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廣告,不再和王剛合作,不參加兒子婚禮,李保田的三副面孔
1996年,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上映後紅遍半邊天。
這部劇集結了現在很多大咖級演員,“鐵三角”中的兩個,張國立和王剛都在其中。
但在當時,張國立和王剛只能“作陪”,真正的大咖是飾演主角劉羅鍋的李保田。
他飾演的劉羅鍋智慧中帶著一絲“狡猾”,诙諧幽默又嫉惡如仇,是影視劇中的經典角色。
2003年,李保田新作《神醫喜來樂》再次引爆收視率。
這部劇陪伴許多90後長大,也讓李保田成了爲數不多被90後乃至00後熟悉的“老戲骨”。
可是,李保田在演完《神醫喜來樂》之後,就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
除了他的經典還在被重播,觀衆很難再次在熒幕上見到他。
那麽李保田究竟去哪了呢?
01
李保田1946出生于江蘇省徐州市。
他從小就不是個乖孩子,不愛學習,但是對演戲卻情有獨鍾。
古有匡衡“鑿壁偷光”,今有李保田“蹲點學戲”。
他經常逃學去戲院門口蹲守,等到有人不看退場了,他就拿著別人的票根進去接著看。
不僅是看熱鬧,李保田會仔細研磨台上人的台詞和動作,學著去表演。
13歲那年,李保田不顧父親反對,悍然離家出走,踏上了演藝之路。
1960年2月,李保田進徐州地區梆子劇團學演醜角,後轉入徐州地區文工團,唱歌跳舞數十年。
1978年,李保田如願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幹部進修班,畢業後留校工作。
早年在戲院角落的摸滾打爬,讓李保田十分尊重“演員”這個職業,也讓他對演戲有著出奇的執著。
他不允許任何“功利”的因素影響自己,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後面的“悲劇”。
02
娛樂圈是一個“名利場”。
許多演員在自己走紅之後,都會選擇接廣告,參加綜藝,賺取“快錢”。
這在當下“小鮮肉”橫行的年代,更是屢見不鮮。
李保田卻是個“另類”。
他一心只想提升演技,仿佛一個“戲癡”,對演戲之外的一切事務都不感興趣。
李保田的好友窦海軍曾經這樣評價他:
"李保田深居簡出,不善于與人交際。並固守著自己的涉世原則。就是有一定共鳴基礎的朋友,也都是清水之交。他不因功利擇友,絕無酒肉之朋。"
李保田從未接過任何形式的廣告,一心鑽研演戲。
他對于演戲的癡迷,讓他對劇本非常“挑剔”。
在拍攝電視劇《欽差大臣》時,因不滿影視公司在片中注水圈錢,悍然將制作方告上法庭。
當渾濁成爲一種常態,清白就成了一種罪。
李保田爲自己的耿直付出了代價。
他被冠上“戲霸”之名,被13家公司聯合孤立,多年無戲可拍。
李保田不僅對劇本“挑剔”,對演員也“挑剔”。
比如很多人都會發現,繼《宰相劉羅鍋》之後,李保田和王剛再沒有同框出現。
03
李保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演戲上,他認爲演員不能被角色所限制。
從“沉穩智慧”的喜來樂到“鐵憨憨”的張秋生,李保田始終敢于嘗試,挑戰角色。
正因爲如此,他很“反感”被打上“和珅”烙印的王剛,曾在節目中公開直言:
"以後不會再和王剛再合作了,因爲他太沒有上進心,總演同種類型的片。"
據悉,當年“劉羅鍋”火了之後,有影視公司排著隊來找他和王剛繼續演劉羅鍋和和珅。
李保田在拒絕之後,也曾勸過王剛:
演戲這種東西,一直重複沒必要,留下經典是最好的!
但人各有志,王剛並沒有聽取他的建議。
後來,果真被打上“和珅”烙印的王剛,也曾直言自己後悔了。
在戲裏得罪同行,在家裏,李寶田也因爲演戲“得罪”了自己的父親和兒子。
04
在李保田的采訪中,我們知道了他離家出走的後續。
他8年沒回過家,因爲沒飯吃,餓的將豆腐乳沖水喝,被送進醫院。
聽說此事的父親千裏迢迢的趕過來看李保田,卻什麽都沒和他說,搖頭歎息離開了病房。
父親回去後沒多久就離世了,這也是父子二人最後一次見面。
兩人都是倔強的人,因此最後也沒有和解。
李保田提起這些經曆,罕見的哽咽了。
爲了演戲,李保田不只和父親留下遺憾,對自己的兒子,他也做出了“犧牲”。
李保田的兒子李彧也是一名演員,與父親共同出演《宰相劉羅鍋》進入演藝圈。
值得一提的是,李彧經過6年才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而李保田並沒有給他找任何關系。
從這裏我們也不難看出李保田的公正嚴明。
後來李彧大婚,李保田作爲父親,卻因爲忙著拍戲沒有參加。
終身大事父親卻缺席,這也成了李彧不可挽回的遺憾。
但李保田給我們的答案卻是:
我不會因爲一己之私而請假,讓所有人都等我一個人。
李保田的敬業可見一斑。
總結
不接廣告、不和王剛合作、不參加兒子婚禮。
李保田的“三副面孔”也可以說是“一副面孔”,那就是他對于演藝事業的熱愛。
如今,熱愛演戲的他幾乎離開了熒幕。
這也不難理解,在這個小鮮肉橫行的年代,以李保田的“挑剔”,我們可能再難見到他的精彩表演了。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