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詩人余光中今天驚傳在高雄逝世,享年90歲。余光中寫過一首傳遍兩岸三地的《鄉愁》,他的死訊傳出後,大陸微博上一小時內馬上湧進70萬網友哀悼與搜尋相關新聞。
今夜星空非常希臘
在本地,40幾歲、50歲以上中文程度還不錯的新加坡人也應該認識余光中,讀過《鄉愁》,也看過余光中在上世紀60年代寫的新詩“重上大度山”。裏頭一句“星空,非常希臘”引起爭議,有人認爲這句子不合文法,但也有人認爲創作手法不落俗套,余光中不愧就是“語言的魔術師”。
1975年6月6日,“台灣民歌運動”因爲青年楊弦舉辦個人新歌發表會,唱了八首以余光中新詩譜曲的作品而揭開序幕。民歌風向新馬一帶吹來,校園音樂開始起步,新加坡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新謠。
梁文福給余光中的《江湖上》譜曲
新謠才子梁文福在2004年5月于《聯合早報》副刊發表的一篇文章說,他在1990年發表了一首將余光中的作品《江湖上》譜曲而成的歌。從“一雙鞋,能踢幾條街?一雙腳,能換幾次鞋?”唱到“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輩子,算不算永遠?”而余光中曾在他的詩集中說明,他是聽了美國詩人作曲家鮑勃·迪倫(Bob Dylan)創作的民謠《在風中飄揚》(Blowing in the Wind)而産生創作《江湖上》的意念。換句話說,《江湖中》的靈感就來自《在風中飄揚》,而原創者鮑勃·迪倫就是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余光中稱自己是文學上的“多妻主義者”,寫詩、寫散文、寫評論、翻譯是他生命的四度空間。這位上世紀20年代出生的老作家,在捍衛文言文的立場上十分堅持。近來,台灣民進黨政府有意大幅刪減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比例時,他發聲力挺,抗議政府的“去中國化”行徑,並強調“如果把文言文抛掉不用,我們就會變成沒有記憶的民族!”
2009年義安理工學院演講 強調古文是一切中文的基礎
2009年,余光中受邀到本地義安理工學院演講時就也強調,在一個逐漸西化,以白話爲主流的社會中,文言文並非完全沒用,事實上我們每天說話和寫文章,都在與文言打交道。
在演講的最後,余光中還和上千名讀者一起朗誦他的詩作《民歌》。據了解,余光中的詩作曾列入本地中學華語教材中。
余光中的父親早期在馬六甲與麻坡執教
余光中與南洋的淵源還不止這些。2015年,在第13屆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的頒獎禮上,余光中公開談到,他的父親早期曾在馬六甲與麻坡執教,更曾升任校長。余光中認爲,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已經建立強大的譜系,人們一般談論華文文學總是說兩岸三地,其實應該是三岸四地,應該包括馬來半島與東馬的文學版圖。
“讀者”變“觀衆”和“聽衆” 余光中憂科技影響華語水准
老作家在2009年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曾對電腦與影視科技影響華語水准的現象感到憂心。他說:“隨著電腦與影視科技的發達,透過文字的書寫活動已漸漸被影像媒體取代。現在的媒體跟過去不一樣,‘讀者’都變成了‘觀衆’和‘聽衆’,但是讀者和‘觀衆’畢竟是不同的,觀衆是比較被動的,看電影、電視劇、甚至聽于丹演講,只是單純的觀衆和聽衆;電視上有個故事在你面前展開,觀衆很自然的就接受了。”
余光中認爲,讀者讀一本書是有所參與的,借由文字細細體味文章,只有好好掌握了文字才能把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讀得懂。因此怎樣把年輕人拉回來做‘讀者’是很重要的。他說:“我和我的一些朋友一直想做的,是拉一些‘觀衆’回來成爲‘讀者’。”
老一輩作家的努力恐怕是徒然的。當下科技越來越發達,‘觀衆’和‘聽衆’難變回‘讀者’的現象愈發普遍,台灣的情況或許好一些,而新加坡整體的華語水平已慘不忍睹。
“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抗戰時期在重慶住了幾年,他在南京青年會中學畢業後進入金陵大學修讀外文,22歲遷居台灣。1974年至1985年曾在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任教,這段期間是其黃金歲月,創作出163首詩作及25篇散文。1985年9月離開香港回台,長期定居高雄。余光中曾說“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
余光中被大陸網民視爲“兩岸統一”的精神代表
余光中的新詩選用字句淺白易懂,描摹景象栩栩如生,他的多篇作品被兩岸三地的教科書收錄。在他上千首詩中,又以1971年創作的《鄉愁》最常被人提及。這首詩表達了一個身在台灣的人對“大陸在那頭”的深切感懷。因此不少大陸民衆視余光中爲“兩岸統一”的精神代表之一,老作家的逝世,讓不少大陸網民對”兩岸尚未統一”表達惋惜。
大陸官媒環球網對余光中的死訊下了這樣的注解:“余光中突然病逝,兩岸失去一抹‘鄉愁’。”
2003年,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在紐約談到台海問題時,也借用《鄉愁》中“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的名句,感性地說:“這一灣淺淺的海峽,確實是最大的國殇、最深的鄉愁。海峽兩岸的人民,都生在一個根上,都是自己的同胞和骨肉。”
台灣民衆態度較不一
有別于大陸民衆一致深切緬懷,台灣民衆的態度更爲多樣。
據BBC報道,比較多見的是,不少網民在推特和面簿上用”余光中“R.I.P”(安息吧)表達緬懷。也有相當部分在表達負面聲音。比如,有網友在推特上表示,余光中是其國中的夢魇,因爲”他的課文很無趣”,“無聊到在課本上亂畫”。總體而言,台灣民衆在社交媒體上的反應在數量上遠少于中國大陸。
李敖罵過余光中
余光中在台灣文壇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他的文學作品和文人性格呈兩極評價。梁實秋曾贊:“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但陳映真曾質疑余光中在當年鄉土文學論戰中,將他文章中引述的馬克思言論一一標舉加注,然後寄給當時國防部總作戰部,告發陳映真的政治傾向。李敖曾批余光中“”文高于學,學高于詩,詩高于品”,還指余光中過去反對共産黨,後來卻經常在大陸遊走。
詩人的鄉愁何處寄放?
余光中在2004年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訪時說,他的文章是在1982年傳進大陸,他是在1992年再踏上大陸。
“鄉愁”詩人多次走訪中國大陸,讓他魂萦夢牽的故鄉到底是哪一個?是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還是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夏志清認爲,余光中所向往的中國並不是台灣,也不是中國共産黨統治下的大陸,“而是唐詩中洋溢著‘菊香與蘭香’的中國”。或許,唯一讓詩人感到安慰的是,他長期任教的中山大學位于高雄西子灣,正對著台灣海峽。他感歎道:“每天在學校辦公室,望過去就是我熟悉的故鄉”。
詩人的鄉愁又是寄托在哪個地方?出生地南京?成長地重慶?祖籍地福建永春?還是終老地台灣?物是人非,老詩人那一代的中國人大部分已經作古了,景象早已改變,中華文化的保存也不完整,他記憶中的中國恐怕早已不是現在的中國。那淺淺的海峽,跨過去了,也跨不過去。詩人一輩子的鄉愁,注定只能化作一張張的郵票和船票,最終隨他孱弱的身軀一起走進墳墓裏。
余光中-《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一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