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珍珠港事件的起源還要從1939年9月1日說起,這天德國突然出兵波蘭。僅僅三周過後,波蘭便整體淪陷了。膽子大了的德軍隨後更是把閃電戰發揮到了極致,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先後攻下荷蘭、比利時、法國等國,並迫使英法軍隊實行敦刻爾克大撤退。
看到德國人在歐洲所向披靡,野心更大的日本人坐不住了,陸軍部不停地推著政府與德國和意大利進行談判,以便商議簽署三國同盟條約。而以山本爲首的海軍部則親英美派的,這倒不是山本等人喜歡美國,而是他們知道日本的軍用物資80%都來源于英美,如果與德意締結了同盟條約,那海軍的艦隊就別想開動了,所以他們一開始堅決反對加入同盟。
但是日本國內輿論普遍傾向于發動戰爭,再加上陸軍實力比海軍強, 最終德意日三國政府的代表在柏林正式簽署了三國同盟條約。
日本人覺得有了德國支持後,對抗英美的信心大增,于是在1941年7月,日本大舉“南進”,出兵占領印度支那南部,這下美國憤怒了, 這可是英美的傳統領地,他們做出強烈反應,先是凍結日本在美國的全部資産,接著又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
美國此舉果然證實了山本等人的擔憂。在實施石油禁運後,日本海軍的石油儲藏量僅能維持一年,高速運轉的艦隊眼看就要停擺了。
這逼得日本海軍必須做一個選擇:與美國決戰,以戰迫和!
以日本海軍當時的實力,要主動同美國交戰,無論對山本自己還是對日本海軍而言,都無異于一場賭博,所以務必做到一擊必中,而這個關鍵點山本選擇了:珍珠港。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島,是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軍基地,因水域內曾盛産珍珠而得名。珍珠港地處太平洋中心,是太平洋海、空交通的樞紐和重要港口,擁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它很早就成爲日本海軍的假想打擊目標,山本還在海軍大學讀書時,就經常模擬如何襲擊珍珠港。
但是從現實來看,襲擊珍珠港是不可想象的。畢竟路程遠,而且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大本營就在珍珠港,兵法講以逸待勞,長途奔襲,正好被美國人全殲。
但是山本還是向海相提交了襲擊珍珠港的初步計劃,爲了向在對馬海戰中創造全殲俄國艦隊的統帥東鄉平八郎致敬,山本突襲計劃定爲“Z”計劃。
聯合艦隊的高級將領們大多覺得不靠譜,但是在山本的巨大威信前他們還是屈服了。
相對于下屬,說服上級和,顯然要困難得多。日本海軍是一個三位一體的結構,由海軍省、軍令部、聯合艦隊三部分組成,職責上大體分爲內務管理、計劃、作戰。
海軍省態度如何,對于“Z”計劃來說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負責計劃的軍令部得通過。
山本早就把“Z”計劃遞送到了軍令部,但軍令部作戰課長富岡定俊始終不肯在計劃上簽字。
富岡問了山本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一個龐大的偷襲編隊,要跨過半個太平洋,去偷襲美軍的話怎麽保證不被美軍發現?
第二個問題:“怎麽保證襲擊時,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正好都停泊在珍珠港裏,
山本沒有正面回答這兩個問題,他只堅持一條:“同美國作戰,本身就沒有取勝的希望。明知如此,還要堅持硬打的話,就必須在大戰的一開始,便先發制人地摧毀對方主力,使之半年內無法投入西太平洋的作戰。要不然,這場戰爭就無法進行。”
結果:計劃通過
2
就在山本提交計劃的同時,日本的內閣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戰爭狂人東條英機完成組閣,以現役軍人的身份,同時擔任首相、陸軍大臣(陸相)、內務大臣(內相)三大要職。雖然他權力很大,但是能力實在弱的狠,心眼也小,把是不同意見者全部都排擠出去了, 整個日本內閣都成了他的一言堂。
于是在東條的極力勸說下,1941年11月5日,禦前會議決定,如果在12月1日零點以前,對美談判還不能取得成功,便對美發動武裝進攻。
與此同時,1941年11月20日,由31艘軍艦組成的龐大攻擊編隊在單冠灣進行秘密集結。這是自日俄戰爭以來,日本聯合艦隊最大規模的一次集結。此前,任何一艘艦只都不知道調動它們的目的。一位記者如此描述:“即使是最富想象力的艦長,也料想不到作戰任務竟然是遠征3500海裏,去奇襲夏威夷。”
11月26日,山本一聲令下,這支日本曆史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駛出港灣,向夏威夷開去。
雖然山本沒有具體回答軍令部的疑問,但是作爲一名優秀的統帥他還是十分嚴謹,對于軍令部的兩個問題他已經做了周密的部署。
第一個問題:一個龐大的偷襲編隊,要跨過半個太平洋,去偷襲美軍的話怎麽保證不被美軍發現?
山本的答案:選擇合適的航線。
從日本本土到珍珠港,共有北、中、南三條航線。三條航線各有利弊,相對于北航線來說,中、南航線距離珍珠港較近,且氣候適宜,缺點是往來商船頻繁,容易被發現。雖然天氣就特別惡劣,暴風雨特別多,但爲了保密最終還是選擇了北航線。
第二個問題:“怎麽保證襲擊時,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正好都停泊在珍珠港裏,
用間諜,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山本從海軍情報局物色了一名叫吉川猛夫的間諜,專門潛入珍珠港搜集情報。經過長期觀察,他逐漸掌握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活動規律,一般在周末艦隊就回返港休息,”
山本之所以把開戰日定在12月7日,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而且星期天,美軍值班人員休假最多,戒備也最爲松懈。
南雲艦隊就這樣按照原定計劃出發了,1941年12月6日,經過長達11天的航程,南雲艦隊終于抵達珍珠港以北的預定海域。
3
日本艦隊按照計劃到達了指定位置,同學們會好奇,美國人在幹嘛?怎麽還沒發現?
其實美軍的情報網絡很先進,羅斯福早獲悉,如果日美談判不能成功,日本將在12月1日後對美發動進攻。雖然12月1日這一天並沒出現任何風吹草動,不過羅斯福相信,日本早晚都是要動手的。
但美國國內這時候還是孤立主義占上,美國輿論還不允許政府這麽做。所以羅斯福只能等待日本人打響第一槍。
但是對于那個核心問題,艦隊都跑到了眼皮子底下還沒發現,無外乎幾個原因
1、對于日本會在哪裏開第一槍,參謀總部的人其實和日本海軍大多數人的想法是一致的,都認爲包括菲律賓才是日本的第一目標。誰都想不到日本人會大膽到直接殺到珍珠港來。
2、就在南雲艦隊進行秘密集結的時候,東條內加派外交官來棲三郎爲特使,赴美參與談判。在來棲臨行之前,東條卻沒告訴他,海陸軍其實已經開始行動。這麽做,實際上就是爲了把戲演得更逼真,好讓美國放松警惕。
來棲一由于不知道真相,當美國的新聞記者問他,日美是否會發生戰爭,他馬上理直氣壯地回答:“日本不會做出那樣的糊塗事!”
美國人比較傻,相信了日本人的話。
3、更絕的是,南雲艦隊關閉無線電,實行只收不發。
因爲無論使用什麽樣的密碼,只要發出電波,對方就可以用測定無線電方位的辦法,迅速判明艦船的所在地點。這下美國人就徹底抓瞎了,完全不知道日本艦隊的位置。
所以12月6日晚,對于太平洋艦隊的官兵來說,仍然是一個愉快的周末之夜,大家覺得戰爭離他們都還遠得很,所有返航的戰列艦整齊地排在珍珠港內,岸上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南雲則按照計劃于12月7日上午7點53分,發動了襲擊,就是很有名的:“托拉,托拉,托拉。”這三個重複的密碼爲日文的“虎”字,即“虎,虎,虎”,暗語爲“業已奇襲成功”。
4
轟炸機編隊首先對珍珠港機場實施了俯沖轟炸,很快,機場上的美軍飛機便被炸得支離破碎,其防空能力遭到徹底摧毀。
接著魚雷機編隊也開始對海面的美國軍艦發動了魚雷攻擊。
直到這個時候爲止,大多數美國人還沒搞清楚是怎麽一回事。不過因爲日機爲了更好的投彈,離海面飛的很近,所以有些人看到飛機機翼下的太陽旗標志,就大喊:“是日本飛機,日本人來了!”但是周圍的人居然還是不信,以爲是海軍上將金梅爾組織的演習。
第一波攻擊,結束,南雲艦隊獲取大勝,太平洋艦隊的飛機、大型艦只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上緊接著第二波攻擊開始,這次襲擊的重點是:船塢。
這次連在船塢中修理的旗艦“賓夕法尼亞”號也被擊沉,
兩撥攻擊後,太平洋艦隊基本殘廢了,共有12艘戰列艦和其它艦船被擊沉或損壞。188架飛機被摧毀,155架飛機被破壞,2403名美國人喪亡。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爆炸沉沒時就有上千人死亡。
下午1點,參加第二波攻擊的日機陸續返回航母。飛行編隊指揮官淵田向南雲建議,再組織第三波攻擊。畢竟兩波進攻都沒發現美國的航空母艦,他建議擴大範圍,尋找美國航母。
但是南雲比較慫,本來就是千裏奔襲,他覺得戰果已經很豐厚了,他不想冒風險去尋找太平洋艦隊的航母進行決戰,所以南雲拒絕了淵田的建議,下令返航。
那麽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母在哪裏呢?三艘航空母艦分別是列克星敦號、薩拉托加號和企業號。
列克星敦號正在夏威夷進行演習,知道珍珠港被襲後他們立刻趕回,直到13日才回到港內。
薩拉托加號在聖叠戈港
企業號當時正在返回途中,但是因爲海上天氣突變,所以航母行駛速度較慢,沒能在7號當日返回港內,如果南雲當時擴大範圍的話,有可能會發現企業號。
無論如何,雖然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但是核心的三艘航母卻毫發無損,這就爲中途島決戰保存了有生力量,而被激怒的美國大兵將在中途島海戰中爲他們犧牲的兄弟們報仇雪恨,請期待中途島海戰,美日太平樣戰爭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