比較辛苦,而這也是我們在研究項目中想要探討的課題之一。”
何光平也建議,政府或許不該只把龐大的外籍勞工群體視爲本地的勞動隊伍,而是可以考慮通過選擇性的途徑,讓表現優異的工作准證持有者,在未來獲得永久居留權或公民權。
“人們的工作心態也須改變,應該更注重成果,而不只是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如此一來,雇主和員工分別在提供和接受這樣的安排時,才會更有信心。”
2021年末至2022年6月共有1500位本地居民參與這項調查。研究人員已搜集1000名已結婚生子人士,以及500名無子女人士的資料。初步調查結束後,研究人員從500名無子女人士當中挑選30名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以了解無子女人士的生活狀態。另外,研究調查使用隨機抽樣法,確保研究結果可大範圍概括新加坡不同群體的情況。
“提高整體生育率如果是我國的當務之急,並與國防一樣具有同等的戰略重要性,那麽不僅是政府,業界和家庭也須改變思維模式,以便采取更有力的行動。”
面對這個曆史新低,政府將通過爲父母提供更全面的育兒援助、增加學前教育學額,以及繼續推行靈活工作安排,支持人們結婚和生養子女。
不過,英蘭妮說,新加坡人仍強烈渴望結婚生子,結婚的公民人數有所回升,從前年的約2萬3400對夫妻,增至去年的約2萬4800對。
她說,我國借鑒了其他有較高整體生育率國家的經驗,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爲父母提供育兒方面的支援。
根據總理公署屬下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的最新數據,我國去年的居民整體生育率只有1.04,這比當局2月初步公布的1.05還要低。
爲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英蘭妮也建議人們改變對老齡化的觀念,把長壽當做一種優勢和機遇。當局也會更好地支持人們終身學習,讓不同年齡的人有時間和資源在人生每個階段獲取所需的知識。
主管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的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星期四(5月11日)在一個有關新加坡人口的研討會上致辭時說,我國2022年的居民整體生育率降至曆史新低的1.04。她2月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總理公署開支預算時曾說,居民整體生育率爲1.05,這是根據當時獲得的數據所初步估計的數字。最新數據顯示,整體生育率其實更低。
研究報告目前已進入出版籌備過程,但具體發布日期尚未公布。
膝下無子的老年人口近年來越來越多,而他們的老年生活品質受人關注。家庭與人口研究中心正在進行一項新研究調查項目,要深入了解這一群人的養老方案、個別需求以及尚未滿足的需要。
國大團隊正展開調研 了解無子女者養老規劃
英蘭妮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家庭與人口研究中心與新加坡人口協會聯辦的“建設新加坡人口,邁向更美好未來”研討會上指出,隨著整體生育率下滑,居民勞動隊伍增長也會放緩,這將影響我國的經濟活力,以及對全球企業和人才的吸引力。爲應對生育率下降的挑戰,政府的主要策略是打造一個“齊心爲了家”(Made for Families)的新加坡,這意味著整個社會都須支持新加坡人結婚、組織家庭和生養子女。
“他們可能缺乏教育和財富,但他們所具備的核心價值觀,與許許多多體現堅韌精神的移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