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偉人都與新加坡有不解之緣,如政治家孫中山、鄧小平;文學家如林語堂、郁達夫、老舍等等,但是音樂家冼星海也與新加坡有不解之緣,卻鮮爲人知,冼星海的童年就是在新加坡度過的。
最近出版的《冼星海在新加坡十年》一書(編者按:作者何乃強,新加坡著名兒科醫生)詳細介紹了冼星海在新加坡的學習音樂的情況;同時,彌補了冼星海童年曆史的空白,糾正了世間有關冼星海的種種誤傳。
冼星海祖籍中國廣東番禺,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1945年在前蘇聯逝世。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共作歌曲數百首,其中《黃河大合唱》影響最大。冼星海創作生活約10余年,在新加坡生活也有10余年,而且是他的“金色童年”期間,這段時間,爲他今後的音樂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他是新加坡走出來的人民音樂家。
▲毛澤東爲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題詞
1905年6月13日,在澳門的一個小漁村的一條小漁船上,一個小生命誕生了。“可憐的孩子,生下來就沒有父親。”(冼星海父親生于1869年,1904年去世)母親黃蘇英對孩子的外公黃錦村說:“你給孩子起個名字吧。”外公說:“還是你給起吧。”黃蘇英看著滿天的星星,不停地在眨眼;無邊的大海,海浪不時在拍打著礁石。她想,我們漁民什麽都沒有,只有星星和大海,孩子就叫“星海”吧。外公說:“好,這個名字好,就叫星海。”
父親去世後,什麽也沒有留下來,只留下一支笛子,小時候,冼星海就很喜歡吹笛子,5歲時就跟著外公學吹笛子,很快就學會吹外公教他的《漁歌》、《漁家曲》等漁家的民歌,每天都要吹幾曲。漁民們打魚歸來,常常聚在一起,聽他們爺孫吹笛子。
1911年,星海的外公也去世了,家裏頓失經濟支柱,當時正是辛亥革命爆發,時事動亂,貧民生活更加困難,正當母子倆走投無路之時,恰逢新加坡在澳門招華工,黃蘇英于是帶著6歲的星海,坐上了開往新加坡的輪船。
在船上,他們爲了生活,還找了一些活幹,幫助打掃甲板打掃食堂等等,以賺取一點生活費。就這樣,他們漂洋過海來到了新加坡。
當時來新加坡的中國移民,大部分都住著牛車水一帶,冼星海他們到新加坡後,開始也住在牛車水一帶。那時牛車水的條件還很差,基本上就是“貧民窟”。
在新加坡,冼星海的母親先在一家布店老板家當傭人,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黃蘇英還是安排星海到一家私塾學校讀書。冼星海在自傳裏也說到:“小時候進舊式學校讀書,讀了不少四書五經。”舊式學校就是私塾,從冼星海的遺墨中可以看出,冼星海的毛筆字字體勁秀、行文流暢,得益于當時私塾讀書時,打下良好的中文及書法基礎。
辛亥革命後,中國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私塾讀的“之乎者也”,很快被新的學校所取代,新加坡也不例外,一些新學校和英文學校相繼成立。1915年到1916年,冼星海曾經到聖安德烈英文學校讀書一年,冼星海用的英文名字是sinn sing hoi ,這可能是以粵語發音的英文譯名。
冼星海在聖安德烈學校只讀一年就退學了,可能是冼星海不習慣英文教學,二來學費過高,非華族同學較多等等原因。
從英文學校退學後,冼星海無事時又吹起笛子。有一次吹笛子的時候,有個人對他說,小朋友笛子吹得很好,是和誰學的?怎麽不上學?並且對他說,我姓黃,如果你想上學,我可以幫助你。黃先生的伯父在華文養正學校當教師。
新加坡養正學校于1905年籌辦,1907年正式成立,原名爲養正學堂,名取自《易經》“蒙以養正聖功也”。“養正”的意思爲:從童蒙開始,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經發展成爲新加坡規模很大的華文學校。1988年,養正學校遷出牛車水,成爲政府學校一直至今。
1919年,冼星海進入養正學校學習。據時任校長林耀翔回憶:“余初度南來養正之翌年,(1919年),冼星海經友人介紹來學校作工讀生,緣家境困難,慈母受傭別埠乏人照料,故准其在校食宿,課余使助區先生(區健夫)整理樂器,隨班學習銅樂。”
1959年,在冼星海逝世14周年紀念專刊裏,林耀翔寫道:“當時的冼星海,既無驚人之外表,亦無特殊之天資。自入學校後,見其年雖幼小,惟其刻苦耐勞之精神,勤奮向學之毅力,實有過人之處。且不以貧苦而自卑,大有舜人也我亦人也之氣概,此則非一般兒童所能及。”
▲上世紀三十年代,冼星海(右)與漫畫家華君武(左)、音樂家盛家倫(中)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留影
林耀翔在文章中還寫道:“冼星海的音樂天才之初被發現與負誘掖啓迪之功者,正是區(健夫)先生,此則少有知之者。冼星海隨班習銅樂,以性近音樂勤敏過人,天才漸露,隨學未幾進步神速,造詣超群,區見而奇之,樂得佳徒,更悉心教導,藝因大進。
有時區師以事他出,每命其代負指導之責,是責冼君日後之偉大成就,實始基于區先生訓導,其功不可沒也。”
區健夫原籍中國廣東順德,曾就讀于廣東陸軍小學(黃埔軍校前身),後在部隊擔任過教練官, 1917年來新加坡,擔任養正學校的唱歌和體操教師。
區健夫“性好音樂、嗜之如命。”來學校不久,就在學校創立學生軍樂隊,選拔了20多位愛好音樂的學生,冼星海是其中之一。
區健夫自己擔任指揮,並且從德國購買一些新樂器,後把軍樂隊改爲銅樂隊,在銅樂隊教習軍樂和進行曲,如《雙鷹旗下進行曲》、《華盛頓郵報進行曲》等等,銅樂隊所吹奏的曲譜,完全是雄厚的軍歌和活躍的進行曲,
區健夫教音樂課時極其認真負責,如果哪個學生稍有差錯,就喊:“不行、不行。”隨即拿起板子在那個學生的的大腿上打拍子。
學生上課時,都是戰戰兢兢深怕出錯。在當時樂隊排練是在學校的八角亭裏,區老師坐在一個長方形的桌子邊上,一邊排練,他一邊就用一塊木板打拍子,日子一久,桌面給他打了一個小坑。
那時,被區老師選上樂隊是很光榮的事,每個同學選擇學習什麽樂器,都是區老師決定的,他根據不同學生的條件,如嘴型、吹氣量等等條件,選擇不同的樂器。區老師根據冼星海的上音樂課時表現,認爲冼星海適合吹奏樂,所以,安排他學習豎笛和單簧管。
在區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冼星海的吹奏樂,有了很大的進步,冼星海當時在樂隊中擔任短笛,後來吹奏高音單簧管。由于他的吹奏技術精湛,有“南國箫手”之稱。
在母校這種音樂氛圍下,冼星海學習音樂的興趣最高,不但勤奮學習吹奏樂,還向區老師學習指揮,深得區老師的賞識。不久冼星海還被區老師選拔當樂隊隊長,在區老師沒有空時,還讓冼星海當樂隊指揮,可見區老師對他的信任。
在養正學校,冼星海除了從區老師身上學習了大量的音樂知識外,區老師的軍人作風、嫉惡如仇的精神也對他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耳濡目染,對他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爲今後的音樂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養正母校,是冼星海音樂創作的搖籃。他經常說,音樂,是人生的快樂;是生活中的一古清泉;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爐。
1948年,區健夫在任內去世。後來,養正學校校友會倡議:保留養正學校原校址的台階爲新加坡國家文物。2010年,國家文物局批准:原養正學校校址的台階爲“國家曆史遺迹”。它不但記載著新加坡華校教育的滄桑;還記載著冼星海童年時代學習音樂的曆史。
1921年6月,冼星海跟隨校長林耀翔,從新加坡到廣州,繼續在嶺南大學附屬中學上學,踏上他人生的另一個征途。
在1929年,冼星海赴法國留學時,曾經在新加坡作短暫的停留。
▲法國留學期間,冼星海(左二)在盧森堡公園留影
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鬥性的群衆歌曲。1939年3月創作《黃河大合唱》。冼星海說,這是一部歌頌中華民族的史詩,我要把它寫成一部代表中華民族偉大氣魄的大合唱。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卒于莫斯科。
享年40歲的冼星海,其中10年在新加坡度過,新加坡是他音樂人生起步的地方。但是,在有關冼星海的史料中,很少有在新加坡的學習音樂的史料,即使有一些簡單的紀錄,有的也是捕風捉影。
何乃強在《冼星海在新加坡十年》一書中,還澄清了世間有關冼星海的種種誤傳,如說冼星海在新加坡只待了7年,說冼星海是1918年回廣州的,其實是待了10年;著名音樂家蕭友梅來過新加坡並且在新加坡教過冼星海,其實蕭友梅根本沒有來過新加坡;說什麽冼星海在新加坡讀的是牛車水小學,新加坡根本沒有牛車水小學;冼星海是在新加坡學習的鋼琴,其實那時冼星海根本買不起鋼琴等等。
▲1940年5月,冼星海全家合影,中間小孩爲他的女兒冼妮娜
2005年,養正學校爲了紀念“養正之子–冼星海誕辰100周年”,在新加坡大會堂舉辦盛大的音樂晚會,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等人出席了晚會。同時該校設立文史館,把有關冼星海在該校學習的資料保存起來,讓人們記住這位人民音樂家的童年時代。
(文:田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