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共享腳踏車oBike創始人原本想當一名職業撲克牌選手,不料出師不利屢戰屢敗,後來決定涉略股票市場,卻屢買屢輸。繞了一圈發現互聯網才是他能夠撈得風聲水起的地方,短短14年間,身家漲到至少20億人民幣(約4.12億新元)。14歲開始創業的他,今年才29歲。
這名上海80後的男生石一並沒有因爲巨額財富而變得驕傲,也沒有改變他務實的生活方式和作風。更難得的是,他還對新加坡情有獨鍾,2017年初與三位合作夥伴在本地創辦了共享腳踏車oBike。
短短9個月內,oBike這家起步公司不但攻進了11個國際市場,包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澳洲以及歐洲多個國家,還在2017年8月的B輪融資中獲得4500萬美元(約6052萬新元)注資,創下東南亞有史以來最高數額的B輪融資金額。
石一曾對媒體發放狂言:
“如果我們不能在這幾百萬個人(乘搭公共交通者)中,把至少四分之一轉換成我們的用戶,這是我們的失敗。”
對于這樣的石一,有人解讀爲自信,也有人稱他很狂妄。如果從數據來看,也許他確實有本錢狂妄。新加坡的共享腳踏車市場目前約有3萬多輛腳踏車,超過三分之一屬于oBike,其手機應用在新加坡下載量已高達100萬次。
在接受本地媒體采訪時,這位“狂人”看上去就和任何一名千禧一代(Millennials)一樣,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襯衫牛仔褲,腳踩人字拖,完全沒有億萬富豪的模樣。
在解釋他的上述“狂言”時,他告訴《海峽時報》:
“20年前,沒有人理解谷歌要做什麽,也沒有人在10年前能夠看清面簿日後會成爲什麽樣子。我對自己所作所爲有百分百的信心。我們有遠見。我們想要利用我們的科技來改善用戶的生活、提倡一種更環保的出行方式。”
換句話說,曆史證明了偉大公司的商業模式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一般人覺得石一狂妄,也許只是不理解他的宏圖大計。
石一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也闡明了他爲何選擇在新加坡創辦oBike:“新加坡的用戶平均收入非常高,而且四季爲夏的天氣非常適合騎腳踏車。此外,新加坡政府對于創新非常開放及支持,加上新加坡曾是英國殖民地,雖在亞洲,卻更像西方國家,因此能把成功經驗複制到其他國家。”
石一還說,他們會善用資金,全力進軍東南亞市場,但也會抱著“危機感”推動自己。在他看來,人口約有6億5000萬的東南亞,經濟發展快速,有發展共享腳踏車的潛能。他還補充說:“如果你不能保持每天如履薄冰的心態,那你就做不成一家優秀的公司。”
巧的是,就在oBike于2017年1月率先插旗不久,中國的ofo和摩拜(Mobike)也進軍新加坡本地市場。與此同時,另外三家本地公司Neuron Mobility、SG Bike和GBikes也加入這共享經濟的戰局。
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石一並不畏懼。他表示,要成爲贏家,關鍵在于專注。他透露,公司不久後會宣布推出新産品,同時他們也會專注于本土化,繼續改變商業模式、服務和産品。
正所謂亂世才能出英雄,市場上存在著這樣的良性競爭,才能凸顯出真正贏家。
這一路走來,石一有著太多不平凡的經曆。
11歲留學德國
石一的父親在他剛出生那年就離開上海前往德國從事翻譯工作,母親也在兩年後只身前往德國。石一從小他就跟著外祖父母一起生活。
直到11歲時,石一終于有機會前往德國與父母相聚。那時,父母已經在德國定居並在新烏爾姆(Neu-Ulm)小鎮開了一家中餐館。
剛到德國留學那會兒,石一是班裏唯一的一名中國學生,由于語言不通,剛入學階段特別吃力。
“我不懂德語,只會一點點英語。所以母親給了我一本《漢語-德語翻譯》詞典,以及一本《德語語法》課本讓我自學。”他回憶道,“每一天,老師在白板上些什麽,我就抄什麽,遇到不懂的詞我再去查字典。”
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樣的日子石一堅持了至少一個月,才能用德語進行簡單對話。
14歲建立網站
本以爲日子就如這樣一天天過了,結果在石一13歲時,父親給了他一台舊電腦。每天下午在中餐館洗完碗碟之後,石一就會帶著它到小鎮上的圖書館學習。由于圖書館有提供免費的無線網絡,石一就會花好多時間在那兒上網,希望自己能夠做些什麽。
那台電腦開啓了石一最美好的時光,也讓他發現自己對編程有天賦。在那段期間,石一通過自學掌握了多種編程語言,其中就包括了編輯網站必備的JavaScript。沒想到,這一技能,成爲了他之後人生道路上最鋒利的一把寶劍。
“我發現我能夠通過設計網站來賺錢!它不僅能夠吸引到不同網民,還能夠吸引到廣告。”
那年,石一才14歲,與他同齡的人多屬于叛逆期的青春少年,還沒確立人生方向。石一卻已經成功在網上設立了論壇,爲網友分享計算機相關知識與經驗提供了一個平台。
一不小心,他在兩年內建立超過30個網站,這些網站足以讓他每個月賺取4000到5000美金不等的廣告收入。據石一本人透露,他人生當中的第一桶金是從Google寄來的250美金支票!
“我會針對不同課題,設立不同網站,可以是關于中國、股市或者是金融領域。網站的內容我會外包給一些寫手和記者,甚至包括德國雜志Spiegel。我只要提供給他們一些關鍵詞,他們便能夠展開創作。我會根據他們文章的內容,支付15到20歐元不等。”石一還補充說,“這對他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如果他們一天能寫2篇文章,一個月20天,他們每個月能夠賺取800歐元的外塊。何樂而不爲?”
後生可畏,小小年紀的他,能有如此前衛的生意頭腦,就連他的父母都坦言從未料到兒子能夠靠網站賺取如此可觀的收入。
20歲辍學環遊世界
石一非常渴望自由,想要一份不論他身在何時何地都能夠進行的工作。
2009年,20歲的石一本是法蘭克福大學(Goethe University)的一名計算機科學專業的本科生。該大學是德國著名的研究型大學,學生畢業之後前途無量,但石一卻偏偏沒有按部就班把書念完,僅僅讀了三個學期就辍學了!
並非他學習跟不上,而是因爲當時他的線上生意正在擴大,其中網頁設計、媒體采購及線上推銷已經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他覺得如果繼續在學校裏讀書,那樣他的“機會成本”就太高了!
小小年紀就說著不符合實際年齡的話,難免會令不少人覺得那是天方夜譚。但事實上,大學時期的石一,已經實現了人生的財務自由。
辍學後,他買了一張商務艙的機票開始環遊世界。
一場高燒,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
在環遊世界兩個月後,他從西班牙加那利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特納利夫島飛往上海的途中卻發高燒,結果在入境時被懷疑感染了當時正流行的豬流感(Swine flu)病毒,而被上海邊檢隔離了一個星期。
幸運的是,經檢查後證實石一並非感染此病,但高燒卻讓他在醫院裏躺了足足一個月。這一個月,他思考了很多。在意識到生命的寶貴之後,他的人生軌迹也有了轉變。
石一在住院期間,看到了上海和北京發展的迅速,也讓他萌生想搬回上海多花些時間陪陪外祖父母的念頭。
在這之間,他從來沒想過回中國創業,因爲德國媒體一直對中國有負面報道,就連在德國工作的父親,也不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
“也許是命運讓我生病的。住院時我無法上網,原來的‘一人生意’的業務立即受到影響。我決定重頭開始,尋找一種可以長期發展也更穩定的生意模式。”
他在上海接受看護的這段期間,他發現到:第一,中國網絡人才很多,有很多工程師、程序員在德國都招不到;第二,成本低,至少比歐洲便宜了六成;第三,德國當地環境發展太慢。
于是,他毅然決定暫停環球旅行,留在上海創業。
人生開始走向巅峰
那年,他先在德國成立了Avazu(艾維邑動)公司,然後在上海建立總部。該公司致力于通過程序化廣告技術進行效果營銷,幫助廣告主及開發者開拓海外市場。一年後公司就盈利了。三年後,公司賺了至少1千萬美金。
從2009年到2017年這8年內,石一先後入選了多項財富榜單,其中包括《福布斯》全球版“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才俊榜(30 Under 30 Asia)”企業科技行業榜單和《福布斯》2017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30 Under 30)”。
被譽爲全球互聯網最受期待的創業者之一的石一,目前身價至少20億人民幣(約4.12億新元)。
有了錢後,石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回饋社會。
兩年前,他在哥德大學成立了石一基金會,用于在大學內建立實驗室,並投入于支持各種能夠在不同領域裏提供創新與解決方案的前沿研究。
在問及他對創新的看法時,他的回答很有意思。
“創新是多次失敗的成果。要推廣創新,就得做好失敗的准備,去接受失敗。我們也必須對那些失敗的人心存感恩。”
或許正是這種豁達與情商,給予了石一“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人文關懷精神。
也難怪石一會說:“當你賺夠了,你就應該考慮爲他人及社會獻出一份力。而oBike的目標就是希望爲乘搭公共交通者完成第一及最後一英裏的路程。”
石一從零開始到環遊世界、實現了自我價值後反過來成就他人,不也是一種”oBike“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