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兩篇關于中國單身女子的英文報道很吸引紅螞蟻眼球。
第一篇報道寫道:中國年輕人似乎已經找到方法將“情感關愛”商品化。在20多歲中等收入的單身女性中,出現了一個日益火爆“虛擬男友”的市場。
年輕單身女性喜歡上網花錢買一名“虛擬男友”,在付費時間裏,這名男友會通過短信對她們噓寒問暖、解答疑難問題,讓她們感到被愛與被呵護的感覺,有種心動的“戀愛感”。半小時收費一般幾塊錢人民幣,包月則上千元。
第二篇報道講述了中國年紀較大(35歲以上)而且多金的單身女性,正積極到歐美尋求“精主”,願意砸重金購買優質老外(尤其是高鼻梁藍眼睛)的精子,進行體外受精術(In-vitro Fertilisation,簡稱IVF),爲的就是生下一名可愛的混血寶寶。她們只要寶寶不需要老公。
大齡單身女性難找對象
法新社訪問到一名社會學家Sandy杜,她指出,教育程度高的專業女性在中國找伴侶時必須面對一定的“歧視”,因爲男方一般比較難接受太太比他們學曆高、事業更有成、收入更高。
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齡單身女性不在乎結不結婚,卻不想讓“單身”的標簽變成一種絆腳石,剝削她們當一名母親的機會。然而目前在中國,未婚女性是不能去國家精子庫取精,更不能隨便進行體外受精術。
中國國家衛生部規定,中國的精子庫是用來治療不孕不育症,以及預防遺傳性質的疾病代代相傳,不是爲了滿足中國單身女子想要有一名孩子、想當母親的願望。這些大齡女子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到外國“尋求外援”。
精益求“精”是個龐大的市場
有分析師預測,到了2022年,中國國內的受孕服務市場的總值將高達15億美元(約20.4億新元),比2016年翻了一倍。此外,中國國內的大齡女子對外國精子的需求,也在有增無減。
世上最大的精子庫之一,位于丹麥的克瑞奧斯國際(Cryos International)甚至還制作了中文網站來順應這個需求,他們也聘請了懂得說中文的服務員。接受法新社采訪的歐美精子庫也紛紛表示,近來來中國客戶大大增加了。
該報道稱,到外國精子庫求精生子的費用並不便宜,至少打底都要20萬人民幣(3萬8600新元)。此外,女性還必須親自出國接受好幾次醫療程序,因爲中國法律是禁止進口人類精子的。
接受體外受孕的女性不但要忍受種種疼痛,還必須面對各種歧視。畢竟在中國,未婚先孕或不婚生子都會招來奇異的目光。
重男輕女 + 男女比例失衡 + 結婚率下降
法新社指出,上述兩篇報道中的現象的大背景就是華族社會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正在導致中國國內男性女性比例失衡日趨嚴重(每100名新生女寶寶對應的是114名新生男寶寶)。中國目前是世上男女比例失衡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中國統計局2018年的數據也顯示,過去五年有越來越少中國人步入婚姻殿堂,每1000人當中只有7.2人結婚,結婚率正在逐年下降。
案例一:小滾珠與Oscar
法新社在北京采訪到一名成功利用外國精子孕育出一名眼睛大大非常可愛的混血兒的39歲女子“小滾珠”(微博名),想了解她爲何會選擇到外國購買精子進行體外受孕?
小滾珠受訪時說:
“有很多女性一生都不會結婚,所以無法有機會滿足(作爲一名母親的)這個基本的生理任務。但是我覺得另一條路在我面前開啓了。”
小滾珠告訴記者,她相信一個家庭並不需要擁有一名父親。她自己的父親就經常管教她還常常發脾氣,讓她對傳統家庭組合不抱有任何期待。
“爲何大家都認爲孩子會問:‘爲什麽我沒有爸爸?’”
小滾珠在微博中寫道:
“不就是又當爸又當媽嗎?爸爸、媽媽都是我。喵媽很開心!”
目前已經9個月大的Oscar是一名中法混血兒。
小滾珠告訴記者,當她下定決心生個孩子後,就到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精子庫網站浏覽照片。
在西方,所有精子捐贈者都是“有頭有臉”的,會放上他們童年的照片和其他個人信息供參考。反觀中國,捐精者的頭發顔色、膚色、眼睛的顔色、童年照片、族群背景等個人信息一律都是保密的。
翻看著網上一頁頁照片,小滾珠的眼球被一名笑嘻嘻的法國愛爾蘭混血小男生的照片深深吸引,他有著又亮又大而且愛笑的深藍色眼睛。于是她鎖定目標——#14471號捐精者,就是他了,並動身飛往美國進行第一輪治療程序,後來成功生下Oscar。
Oscar的名字源自于與法國革命息息相關的一個漫畫人物,這個名字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認可了捐精者的法國血統。小滾珠在微博上發表了非常多的帖文記錄Oscar的成長過程,帖文下面都附上了#混血寶寶#的標簽,引來許多羨慕的眼光。
當記者問小滾珠用#混血寶寶#的標簽是否意味著捐精者的膚色對她非常重要時,她回說性格更爲重要。在選擇捐精者時,這名捐精者在描述文字裏形容自己的個性“充滿了喜悅”,這句話促使她最終選中#14471號捐精者。
“我本身並不在乎膚色,我只關心眼睛是否夠大,以及五官是否夠好看。”
案例二:Carrie與兩名丹麥混血兒
除了小滾珠,法新社也訪問了另一名同樣在國外買精子生下兩名混血兒的女子Carrie(假名)。
35歲的Carrie是一名單親媽媽,住在中國西南部。她在受訪時告訴法新社記者:
“當你選擇用一名捐精者時,精子實際上就成了一件商品。在選擇捐精者前,我心中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族群人選。”
不過她說,在翻看一頁頁的捐精者介紹目錄後,她發現自己更喜歡西方人的體型和五官,于是最終選擇了丹麥籍的捐精者。
的歐美精子庫告訴法新社,他們精子庫裏的華族精子數量偏少。以丹麥的克瑞奧斯國際爲例,900名捐精者當中只有9人自稱爲華族。美國的精子庫裏的500名捐精者裏,只有70人自稱是華族。
專家們指出,雖然精子庫裏有華族或美籍華人的捐精者,但中國女買家依然傾向于選擇外國人的精子,很少有主動選擇華族捐精者的,因爲她們都想要生下混血兒。
這主要是因爲混血兒一般都會有雙眼皮、深邃的五官和白皙的膚色,非常符合華族社會裏的美貌最高標准。
生育率超低的新加坡會不會有一天也走上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