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發了一篇新加坡經濟“青黃不接”的推文,不少吃瓜群衆就關心新加坡的就業情況,到底如何?
貼心的新加坡人力部最新發布了一個2016年職業空缺的調查報告:
一起來看數據背後的真相~
截至2016年9月,全國的空缺職務共計5萬3800個。
具體行業職缺如下:
比2015年同時期的60000個職缺,少了一成左右;比起2014年的67400,更是少了兩成。
主要原因大概有兩個:
- 經濟放緩讓不少企業倒閉了;
- 政府積極推進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實施自動化,比方說餐飲業,炒飯、送餐都有機器,工作崗位自然也會少些。
▲送餐機器人很吸睛
在所有53800個職缺中,有25800個是比較偏向白領的工種。
在本地,白領有個專有名詞,叫PMET(分別是:Professionals、Managers、Executive and Technicians,即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
白領職缺在當年總數中的比例,在2013年只有39%;2014年,43%;2015年,45%;2016年,48%,這樣的節節高可真不好玩,目測白領的日子越發不好過了!而且,隨著經濟重組、勞動技能和教育水平的改善,預計白領的工作形勢會更加嚴峻,職缺占比還會進一步上升。
這些空缺增加的行業主要有:社區、社交以及個人相關服務、專業服務、信息通訊、金融保險業,批發零售業……
至于工作崗位,則有教學與培訓專員、管理執行員、軟件、網絡與多媒體開發員、注冊護士(包括助理護士)。
究其原因,是失業白領(PMET)所具備的技能,未必符合待聘的職位。比方說,現在很多職位對科技,例如大數據、信息技術……要求很高,但目前看來比較多原本在非科技行業的白領,新技能還get得不夠!
新加坡還是挺關注這種求職不匹配現象的,有推出各種措施鼓勵大家自我提升,像前年宣布、去年開始大規模展開的技能創前程(Skills Future)計劃,已有幫到部分工作人士,但還遠遠不足。
換句話說,警鍾敲起來~白領失業者如果沒有盡早掌握新技能的話,就算白領的職缺有增加,他們還是很難找到工作。
在職缺填補方面,白領比非白領更容易做到。以半年爲期限作對比,大概有20%的白領崗位不能被填補,而非白領崗位,則有一半依舊懸空。
▲各行業的非白領職缺占比如上
至于原因,其實也比較好理解,白領工作者難請的首要因素,無非是應聘的人缺乏相關工作經驗,只要有心參加培訓,入職還是不算難的;而 一些非白領職位,像比較髒苦累的建築、清潔工人等,一向無人問津,所以總是職缺的老大難。
其實非白領的日子也不算好過,因爲順應近幾年的“提高生産力”熱潮,預計工作崗位會越來越少。但一個好消息是,以後雖然受雇的非白領員工會比較少,但他們的薪水極有可能會提高。畢竟在勞資政三方的通力合作下,多管齊下提高了生産力,收入的利益均沾,是情理之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