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我們可以將庫存量增加一倍。有人得爲此買單。我們可以將醫療保健系統的床位增加一倍。但是,我們如何找到醫生和護士來提供人力負責額外床位?”
他強調,外部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必須觀察局勢的變化和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我國經濟。他也指出,所有這些外部因素將主要影響外向型的制造業和貿易相關領域。面向國內的領域,例如建築業和旅遊業仍保持相當的韌性。
延伸閱讀 黃循財:中美日三角關系仍是本區域穩定支柱黃循財:勿以“民主對專制”認知框架分裂世界
黃循財:政府將密切關注經濟發展 以采取措施
因此,他認爲,應采取動態和前瞻性的做法。政府非常仔細地監測風險,預測可能出現的新風險。“如果風險開始累積,我們就會購買更多保險。我認爲這是建立韌性的更有成本效益的做法,而我們將繼續這樣做。”
黃循財星期五(5月26日)結束日本行,他在東京接受新加坡媒體采訪時,被問到貿工部前一天公布的經濟數據。2023年第一季新加坡經濟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首季經濟增長放緩至0.4%。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說,我國經濟會否陷入技術性衰退,取決于接下來12個月的外部環境,包括低迷的全球電子行業能多快恢複、中國經濟複蘇情況,以及美國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
至于如何建立供應鏈的韌性,黃循財說,我國多年來以不同策略逐步強化供應鏈,包括建立庫存、分散貨源,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在本地生産。
他回應說,我國經濟是否會陷入技術性衰退,無關“去風險化”或經濟脫鈎這些更廣泛和長期的因素,而是取決于外部環境。
“因此,我們會密切關注經濟發展,並考慮如果出現下行風險或某些局面出現,須采取什麽措施。”
記者問黃循財,考慮到其他國家“去風險化”的趨勢,以及美國債務上限逼近的潛在沖擊,他評估我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的可能性有多大。
過去三年的冠病疫情經曆,給予我國更大的動力進一步鞏固供應鏈。然而,黃循財重申,要加強韌性是有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