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的商業區、人去樓空的大廈、熄燈已久的辦公室、桌上枯死的盆栽、茶水間過期的零食……
以上是紅螞蟻闊別多月回到公司看到的場景,讓人不勝唏噓,卻也不怎麽意外。長時間居家辦公已讓紅螞蟻改變工作模式,蝸居在家對著電腦敲敲打打。
2020年,居家辦公幾乎成了每個上班族必經的工作模式。
回首4月至6月的“病毒阻斷期”措施,政府爲遏制冠病在人群密集場所進一步擴散,強制雇主讓所有可居家辦公的員工在家工作,以降低通勤和工作帶來的染疫風險。
居家工作模式雖圓了不少人夢寐以求的幻想,卻也衍生出各種家庭問題和社會矛盾。
盡管重返公司上班的條例在12月28日進入的解封第三階段已逐步放寬,但大多數公司仍維持靈活工作安排,讓一些上班族無所適從。
難道在家辦公的苦楚和壓力永無結束之日?
據《海峽時報》報道,國立大學醫學組織思維科學中心(NUHS’s Mind Science Centre)5月至6月間對140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61%居家辦公的人士感到壓力,比站在最前線抗疫,感到壓力的醫護人員(53%)高出了8個百分點。
居家辦公模式對女性的影響最大。
調查指出,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盡管男性與往日相比已付出更多時間照顧家庭,但女性在工作之余仍須承擔大部分的家務與養育孩子的責任。
面對家庭與工作兩頭燒,不少女性在心理健康和工作表現上都受到嚴重影響。
人們待在家裏的時間越來越長,與家人朝夕相處的過程中也間接造成不少摩擦糾紛。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于今年6月提交給聯合國有關《女性暴力問題特別報告》指出,病毒阻斷期間,本地針對家庭沖突與暴力的轉接與撥電數量,有明顯增加。
非盈利組織Limitless的執行董事Asher Low表示,居家辦公讓個人隱私空間需求激增,加上與父母長期相處産生了矛盾,促使不少年輕人萌生出外租房的念頭,不願與父母同住。
此外,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屬下的成人保護服務處(APS)與兒童保護服務處(CPS)1月至10月的月均咨詢次數也比去年同比增加了40%,顯示今年本地家庭問題個案有所上升。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表示,以上撥電尋求咨詢的個案都與家庭關系緊張、婚姻沖突和親人糾紛相關,但未涉及暴力事件。
縱觀今年首十個月,保護服務處月均開檔調查的新個案數目維持在120宗,與去年同比相近。
針對需要特別援助的個案,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已轉介給社區機構提供專業協助。
上述種種問題,都是伴隨長時間居家辦公而浮現的陰暗面。
還是有不少居家辦公的上班族樂在其中,享受時間自由、家庭時間變多、省下通勤時間和費用帶來的好處。
《海峽時報》10月對近180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高達80%的員工更傾向居家辦公或靈活工作安排。
(紅螞蟻:是不是有些人既感覺壓力,又喜歡居家辦公?)
一些打工族甚至建議企業未來實行“半住家半公司”的混合工作模式。
受訪的金融界員工Evie Lim(34歲)告訴《海峽時報》,居家辦公能提高她的工作效率,因爲早上一起床就可投入時間開始工作,但她還是想念與同事們交流的辦公室環境。
目前居家辦公兩至三天,其余時間到公司上班的模式,正符合她的工作需求。
“能回到辦公室真好,但最大的挑戰是必須一直戴口罩。我很懷念辦公室裏滿是人的日子。”
不少本地企業也有意效仿日本科技公司富士通(Fujitsu)和社交媒體巨頭面簿(Facebook)的做法,讓遠程辦公成爲員工節約時間、金錢和勞動成本的長遠計劃。
據悉,富士通計劃在2022財年結束前,將日本總部的辦公面積砍半,並鼓勵旗下8萬名員工長時間遠程辦公。
面簿早前則宣布,在未來五至十年內,公司將逐步促成半數以上的員工居家辦公。
無可否認,居家辦公已成爲職場新趨勢,接受並適應在家工作,或許是時下職場人的一堂必修課。
疫情終有完結的一天,屆時居家辦公說不定已搖身一變成了大家的心頭好,不願每日來回奔波上班。
未來趨勢如何,還真說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