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病毒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的關系,購物中心和非必要服務行業都暫停營業,待在家無聊的民衆開始紛紛上網購物來娛樂自己。
對于一些開放網購形式的生意來說,疫情對它們的打擊並不大,有些甚至還業績增增日上。這些生意之中除了售賣衣服飾品、鞋子和化妝品等與時尚相關的網店之外,竟然也包括了中等規模的雜貨店。
實體超市如職總平價超市(NTUC Fairprice)的人流量本就很多,再加上疫情關系,時不時的就會讓偌大的超市擁擠如潮。
如今病毒阻斷措施收緊,雖然超市和濕巴刹人流量得到了掌控,但大部分民衆爲了避免出門與他人有過多的接觸,也開始通過超市官方網站訂購日用品,直接送貨到家門口。
然而,由于選擇這項服務的人數驟然升高,職總平價超市和巨人霸級市場一個月以內的配送名額全部爆滿,導致不少民衆苦等了將近三個星期都沒等到一個釋出的送貨服務名額。
若家裏的日用品急需補給的話,那肯定沒辦法等上將近一個月。于是,不少民衆紛紛轉向提供線上訂貨及送貨服務的中型雜貨鋪,解決購買日用品的問題。
這些中型雜貨鋪和“濕巴刹”雖然貨品種類不至于像大型超市那麽齊全,但至少大米、食油和衛生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都是有售賣的,在這個緊要關頭還是非常受消費者青睐。
MarketFresh
MarketFresh是本地的一個線上濕巴刹,貨源來自中峇魯菜市場(Tiong Bahru Market),所有濕巴刹有出售的食材種類都能夠在這個網站上找到。
在這段阻斷時期,MarketFresh收到不少“委托”郵件,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居住在外地的新加坡人。
他們在關鍵時期因爲種種原因無法陪伴在年長家人的身邊,又擔心年邁的家人因無法出門購買食物而挨餓,因此這些新加坡人選擇在Market Fresh上付費訂購新鮮食材,並拜托他們送貨上門給親人。
雖然MarketFresh目前訂單多到本月底的送貨服務名額都已經滿了,但他們還是依然有開放特別送貨名額服務,讓一些有緊急需要的民衆能夠縮短等待食材的時間。
對于MarketFresh所提供的特別送貨名額服務,紅螞蟻只想舉起雙手點贊。畢竟在特殊時期,社區內或許有不少弱勢群體會需要額外的幫助,這項服務也能真的幫到一些行動不便的年長人士,希望這項服務不會被人濫用。
“好”商店(HAO Mart)
在本地超市界資曆較淺的“好”商店目前有45家分店。每一家都像是便利商店一樣開在組屋樓下或周邊,不僅方便顧客采購,貨品十分齊全,選擇也多樣化。
“好”商店同樣在約一周前開放送貨上門服務,線上平台也推出一個必需品清單,像是泡面、衛生紙等物品都在清單上。
所有暢銷物品也都擺在網站的首頁,讓消費者在購物時能夠迅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價格方面與大超市相去不遠,紅螞蟻有注意到大米的價格比起職總超市還更便宜一些。
Changi Recommends
相信不少蟻粉在出國前都會從Changi Recommends購買別國的SIM卡,讓自己遠在異國也能與家人聯絡。
受疫情影響,Changi Recommends不再只是售賣國際SIM卡等旅遊業相關物品,而是來了個360度大轉型,4月初開始經營線上超市並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
OpenTaste
OpenTaste是一個會員制的網絡超市。商家會在接獲顧客的訂單後從全球6個國家的超過200個農場直接取貨,全都是新鮮采摘的食材。
由于OpenTaste的貨源有超過200個農場,一些擔心食物短缺的民衆紛紛投向它,並且注冊了會員。
然而這突如其來的熱情卻讓這個平台無法招架,四月初就關閉了會員注冊渠道,專心服務現有的五萬名會員。平台從開始至今一直都在穩定發展中,但是在近幾個星期,生意卻是瘋狂上漲,比往常的訂單量增加超過50%。
Maxzi
Maxzi一向以售賣高級進口食材爲主線,主要的熱門食材爲魚子醬和高級芝士等。
然而自四月起,Maxzi卻一改往常的高端路線,轉賣起本地新鮮蔬果和日用品。
Maxzi零售總監吳小姐表示,他們了解到顧客需要這些日用品,因此盡最大能力去獲取這些物品,提供給顧客。
除此之外,Maxzi也在收到顧客的反饋後,近幾個星期開始銷售備好的沙拉,十分貼心。
WeBuy優佳生活
WeBuy是一個提供網絡超市服務的手機應用程序平台。
與其他線上超市的送貨方式不同,WeBuy並不會送貨到每位顧客的家門前,而是提倡甘榜精神,每一個區域都有一些居民當區域團長(host),同個區域的人要訂貨都找團長,借此提升社區凝聚力。
這個區域團長的部分工作就是向居民搜集訂單後在WeBuy上下單,當然購買的數量越多,折扣也會更多,更加劃算。
WeBuy隨後會將所有的貨物都寄送至區域團長的家,再由區域團長分發給湊單的社區鄰居,因此有些區域團長的家可能也會變成一個小型的“集貨倉庫”呢!
這樣的操作模式讓WeBuy在客流量突增的同時,也無需擔心人手不足或來不及發貨等問題,讓他們可以持續服務不斷增長的顧客群。而且新的客戶除了能買到新鮮食材之外,也會在過程中結識到自己區域的團長以及志同道合的“買菜”鄰居。
除了上述幾家較新穎的線上超市之外,也有像Honestbee和RedMart等國人比較熟悉,早前就在本地提供送貨服務的網絡超市。不過這兩家因爲是較早出現的平台,因此送貨情況很可能也會與大超市一樣應接不暇、不甚負荷。
中型超市“絕處逢生”
由于各大熱門超市經常出現人多和缺貨的情況,不少消費者也漸漸改變生活習慣,轉到鄰裏內的中型超市采購必需品和日用品。
這些中型超市也在不知不覺中建立了自己的顧客群,尤其當本地有關疫情的“爆炸性”消息傳出時,忠實顧客就會前去光顧,盈利也跟著上漲。
就連一些連鎖迷你超市也從在疫情中獲益。
其中就包括在全島擁有11間分店的王家莊迷你超市。王家莊集團(Heng’s Family Group)執行董事王先生表示,每次只要李顯龍總理出面致辭,宣布關于防疫新措施,他的生意就會變得很好,甚至會有民衆默默地開始在門外排起隊來。
在本地擁有25間中型連鎖店的福星超市(U Stars),疫情期間生意上漲了將近50%。福星超市的商業事務主管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透露:
“這段期間很多人都不能出遠門,因此他們只會去光顧最靠近住家的超市,尤其是當他們要購買一些重量不輕的食品或日用品。”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憂,疫情給本地一些小型雜貨鋪或迷你超市帶來了相當大的打擊。
小型雜貨鋪受挫
病毒阻斷措施實行期間,除了顧客量變少之外,小型雜貨鋪的價格競爭力也遠遠不如中型超市。中型超市至少還能“搶來”大超市的部分顧客,但是小型雜貨鋪對顧客而言,就沒什麽吸引力,讓業者苦不堪言。
在後港經營凱順超市的方小姐(49歲)指出,大型超市推出的積分回扣與會員制度,將顧客從一些家庭經營的迷你超市和雜貨店吸引過去。
“在職總超市,你可以獲得積分,昇松有推出幸運抽獎,我們這些迷你超市哪裏能競爭得過?”
新加坡理工學院商學院的林講師指出,當顧客光顧雜貨鋪卻找不到自己想買的東西,他可能還會給予你第二次機會。但是,當他第二次再回來時還是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那麽那間雜貨鋪很大可能就會失去這名顧客。
小型雜貨鋪的貨源不像大型或中型超市那麽多樣化,因此在這個關鍵時刻,想要讓架上貨品不出現缺貨狀況是相當困難的事。
裕廊西一家雜貨店的經理張小姐在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也“大吐苦水”指出,如今因供應減少,他們家的幹貨成本不斷上漲。因爲擔心若將出售價提高會流失顧客,張小姐只好將價格維持在原價。
盡管許多經營雜貨鋪和迷你超市的商家都面臨相似的遭遇和處境,還是有不少人努力保持著樂觀心態。絕部分商家都爲能夠繼續營業而感到十分慶幸,即使掙的比往常少,但有收入總比零收入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