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一個14歲的美國女孩,在寄養家庭上吊自殺了。消息傳出,震驚了各大英文媒體。最關鍵的是,她竟全程直播了自己的自殺……
▲自殺的美國邁阿密女孩Nakia Venant
因爲在原生家庭得不到應有的照顧,這個姑娘和親生媽媽的關系,總是處于別扭的相愛相殺極端狀態中:或許上一分鍾還能抱著對方大笑說“我愛你”,下一分鍾,就會因一點小事爆發激烈爭吵,甚至依靠砸東西泄憤。
所以,從她很小開始,美國政府就將她送到寄養家庭撫育。她在16年裏,輾轉了14個寄養家庭。不幸的是。因爲在寄養家庭依舊感受不到愛和希望,她最終還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因爲這件事,“寄養家庭”這一話題開始在世界各地火了起來。和這個可憐的女孩兒一樣,生而不幸的人,不單在美國,在世界各地都有,新加坡也不例外。和美國一樣,新加坡也有家庭寄養計劃。
說來你也許不信,這個隸屬于社會家庭發展部計劃今年已經進入了第61個年頭,比新加坡建國還早9年!
家庭寄養計劃的實施基礎,是依據這樣的研究認知:18歲以下的孩子,需要一個安全穩定有愛的家庭成長環境;既然安全感對于他們而言至關重要,哪怕從小缺乏的話,只要他們在後續成長過程中,能切實感受到愛和關懷,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創傷,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治愈,長大後也會更健康。
基于這個判斷,新加坡政府就會評估那些生活狀況不好的孩子,比如說家長吸毒、犯事入獄、生病或者生養衆多顧不過來……,既然原生家庭不能給予他們足夠關愛,相關部門就會把他們派去一個寄養家庭,由政府出錢請養父母照顧。
按最新統計,目前在家庭寄養計劃下,共有420個寄養父母和430個寄養孩子登記在冊。可是,這還遠遠沒有完成政府救助孩子的心願,因爲缺乏寄養父母,不少有需要的孩子還在等候名單中。因爲需求量大,新加坡希望到2020年,能有500個寄養父母,可以幫忙撫育600個孩子。
▲(示意圖)父母是孩子的避風港
要問想做寄養父母的要求很高嗎?其實也未必,只要他們年滿25歲,至少中學畢業了,並且家庭月收入不低于2000塊,其實就有資格申請。
畢竟照料寄養兒童是有收入的,一般說來,每個寄養兒童的月津貼是936元,有疾病需要特殊需要的孩子,會更高一點,包括醫療費可以達到1114元。與此同時,政府也會津貼每個孩子每年一次的拓展課程。
在這樣的機制下,其實收養政府派來的兒童,收入是真的可以幫補到家庭的。只是~收入是一回事,政府的精心安排能否帶來好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這個好結果,指的就是孩子有沒有得到良好的照顧。
所以就對寄養家庭尤其是父母的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有顆博愛和包容的心,是必要條件;同時,他們也必須學習如何向孩子們傳達關愛。畢竟這些孩子們,就算他們身體健康,不需要額外的護理,在過往成長階段,因爲乏人照顧,已經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比方說情緒不穩定喜歡尖叫或哭泣、撒謊、偷東西,抑或個性孤僻多疑等,照顧和教養他們,的確是件非常耗神耗體力又考驗耐心的事。
▲(示意圖)沒得到足夠關愛的孩子,通常脾氣較壞
正是由于這多方面的考量,政府會要求想成爲寄養父母的申請者,必須和家庭成員一起經過面試,畢竟所有人要住在同一個屋檐下,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年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彼此之間的和睦共處,非常關鍵。對于寄養孩子而言,如果因爲一個家庭不合適,就被轉去另一個家庭,這種像商品一樣被轉手的感覺,肯定也是相當的不好!
像前面提及的那個自殺的美國寄養女孩,就是在被轉手了十幾個家庭(因爲每個家庭都覺得她太難管教了,所以在哪家都呆不長)之後,又遭受了親身母親宣布放棄其撫養權的雙重打擊,才終于走上不歸路的。
這麽一說,就不難理解盡快盡好爲有需要的兒童找個合適的寄養家庭,是多麽重要了。所以,寄養父母在收養兒童前,必須經過比較全面的培訓,並且申請領養的程序大概要2~3個月,目的就爲盡可能彌合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陌生關系,希望孩子能很好融入代養家庭,過上正常的生活。
當然,孩子在放進寄養家庭後,政府也不能不管不問,會有專門的評估人員進行定期的家庭訪問,以確保寄養兒童的安全,並受到了良好照顧。
▲獅城這對有愛夫婦,除了家有四個孩子,又收養了三個娃。
就曾有這樣一名19歲的女生,她7歲那年,因爲父母相繼生病,後來父親又離世了,媽媽沒有辦法獨自照顧她,就被帶去了一個陌生阿姨家,說是“住一夜”。她萬萬沒想到,這一夜就成了12年,而那位阿姨,其實就是她的寄養母親。
乍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自然很緊張,又會擔心融不進寄養家庭,流離失所。幸運的是,她得到了寄養家庭的無微不至照顧。現在的她,雖已超出法定寄養的18歲年紀,依然住在寄養家庭中。雖然自己也有兩個孩子的養母並不需要撫育她那麽久,卻因爲守諾和滿滿的善心,不但照顧她的日常起居,還讓她可以和親生孩子一樣,出國旅行看世界。
正因爲從寄養父母那裏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愛,讓現在是一名理工學院護士專業學生的女生心存感謝。她也希望以後若有機會,也要成爲代養母親,去關愛那些有需要的孩童,回饋社會。
多麽美的故事!如果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願意加入家庭收養計劃,幫助有需要孩童的話,可以撥打電話63548799,了解更多信息,或者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點擊頁底“閱讀原文”,也可以得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