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南大與土管局 通過數據分享 進行環境研究新加坡不沉沒
研究所目前已在台灣設置兩個收集站,新加坡的是第三個,接下來還會在本地、印度尼西亞和泰國設立更多站點。
“如果想要做預測的話,我們需要有更多數據來做研究,要不然預測可能會有一些偏差。因此現在我們須多收集一些數據,才能夠更好地做出預測。”
研究院:GNSS項目 填補本區域缺乏數據
南大EOS高級研究員彭冬菊博士解釋,目前學界對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預測普遍基于全球模型,反映東南亞情況的信息很有限。
這些收集站也將與新加坡土地管理局部署在全島各地的九個收集站一同爲研究員提供有用的數據。
由南大新加坡地球與觀測研究所(Earth Observatory of Singapore,簡稱EOS)建立的首個沿海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數據收集站(簡稱GNSS)位于拉紮魯斯島(Lazarus Island)。
研究所和土管局在去年6月簽署爲期四年的協定,讓南大研究員使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數據進行環境研究,更准確地測量我國周圍的土地高度和海平面變化,以管理和緩解氣候變化對新加坡的影響。
彭冬菊指出,部分原因是本區域缺乏已采集的數據,也因爲這個地區的土地高度變化非常複雜,但東南亞又是可能因冰川融化而導致海平面上升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所以這個GNSS項目將填補一些知識空白。
談及數據收集站的選址,南大EOS研究員努爾丁(Nurdin Dahlan)說,必要條件包括地點開闊空曠,以獲得良好的衛星覆蓋;距離大海足夠近,以測量海平面變化。
收集站采用先進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幹涉反射技術(GNSS interferometric reflectometry),可接收導航衛星系統的直接信號,還可采集從海平面上反射回來的信號,增加海平面監測的准確度。
這個數據收集站5月22日投入運作,平均每天持續收集80個至90個數據點,供研究人員分析並對本地海平面進行更准確的監測和評估。它將有助于加強我國在氣候變化方面的應對措施。
南洋理工大學首個衛星導航系統數據收集站正式啓用,以持續監測新加坡周圍土地高度和海平面變化。
研究團隊希望今年內能在榜鵝設立第二個數據收集站,第三個和第四個數據站則計劃設立在西部,目前還在選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