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個“關注”,聽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時,還能獲取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09年10月,當時已辭去新加坡總理一職的李光耀以內閣資政的身份訪問了美國,在美國-東盟商業理事會成立25周年的晚宴上,因其在東盟中的突出貢獻,他被授予了終身成就獎。
但李光耀隨後在晚宴上的演講引發了軒然大波,他聲稱:“中國還沒有准備好或者願意在處理國際體制方面承擔同樣的責任”,“美國在東亞依然是不可取代的”。
李光耀的言論被《環球時報》刊登之後,引起了中國人民的諸多憤慨,環球網借此機會就中國網民的態度進行了投票調查,一天時間裏,11251位中國網友參與了投票,86.1%的網友表示會影響對新加坡的好感度,有13.9%表示並沒有影響他們對新加坡的印象。
盡管此事在民間産生了不小的爭議,但中國官方對此事還是相當大度,對此事一笑了之,雙方領導人還在11月11日進行了國事訪問、友好交談。
因爲中國知道,新加坡與中國有著血濃于水的淵源,他會偶爾發發牢騷,但他絕不會反華。
事實上,作爲執掌新加坡政壇半個世紀之久的“國父”,李光耀是並不是一個反華主義者,相反他還曾多次在國際舞台上力挺中國,爲中國發聲,表示“中國威脅論”是荒謬無力的,始終相信中國會堅持和平發展之路。
那麽問題來了,新加坡這個“朋友”,到底可不可交?
我們先從新加坡的發展史來看待一下這個問題。
01
一部新加坡建國史,半部華人移民史
在殖民者來之前,新加坡島一直是一個馬來半島上胡戎國下屬的一個小漁村,後來葡萄牙、荷蘭也都曾想占領這裏,但都沒有形成穩固的殖民統治。
1819年,英國人T.S.萊福士看中了此地,強迫胡戎國簽訂條約,搶占了新加坡島,病號將此地改造爲自由港。
從此,新加坡成爲了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港口,溝通著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貿易,新加坡成爲了東南亞重要的貿易中轉站。至1865年時,來往于此的商船已高達153萬噸了。
也正因如此,許多華人穿越國界,跨過大洋來到此地做生意,定居者也不斷增多。從1819年到1824年短短5年裏,新加坡已經大約有3317個華人,約占到新加坡總人數的1/3。
1876年,清朝官員劉錫鴻曾遊覽新加坡,驚訝地發現竟有如此多的華人僑居于此,其筆下記敘了“洋人寓此者不及二千,華人則不下十萬”。
據記載,當時英國殖民者光是對華人征收的稅額達36萬金鎊,全兌成銀子有100多萬兩。
盡管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華人及其華人後裔的生活習慣都不斷“馬來化”和“英國化”,但中華文化的苗子還是得以播種下去,漢語語言和儒家風尚得以保留下來。
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正是移居新加坡的茫茫華人大軍中的一員。
李光耀家庭優越,兒時,父母將他送到了一個福建教書先生開的私塾學中文,但李光耀聽不懂福建方言,也不喜歡毛筆寫字,最終去了劍橋上英語學校。
1942年,日本軍隊襲擊了新加坡,英軍在日軍的沖擊之下幾乎毫無招架之力。
當時19歲的李光耀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白人並沒有比亞洲人優越什麽,人與人之間沒有什麽差距。在日本人的三年殘暴統治裏,青年的李光耀深入民間,體察民情,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思想。
二戰結束後,李光耀去了英國劍橋大學學了法律,回國當了一名律師。
他當律師的時候經常爲平頭老百姓爭取利益,與工人團體關系密切,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之下,李光耀走上了政壇,成爲了人民行動黨的創始人之一。
當時李光耀的律師事務所老板黎覺是個英國移民,還是新加坡進步黨的黨魁,走的是西方的精英政治路線,也在新加坡政壇混的有頭有臉,但萬萬沒想到,在1955年的議會選舉中居然僅僅拿到了22席中的4席。
事實證明,英國人在新加坡說話已經不管用了。
同樣是1955年,李光耀參與了競爭丹戎巴葛議席的選舉。當輪到李光耀發言時,卻遇到了相當尴尬的場景:不會講漢語。50年代的時候新加坡的華人已經占七成,李光耀蹩腳的漢語讓他處在了相當不利的位置,並且被對手民主黨的藍天利用,大肆抨擊。
盡管李光耀還是以出衆的能力和人脈成功當選了議員,但此事讓他意識到華人的態度對于他政治根基的穩定性具有重大影響,他由此開始加緊了漢語的學習
1959年,新加坡擺脫了英國殖民者的直接控制,成了英國的一個自治邦,李光耀成爲了政府總理。1963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但次年7月就爆發了馬來人襲擊華人居住區的騷亂,李光耀認爲馬來西亞在搞“種族沙文主義”,對其進行了嚴厲指責。
最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雙方不歡而散,新加坡成爲了一個主權國家,稱新加坡共和國。
據統計,此時新加坡有近152萬華人,占比超過了78%。
1979年,李光耀還在全國發起了“華語運動”。
因此,很多人稱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國家”。
作爲一手締造新加坡共和國的華人總理李光耀,其一生曾與我國五代領導人都有過密切的交往,被認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2005年,李光耀還被我國複旦大學授予了名譽博士學位。
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新加坡占據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馬六甲海峽的必經之路上,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必然會導致其成爲世界各國爭相拉攏的對象之一。
而新加坡的領導人首先得是一個新加坡人,其次才是一個華人。
02
先國家,後種族
從1965年新加坡建國起,新加坡的華人移民逐漸變少。
盡管在80年代出現過一陣子移民新加坡的風潮,但能大多數是少數富人行爲,現在的新加坡華人主要以新加坡土生華人爲主。而這,就是李光耀、李顯龍父子兩代人想看到的。
新加坡不害怕中國會對其有侵略,因爲中國的外交政策向來都是互相尊重主權的平等外交,事實上,新加坡畏懼的是一種“文化入侵”,因爲新加坡作爲一個只有百余年文明史的國家,在文化上一直沒有根基,而中華文化卻早已綿延上下五千年,深入了華人骨髓之中。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是有濃重的“鄉愁情節”的,樹高千丈,葉落歸根,盡管身處海外,中國人總是難以割舍自己華夏民族血脈,這種感覺是很多國家難以理解的。
而作爲新加坡國家總理,李光耀曾說過“我對我的祖籍不抱任何浪漫的想法。”他非常希望在新加坡的華人能不把自己當“華僑”,從“落葉歸根”變爲“落地生根”,淡化對中華文化的文明認同,每個新加坡人應該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先說“我是新加坡人”,再說“我是華裔”。
因此在1976年,李光耀在與鄧公會面時,就曾談到:“這裏(新加坡)的華人是新加坡人,現在他們不把自己當作華僑,中國政府也不能把他們包括在華僑內。”
前面提到李光耀曾發起過“華語運動”,推動華語文化在新加坡傳播存續,但他同時要求英語是新加坡的第一語言,將華語放置于其後,似乎在刻意地保持新加坡華人與中國人的差異。
1955年,新加坡華人建立了世界上首個海外華文學校——南洋大學。
這所大學凝聚著新加坡華人對于漢語文化傳承的希望,爲了建成這所大學,無數華商踴躍出資,連黃包車夫、舞女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當時馬來西亞搞排華政策,對南洋大學的華人們不斷打壓、迫害,將他們逮捕,剝奪公民權,著作列爲禁書,這些都不能使華人們屈服,他們一直與馬來西亞政府抗爭,一直扛到新加坡的獨立建國。
但是,這所大學卻在1980年扛不住了,新加坡政府對他們沒有來硬的,而是來軟的。
李光耀要求南洋大學從只教漢語而改成雙語教學,又讓南洋大學與新加坡大學聯合招生,後來又讓新加坡在兩者的聯合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教材和課程安排用新加坡大學的模式,考試也有新加坡大學安排。
然後就是最後一步,1980年,新加坡大學與南洋大學合並,稱“新加坡國立大學”。
這種消除漢語文化影響的政策一直延伸到現在。
比如,盡管新加坡的很多官員很多都是從小就會漢語,但是他們在與中國外交官會談時,仍要說英語,並且還帶著一個隨身翻譯,似乎在刻意表現中國與新加坡的差異性。
同樣,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中,新加坡爲了保持其獨特性,常常采用兩頭下注的方法,在夾縫中生存。
02
夾縫中生存的“小國大外交”
1990年,新加坡與中國正式建交。
短短十年裏,雙方的貿易額度就超過了100億美元,2008年新加坡與中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成爲首個與中國簽訂全面貿易協定的亞洲國家。
2013年,新加坡取代日本成爲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國。
在搭乘中國經濟的順風車之下,雙方的貿易談判不斷升級,去年雙邊貿易額超過了1400億,19項合作達成,真正實現了互利互惠。
但是在一些其他事務上,看起來新加坡似乎對于中國有所提防,比如在南海問題上不持立場,含糊其辭,當美國提出重返亞太的時候,新加坡積極響應,2012年6月,新加坡允許美軍在新加坡放置4艘戰艦,還在2012年加入了美國主導的大規模軍事演習。
我們要看到,新加坡不是反華也不是親華,他只是想保持著中立姿態,誰也不得罪。李光耀曾經說,如果大象打起架了,腳下的草就會遭殃,這一點被他的兒子李顯龍也繼承了下來。
比如2017年9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剛去了中國訪問,立刻就又去了美國訪問,像是在表示兩邊都是自己好朋友一樣。
CNBC在問及中美關系對于新加坡的影響時,李顯龍特意准備了漢語和英語兩份發言稿,回答了兩次,以往都是只准備英語的就夠了,這麽做顯然是有些怕中國方面誤會的含義在其中。
03
小結
回看我們開頭談到的2009年10月李光耀的那些言論,我們就應該明白了——正是因爲我們對于一個卡在中美關系的小國足夠理解,所以對一些不觸及原則問題的言論不會加以譴責。
反觀美國,只因“印”和“亞”一字之差就喋喋不休,絲毫沒有一點大國的氣度。
對于新加坡這個朋友,我們絕對是可以交的,他與我們有著血濃于水的文化連接,而且,與新加坡的和平交往對于我國擴散在整個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來說相當重要,是我們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一環。
盡管他有時會提防我們,會對我們持保守的支持,但是我們國家也正用著大國外交的姿態不斷贏得新加坡的新任,中新關系將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