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9月19日至21日訪問了中國北京和廈門。此行最大的意義,在于表明此前兩國關系因南中國海判決以及後續爭議而呈現的緊張已經緩和。從中國的宣傳口徑看,在肯定雙邊關系之余,似乎也有把李顯龍的訪華暗示爲新加坡“知錯能改”,中國“既往不咎”的意味。這種吃豆腐的手法當然是給“內需”用的,畢竟在中共即將召開重要的十九大前夕,不但穩定壓倒一切,強化領導人的威望也是關鍵要求之一。
除了十九大前夕這個政治背景,美國總統特朗普准備在11月出席亞細安系列會議和APEC領導人會議,並且訪問中國,以及李顯龍可能在訪華後前往美國(他在今年五一勞動節的群衆大會上透露,已經接受了特朗普的邀請,有意在今年底訪問美國),都讓李顯龍此行充滿了外交解讀空間。
盡管習近平在今年4月訪美和7月在20國峰會上與特朗普見了兩次面,但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卻是搖擺不定,在貿易、南中國海、朝鮮等一系列問題上不時針鋒相對,讓中國仍然面對一定的外交挑戰。特別是11月的亞細安系列會議,中美的這些地緣政治博弈,可能會讓亞細安成爲兩強爭取的對象。新加坡將在明年出任亞細安輪值主席國,又是目前的亞細安—中國對話關系協調國,習近平利用訪華機會與李顯龍建立默契,無疑有利于他參加11月的亞細安系列會議。
此外,也因爲李顯龍在訪華後可能不久就會到華盛頓,習近平恐怕也不會錯失這個機會,就美國的外交動向詢問李顯龍的看法。新加坡自李光耀時代起,就一直扮演在大國之間斡旋的角色,對地緣政治和世界大勢走向累積了一些洞見。盡管隨著中國崛起,中美高層溝通管道這些年已經趨于完善,但畢竟當局者迷,作爲第三方的新加坡相信還是能夠爲中國調整其對美戰略提供參考意見。換言之,特朗普不按牌理出牌的外交,間接爲新加坡創造了新的外交空間。
對于新加坡而言,北京願意在十九大前夕的敏感時刻歡迎李顯龍到訪,而且安排了最高決策機構中共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七人當中的四人見他,無疑是非常高規格且充滿善意的友好舉措。這有助于營造兩國關系雨過天晴的印象,加上習近平對李顯龍重申新中連續幾代領導人建立的深厚和牢固友誼,大體上修補了雙邊關系的基調。
被視爲觀察雙邊關系的指標的新隆高鐵項目,新加坡不可能在日本、韓國、法國等國對項目表示了興趣後,而且項目還沒有正式招標前,給予中國任何具體的承諾。李顯龍對此技巧地表示,“歡迎中國企業提交有力而具競爭性的方案”,且不忘強調“所有方案都會被完整而客觀地考慮”,不亢不卑地重申了新加坡注重透明、講究規矩的原則性立場。
但是新加坡也沒有完全空手到訪。李顯龍提出會見最近成爲國際媒體焦點、負責反腐敗的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就展現了純熟的外交手腕。外界關于王岐山是否會在十九大留任的猜測,讓這個會見變得很有看頭。表面上李顯龍和王岐山在見面時交換了反腐經驗,也因爲王岐山當副總理時與新加坡有過長期的合作,且爲李光耀所欣賞,所以要求會見還算師出有名;可是新加坡提出要見王岐山並成功見到,首先是暗示對他的政治行情的肯定。可以說,新加坡應該是判斷王岐山留任的可能性很高,所以這個會見要求不無同時給王岐山甚至習近平加分的意味。因爲王岐山是否留任,幾乎也是判斷習近平是否掌握人事大局的指標。至今傳出的消息都表明,黨內反對王留任的力量不小。
《聯合早報》報道,王岐山在見李顯龍時在開場白中說:“得知在這個時刻來訪問中國提出要見我,我很意外,但是我非常高興,所以我就經過請示,今天就能夠和你和夫人見面。”這不妨可以解讀爲王岐山在請示了政治局常委會(相信獲得習近平支持)後得以見面。在十九大前夕關于其政治前途傳言不斷的當下(“在這個時刻……提出要見我”),他的露面(職務上他並沒有同外國總理見面的理由,所以“意外”)能夠被解讀爲他繼續深受重用(所以“非常高興”),也可以對內展現他的勢力依舊。作爲習近平反腐的重臣,王岐山留任當然是習近平的個人勝利。所以新加坡提出會見王岐山的安排實現,不僅爲李顯龍此行加分(見多了一個政治局常委),也給習近平和王岐山加分(向各方表明習王反腐聯盟牢不可破)。
總之,李顯龍此次訪華,新中可謂各取所需,新加坡更重拾了在大國間合縱連橫的部分空間,也展現了對中共政治的犀利判斷,不能不說是相當高明的外交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