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印證了那句“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盛極一時的李隆基時代落幕後,急速進入了一個超級混亂的局面,給我們上演了一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鬧劇。
而宋朝這個被後世既愛又恨的朝代,則培植于這塊動蕩、崩壞的土地上。“時勢造英雄”,這塊彌漫戰爭和鮮血的土地需要一個“英雄”來力挽狂瀾。
那這個英雄拿到了什麽樣的劇本,登上了一個怎樣的舞台?
五代十國略知
這一時期交替頻繁,好多掌權的人並沒有稱帝,但按照約定俗成而言,大抵分爲“五代十國”。雖說“五代和十國”存在同一時期,可五代十國這段曆史,“五代”輪番占據著C位,而“十國”則屬于配角……
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唐滅亡後依次定都中原的五個政權)
十國:吳、前蜀、吳越、閩、南漢、荊南(後改稱南平)、楚、後蜀、南唐、北漢(相對穩定)
- 後梁、後唐和契丹
後梁太祖朱溫以比較“猥瑣”的手段篡唐稱帝,算是正式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朱溫稱帝後在幹嘛?依舊在和他的老對頭李克用幹架,簡單來說就是李克用“盡忠王室”而朱溫“圖謀不軌”,所以以兩人爲首的勢力一直在對峙。
他們兩個人呢到底沒分出個結果,李克用較早的病死,而朱溫則在後來被自己的兒子朱友珪殺了,最後兩人還是得“拼兒子”。
顯然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相對比較爭氣,在923年稱帝,建立後唐,滅了後梁。朱溫的繼承人卻不是殺他的朱友珪,而是朱友珪的異母弟弟朱友貞。朱友貞也不太給力,和李存勖的對決中兵敗自殺了。
在朱、李兩人相鬥的同時,耶律阿保機也就是遼太祖,從“八部大人”開始一步步圖謀建立契丹,“悄摸的”發展起來了。
拉回來再說李存勖,他打江山吧還湊活,管理方面真是沒眼看,攜手自己的“劉皇後”一起作死,最後被他爹的養子李嗣源給推翻了。
李嗣源這回好多了,管理方面是一把好手,可奈何身體不爭氣,受驚崩逝,最後“風水輪流轉”的便宜了他的養子李從珂。
李從珂此人名聲不顯,這主要是因爲他的小舅子石敬瑭名聲甚臭襯托的、遮掩的。
石敬瑭和李從珂兩人君臣猜忌,最後石敬瑭起兵造反。單單一個起兵造反倒也沒啥,畢竟大家都幾乎是“一般黑”。可他做了一個超級超級招人恨的事兒,擱現在說叫“勾結國外勢力”。他向契丹求助,以幽雲十六州爲代讓人契丹“扶植”他,心甘情願的做了“兒皇帝”。你就說氣不氣吧!
李從珂沒啥力挽狂瀾的本事,無力抵擋石敬瑭和契丹的進攻,自焚而亡,後唐落幕。
- 後晉和契丹
石敬瑭那麽窩囊他到底落個什麽好?除了依附于契丹建立晉朝,如願以償保住小命當了皇帝,附贈的便是千古屈辱和罵名了,最後呢落得個憂郁而終反而便宜了他。
石敬瑭的接班人呢也是他的養子,名叫石重貴。他倒有一點不服氣,不肯向契丹稱臣。結局並不好,他能力一般,後晉形式也不大好,民不聊生,內部還有陽奉陰違想效仿石敬瑭的叛軍,再加上契丹來勢洶洶,最終此人投降被俘,後晉亡。
契丹則借此南下擴張到中原,占領汴京,此時的契丹統治者是遼太祖次子耶律德光,他在汴京稱帝,改國號爲“大遼”。
- 後漢和遼
耶律德光滅了後晉以後,仍然在中原地區實行契丹那種燒殺搶掠的行事方法,開封地區人們苦不堪言。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于是各路人馬紛紛舉兵。
耶律德光一看這情況不太妙,留下了一個蕭翰守在開封,自己則攜掠奪來的珍寶回老家,結果死在半道兒了。留守的蕭翰一看,這不行啊,我這不是活靶子嘛,搶了一個後唐宗室的李從益讓他當皇帝,自己也隨後跑了。
這些舉兵反抗的人裏面,其中有一個劉知遠,這個人比較“優秀”,他在契丹得意的這段時間裏,拉攏力量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政權。劉知遠被後世稱爲漢高祖,注意他是(後漢)高祖,而非廣爲人知的漢高祖劉邦。
劉知遠這人比較會看時機,趁著耶律德光遁走時他開始攻打洛陽和開封。這時該走的都走了,于是他殺了有點可憐無辜的“替死鬼”李從益。把大遼“趕出去”以後,他就成爲了中原此時的“霸主”,隨後他改國號爲漢(剛稱帝那會兒沒急著改)。
劉知遠也比較慘,不久就病逝,臨死前向四個大臣弘肇、王章、蘇逢吉、郭威托孤,其子劉承祐繼位,他就是後漢隱帝。
- 後周
劉承祐繼位後內部也不咋太平,過程先不多言,結果呢他老爸托孤的四個臣子讓他滅了仨,這時候郭威在外面幸免于難。哎,這不典型的“君逼臣反”嗎,郭威的手下扯了一個黃色軍旗披他身上,擁他爲帝,最終他反了。
和趙匡胤那種看起來有計劃的“黃袍加身”不同,郭威的“黃袍加身”看起來頗有無奈和悲傷,他留守汴京的家人全部被殺,“嬰孺無免者”。
郭威起兵過程中呢,漢隱帝被殺,後漢的皇位給了劉知遠的侄子劉赟,劉赟小夥兒也比較慘,還沒即位就讓先一步攻陷都城的郭威給廢了,最後好像是悄悄給毒死了。
終于在951年,郭威正式稱帝,後人稱他爲(後)周太祖,定國號大周定都汴京,後周拉開了帷幕。
郭威此人後世對他評價不錯,雖起兵造反卻留下賢名,他是一位亂世仁君。可能他出生貧寒,識得民間疾苦,後周在郭威的治理之下在很短時間內顯露出富強的迹象。在他的領導下,社會開始有朝安定發展的趨勢。他的統治爲周世宗柴榮和後來宋太祖趙匡胤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郭威因家人被殺,再加上他的養子柴榮也不錯,于是他死後立柴榮爲帝,柴榮即(後)周世宗。
柴榮對大家來說相對熟悉,都愛假設:如果柴榮沒死能否收回燕雲十六州?如果柴榮多活幾年還會有宋朝天下嗎?柴榮如果活著是不是就不會有遼、金、西夏霍亂中原的曆史了?
柴榮真的是一位近乎零差評的皇帝,被史學家稱爲“五代第一明君”。他對內勵精圖治,對外南征北戰,他西敗後蜀,南摧南唐,北伐幽燕,不過在北伐途中不幸染病,壯志未酬身先死。
柴榮的猝然長逝真的很是讓人可惜,五代十國時期不可多得的明君就這樣終結,留下的是未完成的大業以及年幼的繼承人和龐大的軍力……
後周的江山留給了年幼的第四子柴宗訓,可惜沒過多久他的殿前督檢趙匡胤便發動兵變,柴宗訓周恭帝也成了後周的末代皇帝。
- 十國人物簡述
錢缪:有一句話特別有名,“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這是錢缪寫給自己的王妃的。除了這句話,其實錢缪此人也個厲害人物,早年時曾計退黃巢,後來做了吳越往後也多有建樹。他治理太湖、疏浚西湖還修築錢塘江沿岸捍海石塘等等。同時他又明哲保身,每次中原易主都去請封 ,使得吳越地區維持安穩。
詞人:五代十國時期是詞發展的重要時期,“苦難出詩/詞人”,這一時期的動蕩也造就了很多極其有名的詩/詞人,西蜀的韋莊和南唐的馮延巳等,以及課本必備詩詞名單中的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代表作亦是他的絕命詞,李煜此人沒有經國之才,是個十成十的風流帝王,和同爲“藝術天子”陳後主陳叔寶、宋徽宗趙佶兩人供後世感慨。南唐如此在十國中如此“知名”也正是有李煜這人吧。只不過,我們肯定他的才學,卻不能原諒他的治國失敗。
五代十國時期對宋朝的影響
從五代十國的發展可以看出,五代的動蕩持續到周太祖郭威這裏已經趨于緩和,而周世宗柴榮則展開了平定天下完成統一的局面,宋太祖趙匡胤之所以能有此作爲離不開周太祖和周世宗的鋪墊。
-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影響
趙匡胤自導自演的“黃袍加身”很大程度上有效仿周太祖郭威的嫌疑,然而這兩人面臨情況不太一樣。郭威是被逼無奈,而趙匡胤則對幼主出手,怎麽看怎麽不地道。
柴榮對趙匡胤不僅是好,還有恩于他,然而他還是沒能抵抗住皇位的誘惑造反了,雖說他造反後並沒有殺柴榮的兒子反而善待于他,但是自己做了這種事情呢到底是心裏不安穩,夜裏睡不著估計是常態,沒辦法心裏有鬼。
趙匡胤他害怕呀,害怕別人也效仿他,害怕哪天自己這皇位坐著坐著也不穩了。不僅僅是趙匡胤如此,宋朝的曆代皇帝也莫不是如此,宋朝皇帝的防備之心都太重了,這股氣氛包裹了整個宋朝。
五代十國時期的反叛作亂是常態,都說趙匡胤躲帝後不殺柴宗訓顯示了一代政治家的風範。這句話沒啥毛病,相比于五代十國的天利人倫崩壞、“臣弑其君,子弑其父”來說,趙匡胤實在是個地道人。
至于宋朝後來小人盛行和無恥下流的風氣,儒家治國中的“故作姿態”以及最直接的“斧聲燭影”的懸案,是不是要歸咎于趙匡胤帶起的不良風氣,也不好說。是非功過我們自己思量評判吧……
- 燕雲十六州
收複燕雲十六州是每個漢人王朝夢寐以求的事情,後晉遺留的燕雲十六州問題一直以來呢對宋朝是一種隱患。
周世宗柴榮是個有本事的,在位期間收複了大半,假如他沒有病逝也許能將燕雲十六州收複,然而曆史沒有如果,所以這就注定了宋朝的坎坷。
宋太祖爲了燕雲十六州的收複努力過,最後兩方對峙,宋太祖轉而對付南方;宋太宗爲了燕雲十六州努力過,結果宋軍大敗,太宗乘驢車逃走;宋真宗親抵澶州北城,簽訂了“澶淵之盟”;宋朝和金聯手滅遼,燕雲十六州短暫的回歸,沒想到不光燕雲十六州給了金連北宋也讓人滅了……
不管宋朝缺少戰馬是不是因爲丟失了重要的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的割讓一直是五代十國乃至宋朝的恥辱。
- 西夏
唐末藩鎮割據的局面下,黨項部割據五州(銀州、夏州、綏州、宥州、靜州),五代十國時期他們默默的蟄伏著,這一手不管何人占據了中原皆“俯首稱臣”,這一舉動換來了該地的統治地位和賞賜。
他們謹慎的與各個政權周旋,和遼國也有著比較和諧的外交,就是對宋初也多討好,就這樣最後有了“西夏、遼、宋”三國鼎立的局面。
五代十國的戰亂期間遼國趁火打劫逐步壯大,而西夏也趁此機會休養生息謀求發展,最終給宋朝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總結
五代十國的動亂也爲宋朝的災難埋下伏筆,但于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而言,他接管的確實一個相對大好的場面。
前有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榮的鋪路,使得宋朝的開局相對利好。
至于後來宋朝是怎樣把這副還算好的牌打得稀巴爛的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