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自1962年中印戰爭之後,兩國在邊境線上的小規模衝突可以說一直就沒有斷過,只不過不一定都見諸媒體罷了。然而這一次的衝突,倒的確有些不同。原因在於,中印兩軍對峙的那片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洞朗地區),印度本身並不是當事方。真正的爭議雙方,是中國和不丹兩國。印度之所以自認為有資格出頭,是因為不丹的外交、軍事事務完全交由印度處理,經濟上亦嚴重依賴印度,甚至因此沒有和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國建交。
中國和印度是不丹僅有的兩個鄰國,並且是兩個有矛盾的大國。可想而知,不丹的處境有多麼的尷尬。從不丹的角度來說,將自己的命運交由一方,而與另一方為敵是非常不明智的。這些年儘管沒建交,中、不兩國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甚至有解決邊境爭議和建交的可能性。對於這種情況,印度顯然是非常不願意看到的。這次與其說是印度為不丹強出頭,倒不如說是逼迫不丹明確表態站隊。
世界上有五個可以參與全球競爭的一類地緣政治板塊,包括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歐洲(不包括俄羅斯部分),以及印度。蘇聯解體之前,美、俄這兩個分別代表海洋、大陸勢力的前超級大國,是世界地緣政治舞台的主角。冷戰之後,除了中國逐漸成長,印度作為歐亞大陸的另一個邊緣國家,一直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也已是個眾所周知的「秘密」了。
說到中國和印度,可比的東西的確很多:都是文明古國,人口都有十幾億,都被列強入侵過,現在都在復興階段……總之比下來無非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認為印度前景好,一種是認為中國後勁足。印度人認為他們前景好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他的地理位置好,兩面靠洋(跟美國多像啊),而中國很難衝出第一島鏈。不過從印度本身的位置及周邊地緣政治環境來說,卻存在無法彌補的短板。這使得印度在與中國的競爭中,註定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包括直接來自中國的壓力。
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中國和印度在20世紀初的地緣政治狀況有很多相似之處。先來看看中國的情況,中國歷史上中央王朝直接控制區大體在長城以南,東北方向的「東北平原」,北方的「蒙古高原」,西北的「西域」,西部的「青藏高原」,一直影響著中央王朝的穩定。中國強盛時,這些地方可以採用羈縻、朝貢的方式加以制約。一旦衰弱,居於其上的馬上民族便有可能覬覦中原。當某個馬上民族入主中原並融入華夏後,新的部落和威脅又開始在上述邊緣地區滋生,如此周而復始。
中央王朝及周邊各主要勢力示意圖
現在上述邊緣地區大都納入了中國的領土(外蒙古地區除外),中國的國防線得以大幅度推進,中央集權力也得到極大加強。客觀上,如果從實際管控的角度來說,中國的內部地緣政治狀況,是兩千年來最好的時候。
從外部環境來看,歷史上中國最大的威脅一直來自於北方,即使在海洋成為全球博弈主戰場之後,這一戰略威脅也並沒有被削弱。在遊牧勢力被工業革命的力量碾壓殆盡後,俄國成為了中國在陸地方面最大的壓力源。當然,工業技術也讓人口占優的中國,有機會積蓄更多的力量並反制北方(現在就是這種情況)。有鑒於此,蒙古國、中亞五國作為中俄兩國之間的緩衝國,客觀上為中、俄兩國建立互信奠定了基礎。以至於建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背靠背」式的戰略夥伴關係。
既然中國在內外地緣政治環境上,都比較樂觀,甚至解決了北方壓力問題,那麼一直對飆中國的印度,情況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並沒有那麼簡單。歷史上,「印度」更多是作為一個地理名稱,真正統一的時間非常少。大英帝國在南亞、東南亞的殖民史,反倒給了印度一個整合甚至擴張的機會。只不過在上世紀中葉,全球迎來民族獨立潮之時,完全被動依賴前宗主國制定整合原則的印度(不同於中國的主動爭取),並沒有機會將自己的邊境線,推進到一個安全的程度。
不管印度當時到底有多大機會做到這點,將英國控制下的南亞地區,包括曾經劃入「英屬印度」範圍的緬甸放在一起,拿來與中國內部諸板塊(以及獨立的外蒙古)進行一個對應比較,都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由此大家也能夠看到,印度和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最終呈現出了什麼樣的差異。
1、巴基斯坦—西域。從地理結構上看,巴基斯坦的核心區是印度河流域。印度河也是印度文明的起源之地。然而歷史上,印度河流域一直處在印度次大陸,抵禦外部壓力的前線。一支支跨過開伯爾山口的中亞民族,最終使得印度河流域的居民,放棄了印度教、佛教等印度本土宗教信仰,轉而成為了伊斯蘭世界的一員。也最終導致在1947年的印巴分治方案中,巴基斯坦脫離印度成為了獨立國家。
印巴分治前印度國土範圍示意圖
除去與中亞相接的地理位置以外,地理環境的差異也是巴基斯坦與印度漸行漸遠的深層次原因之一。與南亞整體所呈現的濕熱「熱帶季風氣候」不同的是,印度河流域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區。這一環境特點,使之更容易與同樣身處乾熱氣候區的中、西亞民族,在文化上找到共同點。
從位置上看,失去巴基斯坦並與之交惡,意味著印度失去了向歐亞大陸腹地擴張的可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在半數居民呈現相同信仰(與巴基斯坦),並且在氣候、位置上亦極為相似的西域地區,建立了受中央政權管控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可以這樣說,如果中國在上個世紀失去了新疆,那麼中國在歐亞大陸腹地的影響力將大打折扣。上合組織、絲綢之路經濟帶等幫助中國西進的平台,同樣難以成型。
2、孟加拉國—西套平原。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孟加拉國所處的恆河三角洲地區,歷來是印度的核心地區之一,也是英屬印度最初的突破點。70年前的印巴分治方案中,孟加拉國因為信仰的關係,也被劃入了巴基斯坦的範圍(稱之為「東巴」)。然而印度居於其間的格局,使得這一整合完全不具備持久性。1971年,在印度的軍事支持下,孟加拉國終結了自己「東巴基斯坦」的身份,成為了獨立國家。
由於與印度核心區地緣關係緊密,且遠離其它伊斯蘭國家,孟加拉國與印度的關係並沒有像印、巴關係那麼緊張。在中國的母親河——黃河的上游地區,依託「西套平原」而建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在地緣類型上可以與之對應。很顯然,就中國內部的情況而言,無論從民族還是與核心區的地緣關係來看,寧夏地區都較新疆地區更為穩定。當然,無論是寧夏還是新疆,現在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有問題也容易在內部調解掉。至於印度,即使是現實威脅沒有那麼大的孟加拉國,也同樣有可能在地緣政治上為對手所利用。
3、山南地區—蒙古高原。中國的北方強鄰是俄國,印度的北方強鄰是中國。大國之間需要一條穩定的地理分割線,或者緩衝國來維持平衡。中國北方和俄國之間的緩衝地是蒙古高原;印度則希望最起碼能夠將中國阻止於喜馬拉雅山脈分水嶺之北。
就中國北方的情況而言,蒙古高原因中間的大漠戈壁分割,結構上分為漠南、漠北兩部分。歷史上,為保護長城以南核心區的安全,中原王朝一直試圖控制漠南諸遊牧部落。今天,漠南地區加上漠北的呼倫貝爾地區,形成了內蒙古自治區。
與之相比,印度在喜馬拉雅山南坡(山南地區)的收穫也差不多。在喜馬拉雅山東、西兩端,印度的控制線大體都推進到了喜馬拉雅山分水嶺,這其中就包括與中國有爭議的藏南地區。在中段,儘管大英帝國在19世紀將尼泊爾、錫金、不丹三個王國,納為了自己的保護國,卻沒有將此三國變成「英屬印度」的一部分。這也導致印度,在獨立之時無法順勢得到整個山南地區。
不過印度還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在1975年通過策動公投的方式,將錫金王國變成了印度的錫金邦,從而在尼泊爾與不丹之間,打開了一個與中國相接的缺口,此次中、印爆發衝突的地點正位於此。除此之外,印度還在極力阻止尼、不兩個緩衝國倒向中國。從戰略防禦的角度來說,這一點並不難理解。就像上世紀中蘇交惡之後,身處蘇聯陣營的蒙古國,加重了中國的北方壓力一樣。
4、錫蘭島—台灣島。與台灣島情況類似的是,錫蘭島的絕大多數人口和文化,源自於對應的大陸,亦是同樣位於大陸東南角最重要的外島,戰略位置顯著。需要說明的是,在大英帝國控制南亞期間,這顆南亞明珠在行政上並沒有納入「英屬印度」的範圍,而是成為了英國王室的直屬領地。
與印度人主要信仰印度教不同的是,錫蘭島上的主體民族「僧伽羅人」信仰的是佛教。在印度獨立前夜,印度曾試圖將錫蘭拉入印度聯邦。不過堅持以宗教信仰作為分治標準的英國並沒有同意。獨立之後的錫蘭在1972年將國名變更為了現在的斯里蘭卡。失去這個機會之後,在可能預見的將來,印度再想吞併斯里蘭卡的機會基本為零。
相比之下,中國這邊海峽兩岸雖未統一,但絕大多數國家都承認一個中國,統一隻是時間和技術問題。成功將台灣問題拉回到「內政」範疇的中國,在外島控制上擁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5、緬甸—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地理位置上,並不屬於東亞的一部分,而屬於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的一部分;緬甸也同樣不屬於南亞版塊,而屬於東南亞。在中國現在的版圖中,青藏高原目前大體被分為兩部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其中除了青海省會西寧所在的河湟谷地以外(這部分可追溯到西漢),青藏高原絕大部分地區接受中原王朝統治時間點,起始於清朝。可以說,是最晚納入中央之國範疇的邊緣板塊。
緬甸與印度發生政治聯繫的時間則要更晚些。公元1886年,英國在征服緬甸之後,將後者變身「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完成了英屬印度的最後一塊拼圖。然而在英國勢力衰退之後,這種基於外部力量的強行整合併無法持續。1937年緬甸脫離印度,直接接受英國的統治,並在1948年獲得獨立。
從技術上看,如果中國失去了青藏高原,哪怕僅僅是南部的西藏,印度的北方壓力都將不復存在。反觀印度,如果得到了緬甸,則不僅能夠在爭奪東南亞影響力的問題上占得先機,更能從雲南方向直接威脅中央之國的核心區。此消彼漲,地緣力量的天平在這個點上,開始明顯向中國方向傾斜。
6、印度東北地區—中國東北地區。基於氣候原因,除了南部少量土地以外,中國東北地區在大部分歷史時期,都是大規模農業開發的禁區。由此導致的後果,就是東北地區在文化上,長期無法融入華夏。清朝建立之後,更是從留後路的角度出發,將東北地區圈禁為政治保護區。
然而受益於美洲高產農作物的引進,中國內地人口在18世紀時就開始出現爆炸式增長,人口壓力加上清朝開始進入衰弱期,導致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來自山東、河北等地的上千萬人口快速填充了這片土地(史稱「闖關東」),也使得中國東北地區僅僅用了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就從低人口密度的邊緣板塊,徹底升格為中央之國核心區的一部分。
在中國開始利用人口優勢,融合東北地區之時,印度則剛剛在英國的幫助下,將印度東北地區納入「英屬印度」的範圍內(1838年)。在此之前,印度東北地區並不是印度的一部分,而是屬於一個叫「阿薩姆」的獨立王國。今天享譽世界的阿薩姆紅茶便是出產於此。
基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印度東北地區一直是中南半島民族遷居之地。阿薩姆王國的建立者「阿薩姆族」,便是源於來自中南半島的泰民族的一支。由於印度東北地區歷史上,並不存在中國東北地區那樣的農業瓶頸(導致有足夠數量的土著人口),且種族迥異,使得印度開始想融合這片土地時,面臨非常大的障礙。以至於今天的印度東北地區,成為了印度分離主義思想最嚴重的地區。
更為致命的是,由於孟加拉國的獨立,印度東北地區與核心區之間,僅僅依靠一條狹長的「西里古里走廊」相連,而這條與錫金相連的走廊,又在中國(亞東)的威脅之下。可想而知,即使沒有種族、文化融合問題,印度東北地區也會天然產生分離傾向。
西里古里走廊位置示意圖
通過上述對比,以及中國和印度在世界地緣政治舞台上的定位分析,相信大家心目對這場龍-象競爭今後的走勢已經有了答案。客觀說,在從古老文明邁向現代文明的這個歷史轉折點上,中國抓住了更多的機會,印度則多少有點輸在起跑線上的感覺。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兩國當下的地緣政治結構環境上,更體現在諸多方面。比如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及合法擁核國家身份,是顯示大國身份的兩個重要指標,也是印度這些年的努力方向。中國則早在上個世紀中期,就已經做到了這兩點。
事實上,以聯合國席位及擁核國身份這兩個指標來說,中國也是唯一以「發展中國家」身份,躋身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國家。正常情況下,作為一個未完成工業化進程的國家,本是沒有機會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取得如此好的身位的。這一切,包括今天中國領土的形成,都不是因為當年那些列強的施捨,而是100年來中國人民從未間斷的抗爭及巨大的犧牲換來的。
反觀印度,70年前的「非暴力不合作」及聽從宗主國安排的做法,固然為其求得了一個獨立地位,但當印度希望自己成為世界一極時,就會發現付出和回報其實是成正比的。即使今後能夠通過合縱連橫,解決兩個大國身份認證的問題,但對於印度來說,將自己國境線推進到一個更完美的程度,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