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時代的到來,AR/VR技術的叠代,運用科技、藝術、人文手段打造融合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的沉浸式體驗是商業美陳未來的發展趨勢。
科學、藝術、宗教同源而生,源于人類真善美的普世價值,源于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隨著5G時代的到來,AR/VR技術的叠代,運用科技、藝術、人文手段打造融合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的沉浸式體驗是商業美陳未來的發展趨勢。
波動牆裝置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出現了很多有趣的公共設施設計,比如這種人機互動可以實時呈現的。
將200多個燈泡垂直懸挂,在交替亮燈的情況下如同閃閃發光的雨滴。
互動景觀燈
同時它還是一個交互裝置,當有人從前面走過時會映射出炫目的燈光,像耀眼的燦星劃過天空一般。
這種互動景觀燈通過觸摸會有顔色和亮度的變化。
互動地面
水景設計也不再只是簡單地流淌,通過技術手段讓水滴隨音樂舞動。
陪你走路的“跳跳泉”
還有在北京五道口宇宙中心的“等待下一個十分鍾”噴泉,一聽這個名字就很浪漫。
這是一個轉盤噴泉,簡單的一排旱噴,一排樹,幾排座凳,盡頭的一組噴泉和樹,在圓盤裏可以轉動。
當一組噴泉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泉水開始湧動,噴水持續十分鍾。然後繼續下一個轉動等待下一個十分鍾,將時間的度量結合在空間設計上,儀式感十足。
一直轉圈圈的雕塑噴泉
這是一個旋轉雕塑,同時也是一個噴泉,由二十多塊獨立旋轉的不鏽鋼板組成,在它轉到特定角度時,這些鋼板就能組成一個巨大的人頭像。
吸引眼球的是當不鏽鋼板對齊時,就會有水從雕塑的嘴部噴湧而出,這一幕畫面會讓人忍俊不禁。
發光跷跷板
跷跷板原本都是童心永存的象征,創作人員再在每一塊跷跷板上加上LED光帶,讓這裏似乎變成了童心未泯的聖地。更有趣的是,跷跷板還會播放音樂,由多倫多作曲家Mitchell Akiyama創作。
隨著你在跷跷板上的上下起伏,跷跷板燈的強度和音樂聲也會隨之改變,讓你感知來自你身體節奏的獨一無二的回響,仿若穿越到那兩小無猜的當年。
與189面鏡子發生的關系
把兩百個完全相同的小反射鏡排成網格鋪成平面靜態的整體挂在牆上。
人們走進裝置,各個小鏡子會感應到人臉的位置而轉向面對人臉,跟蹤捕捉人們的臉部位置並隨著他的移動而移動。
企鵝鏡
450只會旋轉的機器企鵝,通過自己的白肚皮和黑背影,完美呈現出了明暗的關系。
當有人站在面前時,攝像頭會進行拍攝,並同步控制企鵝旋轉,用頗具呆萌感的方式顯現出你的樣子來。
北京雙十二開業的SKP-S二層互動裝置藝術《企鵝魔鏡》與之相同。
布料遊戲
“布料遊戲”是一個在網絡虛擬用戶和現實用戶之間建立聯系的互動裝置。
它使用Java和html5開發工具,將裝置顯示在網絡上的界面投影在地板上,成爲一個“沉浸式的環境,對參與者的位置做出各種不同的燈光和聲音反應。
音樂交互項目Human Soun
深一腳,淺一腳,腳下漣渏擴散中,有著美妙的音節隨行。這是一個名爲Human Sound的交互項目,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樂曲的創作者。
變幻腳下的步伐,投影會隨著人們的動作變化,仿佛聲波一樣擴散。而音樂也會隨之響起。
不難發現,未來的商業設計會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加強環境和人的交互體驗。這些“動”起來的沉浸式體驗使得設計更有趣,更具互動性,同時商業+科技的力量保有了城市的溫度,也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