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從小就告訴我:“寢不言、食不語”。
那時候還小,只是單純的以爲吃飯的時候說話是不禮貌的,學習中醫後才知道,“食不語”這三個字,對健康竟然意義重大。
就像之前的鴻夏君一樣,現代的絕大多數人也不知道吃飯不說話的養生意義。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食不語”這個概念。
中國傳統中有“餐桌文化”,很多人在與他人商討事情時,習慣于在餐桌上進行。因爲從動物本能上來說,進食是讓身體愉悅的事情。所以人們在吃飯的時候互相商討事情,可以舒緩心情,減輕緊張情緒,減少可能出現的沖突。
但要是說起飲食養生,“食不語”卻是備受中醫人推崇的。
同時,現代的許多科研成果也佐證了“食不語”是特別科學的。
西醫眼中的“食不語”
西醫認爲,人吃的所有食物都會途經一個重要的部位一一咽喉。
咽喉向上可通鼻腔、口腔,向下後可通食道,向前則可通氣管。
吞咽食物時,爲了保證食物通路的順暢,吞咽會反射性進行一系列的複雜動作。
一是懸雍垂上擡,正好蓋住鼻腔後部,防止食物進入鼻腔;二是咽部肌肉群收縮,防止食物往前流入口腔或誤入“耳咽管”;三是喉頭上提,使會厭軟骨蓋住氣管。這樣,四通八達的咽喉就只剩下食道,保證了食物能正常沿食管進入胃。
而如果吃飯時說話、大聲吵嚷或哈哈大笑,都會幹擾到這一過程,使食物誤入“歧途”,如果進入鼻腔或氣管,就會引發各種問題。輕則咳嗽不止,重則發生食物堵塞氣道,導致嗆咳甚至窒息。
此外,在吃飯咀嚼時,口腔中的唾液澱粉酶會將食物中的澱粉分解爲麥芽糖,連同牙齒和咀嚼肌將食物機械性的分割成小塊,這是消化食物的第一步。
與此同時,胃腸會反射性的分泌胃酸,做好進一步分解食物的准備。
如果做不到“食不語”,人體會由于過度的興奮和激動處于應激反應狀態,出現神經內分泌調節機制失調、胃粘膜微循環障礙、胃酸分泌相對增多、胃粘膜屏障功能受損、胃粘膜內脂質過氧化物含量升高和氧自由基産生增加等多方面改變。
最終,會致使胃粘膜糜爛、潰瘍和出血,引起胃痛等慢性胃腸疾病。
現代營養學也認爲,日常攝入的食物,含有很大一部分蛋白質及其膚類,對于同一種食物,專心進食者對蛋白質的吸收率爲8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 %。所以,“食不語”還能促進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
吃飯時高談闊論還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和長胖:
1、消化不良:吃飯時“分心”做其他的事,消化功能會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消化道蠕動變慢,消化液分泌減少,短期影響可能造成腹脹、腹痛的症狀。
形成長期習慣後,就會導致腹瀉、便秘、營養吸收障礙、免疫力降低等問題出現。
2、會長胖:人在吃飽時,是通過胃部的神經反饋通知大腦的,但是此時如果忙于其他的事情。
“飽食”反饋神經就會受到抑制,從而導致人會不自覺地吃進更多的食物,結果過多的能量會變成脂肪累積下來,人就會發胖了。
中醫學強調“食不語”
“食不語”這一飲食原則出自《論語》。
《黃帝內經》中也記載:“魚肉果菜,食盡養之”,“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
這都說明食物之于人體的作用爲增加五髒之“氣”,“食不語”這一原則有助于固存人體五髒之精氣,實現養生的目的。
此外,“食不語”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食不語”這一飲食原則有利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降低進食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的風險,保障了青少年的飲食安全。
同時,成年人也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遵循“食不語”的飲食原則,即在進餐時如果無法避免交談,也應該做到在吞咽過程中保持安靜。
因爲剛才說過,在講話或者大笑等會影響咽喉部的懸雍垂、肌肉以及會厭軟骨的正常生理功能,使食物在吞咽過程中進入鼻腔或氣管,引發意外情況。
所以說,盡管“食不語”的飲食原則由來已久,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宗教意義,但是仍經得起現代科學的檢驗。
也正是因爲中國傳統的飲食養生理念,在今天仍具有其現實意義,所以更應該受到我們的重視和認可。
——–我是分割線 ———-
關注我,私聊領取400本中醫電子書~
▼都看到這裏了,有用請點贊、轉發支持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