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新加坡人的祖上其實也是中國人,因而,很多人對新加坡都有某種天然的“親近感”。
新加坡的發展離不開李氏父子,可現在,李顯龍卻陷入了一個困境,有人認爲李顯龍可能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選擇隱退,給新加坡留下一個“爛攤子”。
一、“亞洲四小龍”
初初獨立的新加坡,還是比較落後的,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種種難題都橫在李光耀面前。
由于李光耀曾在英國留學,受西方思想影響很深,最終在政治上,李光耀選擇了沿用英國的政治制度,並在英國的幫助下加入了聯合國,真正成爲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李光耀是一個有遠見的領導者,他治理新加坡並不是盲目使用英國的制度,而是在新加坡的發展過程中,慢慢摸索到了一條適合新加坡發展的道路:以人民行動黨爲基礎、以高效、廉潔的政府機構,發展高效能的市場經濟。
簡單來說,李光耀是在用一個廉潔、穩定的政府,發展“國家資本主義”。
因爲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南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而且其人口、語言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李光耀便也利用這一特點,將新加坡定位成一個國際服務型國家。
並且,新加坡抓住了上世紀70-90年代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機會,成功實現了經濟騰飛。
如今,新加坡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它也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這一切其實離不開李光耀爲新加坡選擇的道路和打下的基礎,這也是爲什麽李光耀會被尊稱爲新加坡“國父”的原因之一。
李光耀留下的新加坡經濟發達、政局穩定、城市美麗,但現在的新加坡似乎出現了一些不太妙的變化。
二、前路“凶險”的新加坡?
曾經的新加坡,抓住了制造業轉移的機會,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但如今的新加坡經濟似乎出現了一點問題。
2023年4月的數據顯示,新加坡一季度的經濟只增長了0.1%,與去年同期的2.1%簡直相去甚遠,況且這0.1%其實跟沒有增長也沒什麽區別。
新加坡的經濟到底出現了什麽問題?從經濟角度來看,新加坡一共有三個經濟支柱。
國際貿易、加工業都是在“亞洲四小龍”時期發展起來的,而第三個就是旅遊業了,其中所謂的加工業其實就包括了制造業。
而且,自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制造業在新加坡GDP的比例就一直在增加,最高時超過了25%,現在,制造業占新加坡GDP的比例也有22%,也就是說,光是制造業就給新加坡貢獻了1/4的GDP,這個産業不可說是不重要。
全球制造業占GDP比重超過20%的國家並不多,新加坡是其中一個,而且,其制造業覆蓋航空航天、半導體,以及生物醫學等高端領域,並不是簡單的“低端制造業”。
但如今,新加坡的制造業卻出現不好的趨勢。
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制造業同比下降6%,而且除了運輸工程之外,新加坡的制造業幾乎是在集體收縮,這對于新加坡的經濟來說,可並不是一個什麽好消息。
其實,新加坡制造業萎縮的原因很簡單,因爲新加坡其實就是個“乙方”,甲方要什麽,新加坡就生産什麽,而且其出口目標國主要是美國、日本和歐洲各國。
現如今,美西方國家自己都算是“自身難保”,又怎麽可能向新加坡訂貨呢?
而且,制造業的萎縮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行業的增長。
實際上,如果從分類數據上來看,新加坡的建築業、服務業等行業其實是有所增長的,但這些遠不能彌補新加坡的損失。
更加糟糕的是,2021年10月以來,新加坡金管局已經連續5次收緊了貨幣政策,這讓制造業的發展變得更加艱難?
爲什麽新加坡要采取緊縮政策?這是因爲這兩年來,新加坡的通脹簡直是“高得嚇人”,在5次緊縮之後,新加坡預估的通脹率仍在5.5%-6.5%之間。
可現在,新加坡制造業的收縮,導致新加坡政府不得不停止緊縮,很難說接下來新加坡的通脹數據到底會怎麽走。
雖然新加坡的金融業仍然保持了一個不錯的增長,且新加坡也已經成爲了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但畢竟金融業占新加坡GDP的比例只有14%,新加坡政府總不能不管大批制造業從業者的死活,只一心發展金融業。
在如今全球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如何讓新加坡制造業殺出重圍,似乎是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面臨的極大難題。而且,李顯龍面臨的難題,還遠不止這一個。
三、李顯龍選擇“隱退”
李顯龍是李光耀的兒子,這父子倆是新加坡最爲出名的領導人,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兩人之間的第二任新加坡總理吳作棟,還以爲新加坡來了個“繼承制”。
雖然李顯龍從2004年開始就已經擔任新加坡總理,但從很大程度上來說,由于李光耀實在是過于“耀眼”,一直到2015年李光耀去世之後,李顯龍才真正開始走入大衆的視線之中。
在李顯龍的領導之下,新加坡有過發展不錯的時刻,但似乎糟糕的時刻也不少,雖然這與全球大環境有關,但既然李顯龍是總理,這個“鍋”他也只能背了。
例如,在2017年時,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突然宣布退出TPP,這種幾乎是“群主退群”的事件讓TPP成員國“哀嚎”一片,新加坡當然也是如此。
雖然TPP原本是新加坡、新西蘭等國發起建立的貿易合作協議,但自從2008年美國帶著澳大利亞等國加入TPP之後,這個群的群主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了美國,美國也拉了很多小弟加入,試圖利用TPP來遏制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發展,達到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
雖然新加坡並不願意得罪中國,但TPP對于新加坡確有益處,又沒有真正發揮其“遏制中國”的目的,因此,新加坡對于TPP還是很“滿意”的,可誰知道美國卻“猝不及防”地“退群”了。
這對于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來說,並不是什麽好消息,爲此,李顯龍趕忙拉攏各方,終于促成了TPP剩下的成員國組建了CPTPP,穩定住了局勢。
可中美之間似乎越來越糟糕的關系,給李顯龍的執政生涯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就新加坡的利益而言,李顯龍並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他希望能夠和雙方都保持良好的關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保全自己的利益,但這一點對于李顯龍而言已經越來越難做到。
美國的衰落、中國的發展,已經讓美國越來越急切地要遏制住中國;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態度以及多次給民進黨當局錯誤暗示的行爲,已經讓中美之間的氣氛越來越緊張,這讓李顯龍十分頭疼。
對于李顯龍而言,他希望新加坡的傳統,與美國保持良好的關系,這同時也能讓新加坡國內龐大的親美派感到滿意。
可新冠疫情的影響、世界經濟的疲軟,已經讓新加坡在2021年出現了建國以來第一次的財政赤字,如今制造業的全面收縮,更是讓李顯龍著急了起來。
要解決新加坡的困境,李顯龍似乎勢必要與中國更親近,乃至需要在政策上全面倒向中國,但這可能會遭到親美派的反對,甚至還有可能造成新加坡政局的動蕩。
因此,李顯龍只得不斷在國際上呼籲中美“緩和關系”,希望東南亞國家不要因中美的問題而“遭殃”。
可李顯龍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遠不如其父親李光耀,在這種情況下,李顯龍的“呼籲”也不可能起到什麽效果。
而且,雖然李顯龍已經在2020年時再次以超過60%的支持率連任總理,但在新加坡經濟總體發展不如預期、國內通脹高企的情況下,他的支持率也是不斷下滑。
有數據顯示,如今李顯龍和行動黨的支持率已經跌到了只剩十幾個百分點,如果李顯龍仍然不能改善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情況,那麽,未來新加坡的政局到底如何還很難說。
或者說,不管是從經濟還是從政治角度來看,現在的新加坡似乎都算是“問題叢生”,一旦處理不好,那麽新加坡可以說是“前路凶險”。
李顯龍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問題,但他解決不了的問題,不代表別人無法解決,實際上,李顯龍已經爲自己找到了一個“接班人”,那就是“草根精英”黃循財。
2022年4月,李顯龍就已經宣布財政部長黃循財已經確定將會出任新加坡下一任總理。
黃循財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國海南,他曾是李顯龍的私人秘書,現在是新加坡的副總理、財政部長,同樣也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第四代團隊的新領導人。
從這一點來看,他和李顯龍的“上任”之路其實很像。當初李顯龍也做過副總理、兼任過財政部長。
只不過,根據新加坡的相關規定,黃循財只有在2025年的大選中獲勝,才能真正接任李顯龍的位置,成爲新加坡的第四任總理,到時候,李顯龍也就算是真正“隱退”了。
盡管黃循財曾表示只要新加坡人團結一致,什麽困難都能克服,但我們現在還很難說黃循財到底會給新加坡帶來怎樣的變化,況且,最新消息顯示,人民行動黨也在面臨一場嚴峻的挑戰。
因爲現在在新加坡國內,有“政治分裂勢力”爲了贏取選票,在刻意煽動民衆情緒、加劇緊張對峙,就連黃循財都表示,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人民行動黨並不一定在下次大選中獲勝,他們必須拿出“打一場硬仗”的態度來面對下一次選舉。
但不管怎麽說,李顯龍將在2年後隱退,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只不過接下來要看黃循財到底能不能順利上任,而他在上任之後,又會怎麽收拾新加坡現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