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7年,漢文帝駕崩,劉啓(漢景帝)繼位,尊漢文帝的皇後爲窦太後。這個窦太後既有呂後的政治手段,又有薄太後的仁慈心腸,因此聲望很高,對當時朝政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窦嬰是窦太後的侄子,被漢景帝任命爲詹事,就是負責掌管皇帝的家事。雖然他官職不高,但是位置很重要,日常打交道的都是些皇親國戚,加上其自身亦具才華,出頭的機會很多。因此,窦嬰後來封侯拜相,一時風光無二。但是窦嬰的人生結局卻非常淒涼,被判斬首示衆,慘死渭城大街。
對于窦嬰這樣的人生結局,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也有人說,他不懂權術,只琢磨事,不琢磨人;還有人說,他不知時變,進退失據;更有人說,他犯了漢武帝的大忌,才被處死。那麽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呢?下面我們通過他人生中的三場飯局來一窺究竟。
一、窦太後的家宴
公元前154年,梁王劉武進宮朝拜皇帝。劉武是窦太後的小兒子,也是漢景帝劉啓的親弟弟。作爲窦太後來說,她特別疼愛這個小兒子,見到小兒子進宮,那高興啊,就擺酒席,邀請自家人好好聚一聚,而窦嬰作爲窦太後的侄子,也在邀請之列。
當時參加宴會的就幾個人,窦太後、漢景帝、梁王、窦嬰。漢景帝兄弟相聚,窦太後母子團圓,高興啊,那高興必須得喝酒。漢景帝當時尚未立太子,爲討窦太後歡心,也爲了拉近兄弟感情,在喝得正嗨的時候,漢景帝拍著弟弟梁王的肩膀,同時又拍著自己的胸膛說:"我弟,你好好幹,等我百年之後,就由你來當皇帝"。窦太後一聽這話,老臉都笑成了一朵花,拍手稱贊道"好,好,好,都是我的好兒子!"
飯桌氣氛正高潮叠起的時候,鋼鐵直男窦嬰出場了,他嚴肅地端起一杯酒,獻給漢景帝,義正辭嚴地說:"皇上,漢朝的天下曆來是父子相傳,皇上你憑什麽要擅自傳給自己的弟弟呢?"窦太後聽完,臉都綠了。這場家宴就在窦太後的憤怒之中,不歡而散。
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曰:"千秋之後傳梁王。"太後歡。窦嬰引卮酒敬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善傳梁王?"太後由此憎窦嬰。(《史記》)
王立群教授就這件事,就點評過窦嬰,說他非常耿直,有什麽說什麽,屬于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那一號大臣。漢景帝說傳位于梁王,實乃酒桌之言,應做戲言看,而窦嬰誤以爲是皇帝失言。漢景帝在老娘面前專講好聽的,是爲哄窦太後高興,但他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標准。說一套,做一套,該怎麽辦的還怎麽辦,漢景帝就是這麽一種人。而窦嬰是個不懂權術的人,傻裏傻氣的,把漢景帝的戲言當真了。
二、自己家的交情宴
公元前135年,窦太後逝世,當時在位的皇帝是窦太後的孫子漢武帝劉徹,因此窦嬰就被皇帝疏遠而不受重用。自從窦嬰沒有了權勢,以前的親朋好友也都漸漸疏遠,很少跟他來往,搞得窦嬰很郁悶。但是有一個人還是一如既往地尊敬他,那就是灌夫將軍。這個灌夫將軍以勇猛聞名,而且愛好喝酒,喜歡交朋友,愛打抱不平,因爲犯法丟官,閑居在家。兩個曾經的官場紅人,如今同病相憐,于是把酒言歡,情投意合,只恨相知太晚。
當時的紅人是誰呢?是丞相田蚡,他是當朝王太後的弟弟,也就是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以前也是跟著窦嬰混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自己的姐姐當了太後,他自然是加官進爵了。有一次,灌夫在服喪期間去拜訪田蚡,兩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共同朋友窦嬰。田蚡隨口說:"好久沒見窦嬰了,心裏想的慌。要不是你現在處于服喪期間,我們該去看望看望老大哥。"灌夫一聽這話,回答道:"丞相這是哪的話,您能屈尊看望窦嬰,我灌夫怎麽會因爲服喪而推辭呢。這樣,我回頭去告訴窦嬰,讓他准備好酒菜,您明天早點光臨。"田蚡也就隨口答道:"好滴,好滴。"
灌夫回頭就告訴了窦嬰這個好消息,說丞相要親自來看望他。
窦嬰聽後,喜不自禁,還是自己的老夥計靠得住啊。于是,窦嬰就和夫人買了好多酒和肉,連夜打掃房屋,准備酒宴。天一亮,窦嬰就安排府中管事的人在宅前等候,做好迎接。灌夫很快就到了,可是左等右等,等到中午,還不見田蚡。窦嬰對灌夫說:"難道丞相忘了?"灌夫很不高興,說:"我灌夫不嫌喪服在身而應他之約,他應該來。"
灌夫有服,過丞相。丞相從容曰:"吾欲與仲孺過魏其侯,會仲孺有服。"灌夫曰:"將軍乃肯幸臨況魏其侯,夫安敢以服爲解!請語魏其侯帳具,將軍旦日蚤臨!"武安許諾。(《史記》)
我們說同病相憐、同性相吸,窦嬰失意的時候結交的灌夫也是個直男。丞相田蚡作爲窦嬰的昔日小弟,聊天時隨口說的客套話,灌夫硬是沒聽出來,竟然當作一件大事來籌辦。
灌夫就親自駕車到了田蚡門前,而田蚡還在睡大覺,他昨天本就是隨口一說,並沒有打算赴宴的意思。灌夫說:"丞相你昨天答應去看望窦嬰的,人家兩口子准備了一夜,到現在沒敢吃一點東西。"田蚡故作驚訝,道歉說:"不好意思,昨天喝大了,忘記了說過什麽話了。"于是田蚡很不情願地駕車前往,惹得灌夫很不高興。
三個夥計把酒言歡,灌夫喝酒豪爽,喝著喝著就喝大了,現場表演跳舞。過了一會兒,他一個人跳還不過瘾,硬要拉著田蚡一起跳舞,而田蚡坐在那沒起身。灌夫非常生氣,罵道:"好你個小田,想當初你不過是我家窦大哥手下的小弟,現在你仗著有個太後姐姐,皇帝外甥……"。窦嬰連忙扶著灌夫到房間休息。然後窦嬰向田蚡表達了歉意,陪著田蚡一直喝到天黑,盡歡才離去。
最好的維護人際關系的方式就是互惠互利,別人和你相交,一方面是感情,但更多的是利益,是你能給別人帶來什麽價值。窦嬰作爲從高位上退下來的前高官,自身價值已經微乎其微,可是他不甘心,還想要找回昔日的尊榮。司馬遷評價道:"然魏其誠不知時變,灌夫無術而不遜,兩人相翼,乃成禍亂。"說的就是窦嬰看不透時局,一身的不合時宜。這頓飯不但沒增進賓主雙方的感情,反而爲自己惹下了禍端。
三、丞相田蚡的喜宴
公元前131年夏天,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兒做夫人。自己的弟弟娶媳婦,王太後就下诏,叫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賀。窦嬰就找到灌夫,打算同他一起去。灌夫推辭說:"我多次酒醉失禮得罪了丞相,再說丞相又和我不對付,我就不去了。"窦嬰說:"事情都已經過去了,這是喜事,應該去的。"于是,窦嬰硬拉著灌夫一道去參加田蚡的喜宴了。
酒喝到差不多的時候,田蚡起身敬酒,在座的賓客都離開座位,趴在地上,表示不敢當。過了一會兒,窦嬰也站起來爲大家敬酒,只有很少幾個人離開席位,其余人照常坐在那裏,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灌夫看到這個情況,很不高興。接著,灌夫起身依次敬酒,敬到田蚡的時候,田蚡稍欠了一下上身說:"我酒量不好,不能喝滿杯。"灌夫火了,苦笑著說:"您是大貴人,這杯酒您必須幹了。"田蚡沒答應,只喝了一小口,意思一下。
灌夫敬酒敬到灌賢時,灌賢正在跟程不識說話,也沒離開座位。灌夫正一肚子怨氣沒地發,便罵道:"平時到處诋毀程不識,今天長輩給你敬酒,你卻跟個女人似的跟程不識咬耳朵說話。"田蚡對灌夫說:"程將軍和李將軍都是東西兩宮的衛尉,現在你當衆侮辱程將軍,灌夫你難道不給李將軍點面子嗎?"灌夫越加起勁地說:"今天殺我的頭,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管他什麽程將軍、李將軍!"在座的賓客都借口上廁所,紛紛離去。窦嬰也站起來,揮手示意灌夫出去。田蚡發火道:"這都是我寵慣灌夫的過錯。"命令衛士扣留灌夫,讓他道歉。灌夫越發火了,不肯道歉。田蚡于是叫來長史,以灌夫辱罵賓客、侮辱诏令的不敬之罪,將他關在大牢裏。
窦嬰挺身而出要救灌夫,他的夫人勸解道:"灌夫得罪了丞相,和太後家的人作對,怎麽能救得了呢?"窦嬰說:"侯爵是我掙來的,現在從我手上失去,沒有什麽遺憾的。我不能眼看著灌夫去死,而我獨自活著。"于是,窦嬰瞞著家人,私自去向漢武帝求情。後來爲了搭救好友,窦嬰竟然拿出了先帝遺诏,結果被漢武帝定罪爲"僞造遺诏"。公元前131年冬天,窦嬰不但沒能救下灌夫,自己反被冠以欺君之罪,判處死刑,當年就被斬首示衆。
乃劾魏其矯先帝诏,罪當棄市。五年十月,悉論灌夫及家屬……乃有蜚語,爲惡言聞上,故以十二月晦論棄市渭城。(《史記》)
一場喜宴,要了灌夫的性命,窦嬰也落了個慘死的下場。本來是一場賓主盡歡,拉近雙方感情的喜樂之宴,因爲灌夫的喝酒貪杯、口不擇言,因爲窦嬰的意氣用事、兩肋插刀,導致矛盾激化,最後兩人自食苦果。所以酒桌交際不可大意,萬不可喝酒無度,借酒發瘋;而交友之前必須謹慎擇友,一定要躲避雷區,不怕狼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中國式的飯局,是一個典型的社交場合,而不是一個生活場合。飯局的目的並不是爲了吃飯,而是人際交往,互相增進了解。從窦嬰參加的三場飯局來看,窦嬰性格耿直,只琢磨事,不琢磨人;不知時變,失勢後未能急流勇退;不懂權謀,遇事時,只憑感情義氣用事。這樣的人,注定無法在古代官場生存,也預示了他悲慘的人生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