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照三奇醫保(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常申受邀,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中青旅控股副總裁高志權、海底撈首席戰略官周兆呈,共同作爲“封面人物”,接受《環球人物》雜志專訪。
三奇醫保董事長王常申(左一)
《環球人物》雜志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是國內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之一的綜合時政類期刊。
王常申就醫療防護的話題,表達了“我們有挑戰3M口罩的決心”,他認爲在疫情期間贏得發展機會是暫時的,企業長久生存還要靠品牌。
以下是部分文章內容
疫情爆發後,王常申接到工信部的電話,三奇被確定爲支援湖北醫療防護物資重點生産供應單位:每日100萬只醫用外科口罩和5000套防護服。隨後,省政府又下達任務:每日50萬只口罩作爲應急保障儲備。
疫情就是命令。他全力督戰國內工廠,天天加班,電話不斷。他說,不惜一切代價,優先保證國內訂單,滿足國內需求,“盡企業的社會責任,盡中國企業的責任”。
最難的是疫情爆發後的前10天
從2020年1月20日到今天,王常申連續一個多月一天只睡4個多小時。他說,回想這一個多月,最難的應該是前10天。
難處有這麽幾點。疫情開始後,他們接到了工信部的指令,承擔國家的口罩調出任務,保證武漢的需要。過去,廠裏每天能生産七八十萬只醫用外科口罩、一兩千件醫用防護服,要忽然間加大生産量,也是挺困難。首先,前期要拿出這麽多錢購買原材料就很困難。再者,人手不夠。
“事情一件件都解決了。”王常申接著說,“日照高新區第一時間提供了2300萬元資金支持,我們瞬間購入很多原材料。廠裏員工很快增加到上千人。增加的這些人,大部分是公司之前的員工,他們因爲各種原因離職了,現在又回到廠裏生産防疫物資。他們很多人接到電話,二話沒說就趕了過來,也不問報酬有多少。這些老員工上手快、效率高,所以産量增加得很快,現在廠裏每天能産出300萬只口罩,是原來的4倍。”
我們需要一個口罩的民族品牌
1993年,王常申接手三奇醫保用品公司。2009年起,公司成爲工信部指定的全國13家重點防備物資監控企業之一。
目前,公司的産品已經出口到世界上42個國家和地區。隨著規模的擴大,也陸陸續續成立了多個專業性子公司,在越南設立了分廠。疫情發生的這段時間,三奇在國內取得了不錯的口碑,一提到口罩,有些人會想到三奇。
然而,公司在美國注冊“3Q”商標時,卻受到了阻礙。3M公司(明尼蘇達礦務及制造業公司)3次向美國聯邦政府提出抗議,理由是“3Q”中的“3”對他們造成傷害。
“我想借這個機會,也呼籲我們的國家和政府,幫助國內的口罩品牌打入國際市場。”王常申認爲,要創造一個良好的民族品牌,樹立起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長久的發展要靠我們自己去想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興和衰。現在的醫療器械、醫療防護用品企業處在一個紅火鼎盛的時期,但疫情過去以後,減産是難免的,風險是存在的。
在王常申看來,生存問題還是首要的。這一次國家在短時間內出台了優惠政策,他估計未來全國可能會再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生産口罩、防護服的企業,這勢必會形成很大的壓力。
2013年左右,霧霾天氣很嚴重,人們對口罩等防護物資的需求大增,使得公司從2010年的困境中慢慢恢複。後來幾年公司一直做調整,又專心去攻國際市場。“現在,我想的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不能僅僅依靠這種突發性事件、突發性疫情來贏得發展,我們要把這些當作一個波動,但是長久的發展戰略要靠自己去想,要做一個長遠的規劃,這是非常必要的。”
來源:2020年3月1日《環球人物》第5期 總第4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