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回教齋戒月(Ramadan)啓始之前,本地的麥當勞在5月14日于Youtube上發布了一個特地爲齋戒月制作的廣告,內容將新加坡的種族和諧與社區關愛精神巧妙地傳達出來,讓人看完了內心一片溫暖。這支廣告很快就在網絡上迅速走紅,收獲不少好評,連外國媒體也爭相報道。
在推特上,這則廣告的帖文已獲得超過2萬4100個點贊和2萬6000次轉發。Youtube上這支廣告的浏覽量在截稿時間也已達到將近34萬人次。
居住在美國的網民Maheen Ajaz感歎說:“在美國看著這支廣告,哇,太棒了,真心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廣告出現在這裏。”
今年的齋戒月是5月16日至6月14日。在這段期間,回教徒每天一早太陽升起後直至傍晚太陽下山前都不能進食。
這個長1分52秒的廣告,講述的是一名麥當勞馬來回教徒送餐員Zul在齋戒月一天的故事。故事很短,意味卻很深遠。
天還未亮,鬧鍾顯示著清晨4點45分,Zul就起床趕在太陽未升起前趕緊吃早餐,然後開始他一天的工作。
身爲送餐員的他先到組屋區送餐,再到工廠和辦公樓等各個角落送餐。中間還經曆電梯故障,必須爬樓梯送餐。
遇到有人汽車在路上抛錨時,Zul還義不容辭主動下車幫忙推車。半路上遇到不熟悉路線的司機問路,他也停下摩托車幫忙指路。雖然工作時間長,性質也相當辛苦,但Zul臉上始終挂著和善的笑容,非常敬業樂業,讓觀衆對送餐員這個行業肅然起敬。
這樣的廣告亮點在哪兒?怎麽聽起來好像不那麽感人?別急,紅螞蟻已將那感人的兩幕挑出來,讓大家可以反複回味。
感人畫面一:
午餐時分,Zul的華族同事下意識就把食物遞給Zul一起分享。Zul禮貌地回拒說:“不了,現在是齋戒月,不能進食。”那名華族同胞立即感到很不好意思向Zul道歉。Zul也沒往心上去,很大氣地回了一句:“沒事兒,兄弟!”
簡簡單單的交流,帶出幾個信息:生活在新加坡的華族同胞對齋戒月的概念並不陌生,也知道必須尊重這個傳統,只不過不記得齋戒月是什麽時候開始,才會脫口而出。馬來族同胞也很清楚本地其他種族同胞對他們的文化有所認識,所以即使再累再餓,也不會覺得被冒犯。
這一幕也同時體現出本地不同種族的員工在一起工作時那份難能可貴、懂得有福同享的“兄弟情”。
感人畫面二:
Zul將一大包食物送到一名老先生的家,老先生接過紙袋後放在門邊的櫃台上,伸手掏出紙袋裏的“快樂餐”時,無意間瞄了一眼手機上的時間:7:08分,外頭太陽就快下山了。
老先生立即將“快樂餐”拿出來,然後用夾雜著馬來話的英語對著門外剛走不遠的Zul說:“Adik(小兄弟),是時候可以buka puasa(進食)了,對嗎?”然後不再言語,遞出手中的“快樂餐”,意思是說“拿去吃吧”。
聽到親切的稱呼,再看了看時間,Zul開心地笑了,一天的辛勞似乎都融化在那個笑容裏。
屏幕上跟著出現一行文字:齊來分享齋戒月的精神。
無聲勝有聲。這一幕同樣巧妙地傳達了幾個信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是一種最基本的人性,無關乎種族或身份。在新加坡,即使不是馬來人,其他種族的同胞也或多或少會講一兩句馬來話,這是我們尊重彼此文化的一種體現。
有許多網民對麥當勞的這則廣告視頻贊賞有加,紛紛表示這樣的呈現手法很棒,同時也體現了齋戒月的精神。
針對這則廣告,麥當勞新加坡營銷與數碼創新部高級總監葉女士(Agatha Yap)在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指出,這個最新制作的視頻能得到如此正面的回響,讓他們感到受之有愧的同時,也備受鼓舞。
她說:“我們希望在齋戒月期間慶祝新加坡人之間的那份關愛、分享與團結精神,我們的送餐員挨家挨戶將我們的品牌與客戶聯系在一起。通過他們的眼睛去傳達這個信息,沒有什麽比這種方式更好了。”
她還補充說:“這也是我們的一份小小心意,獻給那些不知疲憊的幕後送餐人員,感激他們在這段(齋戒月)期間,依然任勞任怨付出,讓這些美好的親密聯系與分享時刻能持續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