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已經28年了,在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中,有兩個國家的發展極爲典型。由于選擇了不同的外交政策和發展道路,加上領導人個人的膽識和能力,現在這兩個國家大相徑庭,一個國家經濟蒸蒸日上,人民安居樂業;另一個國家經濟蕭條,淪爲歐洲三流國家。這兩個國家就是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
烏克蘭一幅落敗像
烏克蘭是前蘇聯僅次于俄羅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軍事實力、經濟實力、工業實力都非常強。在分家的時候,烏克蘭的造船、機械、電子、航空航天和核工業都處于蘇聯頂尖水平,農業被譽爲“歐洲糧倉”,並且在當時核武器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當時西方有人預測,烏克蘭將成爲蘇聯解體後最早轉型成功的國家。
烏克蘭獨立後,幾任領導人沒有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而是糾纏于親誰、跟誰、離誰。獨立後前兩任克拉夫丘克、庫奇馬還算冷靜,至少在外交上保持平衡戰略,基本上處于風平浪靜階段,與俄羅斯的關系基本上是和諧的。
尤先科上台以後,明顯傾向于西方,總體上也並不過分,俄羅斯勉強默認。季莫申科擔任總理,兩位都是西方默認的,在顔色革命的時候,兩人似乎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有難同當。但執政以後,有福不能共享,總統和總理之間尿不到一個壺裏,內耗嚴重,搞得經濟一團糟。
亞努科維奇執政後,由于他生長在東部,與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總體上來說,他並不是特別親俄。上台後開始他也和歐盟、北約發展關系,願意申請加入歐盟並到歐尋求支持。由于歐盟嫌烏克蘭太窮,得不到回應,立即轉向俄羅斯。烏俄簽署一系列經濟協議,俄羅斯進行大手筆援助,並且以低于市場價格向烏克蘭供應天然氣,從實際利益上來說,烏克蘭是很實惠的。
西方可不想管烏克蘭的民生問題,只是想一味去灌輸“民主”。亞努科維奇的政策調整,激起西方和烏克蘭親西方勢力的強烈不滿。亞努科維被迫下台,並逃到莫斯科。
糖果大王波羅申科上台後,執行外交一邊倒的政策,緊抱美國大腿,全面倒向西方,全面開始“去俄化”運動,它以爲西方會爲它撐腰和伸張正義,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就駐在克裏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港,如果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就堵死了俄羅斯的黑海出口。烏克蘭的一系列挑釁動作,引起俄羅斯的強烈反彈。由于克裏米亞居民大部分是俄羅斯族,俄羅斯通過全民公投的形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克裏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兩個州也成立所謂的“人民共和國”,也想鬧獨立。最終是克裏米亞領土丟失,東部地區戰亂不止。烏克蘭人均GDP始終在2000多美元徘徊,成爲歐洲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哈薩克斯坦在夾縫中求生存成果靓麗
哈薩克斯坦是最不願意看到蘇聯解體的國家,並不是說他們不希望有獨立的主權,而是太窮了,跟著大哥一塊過,起碼還有個幫襯,現在完全都靠自己。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3家宣布蘇聯作爲國際法主體已經不存在,並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時,哈薩克斯坦願意歸屬俄羅斯聯邦,但被葉利欽無情地拒絕了。
哈薩克斯坦被迫獨立後,與烏克蘭走的完全不相同的兩條道路。作爲世界第一大內陸國,外交戰略沒有更多的選擇,所以從一開始就確定優先外交方向是俄羅斯。鄰居是搬不走的,上帝太遠,俄羅斯太近。哈一直對俄羅斯恭敬有加,大哥長大哥短的,來往密切。哈薩克斯坦實際上也做了一些去俄化活動,包括遷都、對哈薩克族的保護和對俄羅斯族的排擠、限制俄語的使用等,但都是悄悄的幹活,慢慢的演變,不像烏克蘭,搞得地球人都知道在做什麽,故意搞對抗升級。
哈薩克斯坦注重平衡外交,各俄羅斯談獨聯體,和中國談一帶一路、和美國談民主價值觀、和土耳其談突厥人,和歐盟談建設歐洲大廈,和阿拉伯國家談穆斯林。朋友很多,基本沒有敵人。當然也注意維護主權,美國進行顔色革命,想在哈薩克斯坦駐軍,以便滲透中亞,都被哈薩克斯坦婉拒了。這樣一種環境,有利于發展經濟。不比不知道,哈薩克斯坦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這個過去誰都瞧不起的國家成爲經濟新星。
領導人的作用,在國家發展中至關重要
烏克蘭的領導人,可以說沒有一個出色的。都是標准的政客,或者爲了一己之私,根本不考慮國家的利益。國家政體也不穩定,從議會-總統制改爲總統制,從總統制又改爲議會-總統制。變來變去,成爲政客的玩具,鬥來鬥去,鬥出一個破爛的烏克蘭。
哈薩克斯坦自獨立以來一直到今年,納紮爾巴耶夫一直是總統直到去年成爲首任總統。按照西方的民主標准,哈薩克斯坦還算不上民主國家。不過經濟轉型成功的國家,威權領導更容易發展,這在韓國、新加坡等都得到了證明。國家沒有政治鬥爭,才能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
兩個國家不同的發展途徑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給我們的啓示是,國家的社會制度和民主模式,必須要適應自己的國情,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標准。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