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新傳媒8頻道在7月間播出《鍾聲響起時》系列節目,引起相當大的回響。有人肯定制作隊的誠意,有人批評節目欠缺深度,比較像“企業宣傳片”。
要從新加坡傳統華校中挑選八所來介紹,這本身就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沒有被選上的學校,校友肯定不高興。那些入列的學校,校友在看完節目之後也未必各個都高興。有一些人認爲,節目制作不夠嚴謹,對學校的曆史認識不到位。介紹聖尼各拉女校的那集在8月15日播出之後,就引發不小的爭議。
節目沒提老校長李芳濟修女 老校友不滿
到底是怎麽回事呢?紅螞蟻梳理了一下發現,關鍵在于節目中沒有提及已故老校長李芳濟,退休校長李寶絲校長則在節目中曝光較多。
在聖尼各拉校友會的官方面簿上,校友Tan Soo Fang在節目播出隔天留言說,節目對首位創建教會女子華校的李芳濟修女只字不提,“對這位我們敬仰的老校長有欠公道”。這位校友還說,李芳濟老校長在位時已經華英並重,她退休時,聖尼格拉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英文程度高的一所華校,很多人漏夜排長龍, 千托萬付務必要把女兒送進聖尼格拉。
這個留言獲得極大回響,校友紛紛回應,“沒有李芳濟校長,就沒有聖尼各拉!”“當年要不是李芳濟校長,我們窮苦的孩子哪能走入校門。很感恩老校長的仁慈”。也有校友認爲,那是節目制作人沒做好功課,“無形中就誤導了大衆”。
接著在9月18日,《聯合早報》交流版刊登一篇題爲《聖尼各拉女校兩前校長貢獻被忽視》的讀者文章。作者張秀琴是聖尼各拉校友,她同樣替李芳濟校長抱不平。“短片只宣傳現任與前幾任校長的風光史,“完全抹殺我校在1950年代豐功偉業的修女聖方濟各(Sister St Francisco)校長與Sister Cecilia副校長的功勞”。
節目不僅沒有提及兩位前修女校長,也沒有播放她們的相片,更不要說提到執教的老師。張秀琴說,“看了令人很不高興”。
這篇文章在面簿上獲轉發,又掀起另一輪爭議聲浪。
有校友稱:受訪者都提到李芳濟校長 但節目制作組沒剪進去
老一輩校友對李老校長很感恩,她們的不滿完全可以理解。說實在,看完節目,確實讓人感覺片子圍繞在掌舵29年的李寶絲校長身上展開,受訪者都沒有談及李老校長和其他老師。
不過,擔任紀錄片導演的校友鄧寶翠在面簿上透露:”據知校友劉心玲和李寶絲校長都有在訪談中提到李芳濟校長,但沒有被剪進去。”言下之意,那是節目制作隊的問題了,素材在手上,要怎麽炒出一道好菜,全看廚師手藝。有校友于是質問:爲什麽受訪者要爲制作和剪輯的失誤買單?
鄧寶翠認爲,從她個人較嚴格的要求來看,節目制作得不夠嚴謹。她說:“節目播出後,我們校友也在討論這件事情。這一再告訴我們,自己的曆史不要依靠別人來做。”
李寶絲校長盡心辦教育 聖中生活多姿多彩
筆者也是聖尼各拉女校的校友。1979年念小一,1988年中四畢業,在聖尼各拉度過人生中很重要的十年光景,尤其是中學四年。我總認爲中學教育是最重要的,那是形塑人格發展的成長期。
我在聖尼各拉的十年,校長就是李寶絲。從1972至2000年,她在聖尼各拉當了29年校長。和校長私下接觸不多,也沒有被校長“抱抱”或被叫做“寶貝”什麽的。但還是得肯定,李寶絲校長很盡心地辦教育,我們這些“70後”在念中學的時候,聖尼各拉可是名氣響當當,學校排名經常靠前。
但我們不是死讀書的一群,那時候雖然沒有什麽出國交流計劃,但課外活動很多、籌款活動也不少,搞個周會表演也花時間,參加校際運動賽、還有什麽班級之間的九重葛盆栽比賽。學校生活雖然被課業以外的活動大量占據,但我們過得多姿多彩。
我除了打乒乓和籃球,還上了吉他課,姐姐則上了古筝課,這些課程未必對課業有任何幫助,畢業之後也不能靠它吃飯,但總能陶冶一下性情吧。學校每周都有周會,每班要輪流表演。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1986年我念中二,新加坡發生了轟動全國的“新世界酒店倒塌事件”,在周會上我就演了新聞記者,假裝在現場做報道。真玄,沒想到多年以後,竟陰差陽錯地進入這一行。
至于學校的文化氛圍,和萊佛士女中相比,我們沒有那麽“紅毛”(校歌說:發揚華夏優良傳統),和南洋女中相比,我們又沒有那麽“唐人”(至少學校沒有規定必須留短發),感覺剛剛好。
說到老校長李芳濟修女,我的印象既深刻又模糊。很慶幸自己從小一到小三有機會在維多利亞街的舊校舍念書,那個時候偶爾會看到李老校長在學校走來走去。印象深刻,因爲她穿著修女服,而且不苟言笑;印象模糊,因爲那個時候的校長是李寶絲,當時看到李芳濟修女,都不知道她是前校長。
李芳濟老校長來自廣東新會 學生心中的聖誕老婆婆
爲了寫這篇稿子,我去查找了一下資料,這下才發現原來李芳濟修女出生于中國廣東新會(這也是我母親的祖籍地,能認半個“老鄉”吧)。怪不得有校友在面簿上說,李老校長喜歡用廣東話聊天,與同是廣東人的家政老師何塞玉關系很好,有時候還會來看看家政課上課的情況,然後與何老師用廣東話聊天,很有意思。該校友說:“她在學生的心目中就像是一位可愛可親的聖誕老婆婆。”
李老校長提倡中英並重 很照顧貧窮生、孤兒和老人
老校長出世于1909年,1986年8月16日因肝癌不治,終年77歲。根據《聯合早報》1986年8月17日的報道形容,李芳濟修女是天主教會學校中,第一個創辦華文女子學校,並“首先提倡中英並重的教育政策的教育家”。許多校友稱贊老校長特別照顧貧窮學生,除了免學費,還不時接濟她們生活所需。老校長對孤兒和老人尤其好,在她栽培撫養下,許多孤兒完成了大學教育。
老校友:李老校長蠻嚴肅、講話比較大聲、她愛我們
在網上搜到《獅城有約》的一個短視頻,一位聖尼各拉校友在維多利亞街舊校址受訪時說,老校長“蠻嚴肅、講話比較大聲,不過我知道她都很愛護我們、很關心我們,都會和同學談天說地”。這名校友還說,當時學校的修女很多,但是能講中文的不多,就老校長和一位副校長。
《聯合晚報》1998年的一則報道采訪了黃英哲,她是聖尼各拉女校1967年中四畢業生,嫁到東京去作日本媳婦後,改名齋木英哲。英哲說,在聖尼各拉女校十年,她最懷念老校長李芳濟修女,“她很嚴格,時常教訓我們,但我們知道她愛我們”。英哲還說,在聖尼各拉女校讀中學和高中,李芳濟校長和老師“想把我教得如英國淑女,我在中學努力學英文”。
老一輩校友對李老校長非常感恩,我相信聖尼各拉校友也都沒有忘記這位從中國南來的老校長,只是不同時代的校友對不同校長有不同的記憶。
聖中教誨:溫文爾雅、高貴大方
不得不承認,身爲”70”後,我對李寶絲校長的印象更深刻。她處事高調,爲學校籌款賣力,講話語調很亢奮,看得出是個對工作和生活充滿熱情的人。她習慣性地把“同學(二聲)們”念成“同穴(四聲)們”,站在人群中的我,心裏老嘀咕著:校長語音爲何怪怪的?校長還經常教導姐姐們和妹妹們要“溫文爾雅、高貴大方”,哈,我完全不及格,但總還是記得這番教誨。
學校曆史不可能圍繞校長一人身上轉
一所學校辦得成功與否,校長作爲靈魂人物當然重要,但學校的曆史絕不可能圍繞校長一人身上轉,這一點我相信校友們和校長本身也會同意。校長會換,老師會退休,學校會搬,學校排名會滑坡,但學校生活給學生留下的是永恒的回憶和終身的受教。
我已經記不得中四會考考到多少個A或多少個E。畢業多年後回想,這些都不重要,能過關就好。我只記得我的同學和我的課外活動,尤其是我小學時的田徑老師崔善爲老師和Mr. Lui。現在歲數大了,發福了,跑不快也跳不遠,但每次到住家附近的體育館去跑步,總會想起小學的時候在維多利亞舊校址學跳遠、跳高、跨欄和聽哨子聲起跑的情景。
學校80多年曆史 近30分鍾節目難說完
一個關于學校、校長的紀錄片能引起熱烈討論,其實是件好事。就如我的同學黃衛群(沒記錯的話,衛群是我乒乓的雙打搭檔)說的,“我覺得(老校長們)沒有被忽視,反而讓你們(校友)想起她們的音容婉在”。或者,就如鄧寶翠說的:“如果李芳濟修女校長還在世,我相信她的身邊也會圍著一大群校友姐姐陪她一起看電視。”
不管是哪一任校長,只要真心投入教育事業,都不會被學生遺忘。學校80多年的曆史要一個30分鍾不到的節目抓到所有重點,確實很考功夫,看過之後,好壞心裏有個評價就好,不必太糾結。明年學校將慶祝85周年校慶,祝母校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