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官方淡化精英論,試圖爲非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多擢升機會,引起網民不一樣的解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了國慶群衆大會演說,呼籲人們改變過去只看重學術成績的觀念。演講中,他指出行行出狀元,不一定要有一紙大學文憑才能出人頭地。不少人認爲這是新加坡去精英化的另一個表現。
回顧過去幾年,官方的精英論的確有所淡化的現象,不像過去那樣凸顯“精英”的重要性。然而,今年的內容延續過去的思路,卻也有回轉的地方。在去年的演講中,總理表示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已調整爲更具有靈活性,足以爲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各種升學的道路。當時他所舉的幾個例子都說明,英雄不論出身,只要肯努力,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學生一步一步跨入大學的門檻。前一年,總理則宣布增設兩所新的大學,爲更多理工學院學生(大專)提供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
今年,總理舉出了數個例子,證明非大學畢業生也一樣能出人頭地,而從各有關部門在總理演講後的後續行動來看,總理的呼籲已不限于口頭上的承諾。過不了幾天,政府機構宣布帶頭爲非大學生提供更多機會,讓表現優異的非大學畢業公務員,能在更短時間內獲得擢升機會。
盡管這番調整顯示出政府誠意十足,網絡上的質疑聲浪卻是鋪天蓋地。八月三十日的《海峽時報》專題報道中也反映不少人對如何改變如此根深蒂固的思想抱持懷疑的態度。
新加坡政府向來自認奉行“任人唯賢”的原則,一個人的升遷前景往往以其學業成績作爲考量,甚至于公家單位內的不少職位都保留給持有大學文憑者以及獎學金得主。盡管非大學畢業生工作表現可能非常耀眼,但礙于過分嚴謹的考評制度,他們無法獲得擢升。
人們質疑的另一原因則是“外來人才”問題所引起的。政府每年頒發一定數量的獎學金吸引外國學生在本地大學求學,而不少企業機構也聘請薪資要求比本地學生低的外國大學生。網民們還注意到國家並沒有對外國大學畢業生受聘數量進行限制。網絡上的討論因此充斥著“陰謀論”,認爲勸阻國人念大學是一種偏袒外國人的愚民政策。
外來人才問題凸顯了政策上的矛盾,一旦沒有解決,人們對政府不滿的情緒將揮之不散。接下來就要看各機構如何落實總理倡導的“新思維”,以避免“說一套,做一套”的局面出現,導致人們的不信任感加深。
總體來看,這番轉變未必說明新加坡完全去精英化,更大的程度可說是基于政治和經濟形勢的考量。
如前所述,精英論調已經不受歡迎,近年總理和部長已經不輕易把“精英”、“人才”等辭彙挂在嘴邊了,這進一步展現總理討好的形象。不過,相信未雨綢缪是政府決意改變現狀的更重要策略。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際,新加坡政府提出了經濟轉型戰略,計劃將國家打造爲知識型經濟體。要實現這個目標,國家需要吸引更多高端科技領域以及培養更多專業人才,因此政府隨後設立新的大學,投下龐大資源致力于提升本地大學的教育素質。
新加坡經濟在過去幾年取得相當不凡的成就,不少就業調查報告也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近年的失業率保持在百分之一點八至二點一。這應該羨煞不少發達國家。
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方面,根據教育部的資料,除了一、兩個市場需求量不大的領域外,去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大部分達八成以上,起薪甚至可高達月薪五千新幣(約四千美元)。
不過教育部的資料並不包括就讀于其他私立大學以及海外留學的學生歸來後的就業情況。因此相信,政府對大學生供過于求的擔憂,並非針對通過制度篩選進入上述三所學府就讀的學生。
在一份二零零七年“維基解密”文件中,一位新加坡教育部官員就曾向美國官員透露,新加坡勞動市場無法吸納太多大學畢業生,因此政府並不鼓勵太多人接受大學教育。
據悉,目前只有兩成的工藝教育學院(工教院)畢業生可以升上理工學院,而僅兩成的理工學院學生可以繼續到本地大學深造。本地大學畢業生人數一直受到控制,這讓政府能更准確地把握就業情況,而工教院、理工學院等是專門培訓技術人員的學府,這類工作一般不需要大學資曆。
可是,當下不少年輕學子們都不甘于停留在專業文憑的等級上,紛紛做著大學夢,希望以大學文憑作爲高薪工作的敲門磚。
去年,在回答工教院(相等于中專)學生詢問政府是否騰出更多大學學額給工教院以及理工學院學生深造時,國家發展部長許文遠就表示大學生過剩將可能導致 “巨大的大學生失業問題出現”。
爲了避免歐美國家失業大學生過多造成社會動蕩的情況在新加坡發生,政府對大學收生人數嚴格把關,確保就業市場供需平衡。
不過當人們生活條件富裕,無緣進入本地大學的學生都紛紛到海外留學或者報讀私立大學文憑課程,這就擾亂了原本的秩序。
所以應該說,政府擔憂的不是精英過剩的問題,而是在本地教育體制以外的大學生人數過多,導致僧多粥少,進而出現大批年輕人因失業而對政府不滿、到處滋事的局面。
文/李慧敏(新加坡媒體人,《成長在李光耀時代》作者)
亞洲周刊 2014年9月21日 第28卷 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