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秋嫣旅行
這裏是無錫江陰市顧山鎮,狹長的深巷,幾乎看不到人影。好多屋門緊閉著,有陳舊的木質門,也有現代的卷簾門。半空中有許多電線,縱橫交錯。
我們一群七八個人,問詢了幾個當地百姓,哪家燒餅好吃?熱心的當地人告訴我們:就在弄堂口,有家燒餅店。
于是,我們興沖沖地趕到燒餅店,老板說,燒餅已賣光了,板油也用光了。
附近居民看到我們流露出失望的眼神,好心地指路:前面過橋,顧山影劇院旁邊也有家燒餅店。
于是,安靜的小巷裏,又響起叽叽喳喳的說話聲和清朗朗的脆笑聲。
終于,看到了那間挂著紅燈籠的燒餅店。
一間低矮的房屋,白牆黑瓦,紅色門窗。斑駁的牆壁,印刻著歲月的痕迹。
窄窄的窗台上,整齊地擺放著一盆盆色彩鮮明的菊花,深黃、淺黃,還有淡淡的紫紅。屋檐下,挂著的紅燈籠,給這間老宅增添了一些生氣。
走進裏屋,長方形的托盤裏,放著一只只又大又圓的燒餅,上面撒滿黑色芝麻,外形飽滿。
屋子面積並不大,收拾得也不整潔。唯有那幾只圓圓的燒餅十分吸引人眼目。
裏屋的工作台面上,撒滿面粉。老板娘先把把面粉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揉搓均勻。
鹹味餡料,是用荠菜、糖加板油制作而成。然後把荠菜餡兒放滿在面團中間。
老板是位年過五旬的老人,精神矍铄,正在忙碌地把餡兒裹起來,手指十分靈巧。
裹餡兒是關鍵,如果稍不小心就會露餡兒。裹好後,表面撒上一層薄薄的面粉,就像給燒餅披上了一層白紗。
再把面團擀成圓形薄片,上面均勻地鋪滿酥油。面皮加了油酥的,做出來的餅香酥誘人。然後用電烤爐,烤20分鍾左右。
甜味餡料是紅豆沙,裏面也是加板油的。
店裏除了荠菜、豆沙、蔥油味的,都是7元一只。
還有鴛鴦餅,就是分別把鹹味荠菜餡料和甜味豆沙餡料,合並包起來;或者是肉松餡和鮮肉餡合,在一起。這樣,一張餅就有兩種餡了,也是7元一只。
貴一點的有芝麻核桃餡的,12元;荠菜百果餡,裏面加了核桃肉、瓜子肉、松子肉,15元一只。
店裏有已經做好的燒餅,但大家都要買現做的,熱騰騰的燒餅。
朋友都說顧山燒餅香酥可口,是顧山一絕,已被列爲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秋嫣沒吃過,就坐在店裏耐心等。看到桌子上有很多精美的包裝袋。
同伴買了5只荠菜餡、5只豆沙餡的,想送人,就悄悄地多拿了一只包裝袋。
沒想到被老板娘發現了,她嚴肅斥責,堅決不同意多拿。
等了半個多小時,熱騰騰的燒餅出爐啦!色澤金黃,空氣裏彌漫著誘人的香味。趁熱,秋嫣與老爸分食了一只荠菜餡燒餅。
剁成末的荠菜,與切成丁的板油、糖一起混合做餡,出爐後,碧綠的荠菜和著融化的板油,鮮綠油亮,清香四溢,仿佛能讓人聞到春天的氣息。
傳統的燒餅是重油重糖,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吃起來清香鮮美,美味無比。
而現代人講究吃得清淡,吃得健康,飲食上追求少油少糖,所以,好多人覺得太甜膩。
據說,在江陰,人們凡去顧山,都會帶回幾簍用竹絲扁簍包裝的顧山燒餅,讓全家人品嘗。
在舊時,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顧山燒餅是必備的伴手禮。
別的地方是春天吃荠菜,而這裏吃荠菜燒餅,一直可以吃到清明。
小鎮的街巷裏有家鐵匠鋪,鐵錘聲震耳欲聾。紅中帶藍的火星隨著錘聲飛濺,街宛若燃放的焰火。
在陣陣的鐵錘敲打聲中,秋嫣邊走邊品顧山燒餅,有些穿越時代的感覺。
別人都說燒餅太甜,秋嫣覺得還行啊,趁熱吃,脆甜鮮美,口感很棒。
路經縫紉店,已聽不到“嗒嗒嗒”的踩踏縫紉機的聲音,店主正在專心地勞作著。
好久沒看到這樣的場景了,秋嫣竟然看得有些驚呆,燒餅裏流溢出來的板油,流到了手指上,也沒發覺。
吃得有些狼狽,趕緊走到角落裏,把剩下的燒餅吃掉。被同伴看到,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你想了解更多顧山燒餅,可以在今日頭條APP首頁搜索框裏輸入“顧山燒餅”關鍵詞,可以看到很多顧山燒餅的介紹。
我是秋嫣旅行,一名江南女子,熱愛旅行,喜愛寫作。樂意分享旅途美景美食,喜歡就關注@秋嫣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