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價值觀評估調查結果出爐,新加坡人大多認爲“怕輸”最能形容同胞和社會現狀,其他排名十大的形容社會現狀的詞彙也多是負面的,似乎反映了人們對現狀的不滿。與此同時,新加坡人在形容自己時卻多是正面的形容詞,以至于《聯合早報》社論毫不客氣地批評爲“自我感覺良好”。
“自我感覺良好”一般形容心智還不成熟的人,如果社會大多數人總是負面地看待他人,卻正面地看待自己,那麽這個社會大概也是個“未發達”社會,無論人均收入有多高。
就如很多新加坡人在調查中所認爲,社會上充滿了“自我中心”的同胞,這種只有在還沒有長大的孩子身上才會出現的特質,顯示大家其實都感覺到日常生活裏經常碰到幼稚的心態和行爲。爲什麽會這樣呢?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怕輸的心態顯然也非一日之寒。雖然難以考據,怕輸心態普遍成爲現象,應該是經濟發展起飛的1980年代才出現的。如果比較獨立之前的社會人心,更可以看出這種國民性格的形成。
在殖民地時代,新加坡人雖然物質條件不豐富,可是精神和社會生活卻是相對多姿多彩的。英國人雖然控制了政治權力,在社會層面卻是自由放任的。所以當時的新加坡人在教育和文化上享有比獨立之後更多的自由空間,因此也相對自信,所以才會有勇氣去反對英國殖民政府,爭取自己獨立自主的命運。
伴隨著這段曆史所形成的,是一種成熟的公民意識,人們懂得爲自己乃至集體爭取權利,而且是自發組織起來付諸行動。然而,在獨立之後,整個社會風氣卻逆轉了,出現學者所謂的“去政治化”,人們莫談國事,把精力放在改善自己的經濟生活,追求物質享受。獨立前逐漸成型的那種公民意識也隨之弱化,新加坡人從公民退化爲自掃門前雪的消費者,因此也形成了斤斤計較的怕輸心理。
盡管自我感覺良好,新加坡人對社會怕輸的不滿,從正面看或許反映了某種良心上的不安。畢竟人還是要在溫飽之外有所追求的,這種對價值追求的渴望,隱藏在對社會諸多的負面形容詞。但是要真正擺脫心智不成熟的社會集體狀態,首先就要意識到問題可能出在自己身上。這一點倒是被《聯合早報》的社論提出來了。
與其抱怨同胞怕輸,可能先反省自己是否也怕輸。從這裏做起,才有可能去找回獨立前的那種“剛強勇猛”的獅城公民性格,自己去爭取和創造自由的社會空間,唾棄消費者的身份,重新當回社會主人翁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