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著名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廈門大學、集美中學、翔安一中、集美學村、翔安同民醫院等,均由陳嘉庚創辦。一生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爲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生前曾被毛澤東稱譽爲“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陳嘉庚于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現屬廈門市集美區)的一個華僑世家。陳嘉庚17歲(1891年)時渡洋前往新加坡謀生,起初主要在他父親經營的順安米店服務,共做了13年。1904年他創建菠蘿罐頭廠,號稱“新利川黃梨廠”。當橡膠第一次從巴西移植到馬來西亞,他即用2000元購了種子,播種在菠蘿園中,進而大面積種植,到1925年,他已擁有橡膠園1.5萬英畝,成爲華僑中最大橡膠墾殖者之一,他靠種植橡膠樹發財,被譽爲東南亞“橡膠大王”。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最輝煌的時候,他的企業遍及五大洲,與48個國家有生意往來,手下的雇員達3萬多人,而當時新加坡的總人口遠不足一百萬人。
陳嘉庚在實業上取得巨大成功後,致力于教育事業,在家鄉創辦了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並全力支持中國的抗戰事業,被毛澤東譽爲“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對陳嘉庚傾力辦學的事迹,國人已多有了解;但對他在新加坡的經曆,知道的人並不多。前不久,我有幸踏訪陳嘉庚在新加坡的部分足迹,睹物思人,自有一番別樣的感受。
天福宮
我們首先來到位于直落亞逸街的天福宮。天福宮始建于1840年,供奉的主神是媽祖,此外還供著太陽公、觀世音、關聖帝、孔子等神像。整個建築呈“回”字形,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氣象莊嚴,自外而內依次是三川殿、中庭、正殿和後殿。
韓山元先生介紹說,以前的天福宮臨海,凡是北歸的華人,都要先把船停在宮前,向媽祖娘娘祈求“海不揚波,平安返國”。凡是南來的華人,也是先到天福宮,感謝媽祖娘娘的保佑。
在天福宮正殿上方,挂著一塊題有“波靖南溟”的匾額,據說此匾是光緒皇帝于1907年所賜。國內的皇帝給海外的廟宇賜匾,這在曆史上非常少見。
在正殿右側的廂房,供奉著孔子的塑像。韓先生告訴我們,這裏以前是福建會館的所在地。當時的福建會館,是本地福建人的領導機構。由于很多福建人不會講英語,涉及到利益上的事,都要會館出面進行交涉,因此會館實際是本地福建人利益的總代表。很多福建人之間的事,殖民地政府不管,都交給會館辦理,包括矛盾糾紛調解、打官司等。
從1929年起,陳嘉庚任福建會館主席,直到1950年他回國定居。在他任主席期間,會館增設教育組,負責管理道南學校、愛同學校和崇福女校,並向8所學校提供資助。陳嘉庚經常在天福宮辦公,處理會館日常事務。在韓山元先生的生動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陳嘉庚當年在此辦公的情形。
怡和軒
怡和軒位于武吉巴梳路43號,這裏原是新加坡的富商俱樂部,始建于1895年。1917年,陳嘉庚被推選爲怡和軒副總理,1923年任總理。
“陳嘉庚任總理後,對怡和軒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韓山元先生說。因爲來怡和軒的富商很多,不少人抽鴉片,整個俱樂部被搞得烏煙瘴氣的。
陳嘉庚任總理後,首先是禁止抽鴉片煙;其次是抓會風,星期六的僑領晚宴,八點准時入場,使用公筷公匙;再一個在三樓設了圖書室,供會員借閱。他的這些做法,讓怡和軒的風氣爲之一新。
1928年,日本入侵山東省,釀成濟南慘案。陳嘉庚組織山東籌赈會,共籌款134萬元。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南洋華僑紛紛行動起來。1938年,南洋華僑籌赈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陳嘉庚被推選爲主席。1939年,華中、華南淪陷,中國的出海口全部被堵死,滇緬公路成爲中國獲得抗戰物資的唯一通道。南僑總會受西南運輸公司之托,在南洋招募汽車機工,支援祖國抗戰。
“你知道機工們出發時唱什麽歌嗎?是《義勇軍進行曲》。當時這裏是人山人海,道路兩邊站滿了歡送的群衆。機工們胸佩大紅花,豪邁出征。”韓山元先生的解說個人仿佛回到了那個充滿激情的年代。通過南僑總會努力,共有3200多名南洋機工投入滇緬公路軍需物資運送,爲中國的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些機工最後有三分之一回來,三分之一留在中國,還有三分之一壯烈犧牲。
“爲了支援祖國抗戰,陳嘉庚就吃住在怡和軒,連大年三十也不回家。初一一大早,家人都到怡和軒來給陳嘉庚拜年。”韓山元先生說。1941年太平洋戰爭暴發後,陳嘉庚領導新加坡華僑抗日動員總會,怡和軒成爲南洋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樞紐。
據統計,從抗戰暴發到1942年新加淪陷,東南亞華僑的捐款和家彙總額達70億元。當時中國抗戰經費的絕大部分,來自于華僑的捐款。
晚晴園
位于馬裏士他的晚晴園,又名孫逸仙別墅。這裏原是潮藉殷商張永福供養母親的寓所,晚晴園的名稱即取自于唐朝李商隱“夕陽憐芳草,人間重晚晴”的詩句。二十世紀初,孫中山先生曾八次來到新加坡,籌劃革命活動,其中三次就住在晚晴園。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成立于這裏,由胡漢民起草的同盟會章程也誕生在這裏。爲了紀念這一段曆史,晚晴園已被辟爲孫中山南洋紀念館。
晚晴園不大,主體結構是一幢三層的別墅。園內種滿了花草樹木,樓前有一尊孫中山的坐像。園名由新加坡著名書法家陳瑞獻題寫。由于當時晚晴園正在整修中,我們無緣進入園內參觀。但聽韓山元先生的講解,同樣精彩。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孫中山先生受邀從法國回國主政, 12月16日途經新加坡,會晤了陳嘉庚。陳嘉庚于1910年加入同盟會,當時孫中山問陳嘉庚,到國內時如私人需款,可否幫助?陳嘉庚當即答應可以給5萬元。”
據記載,孫中山25日抵達上海,29日被選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爲了到南京赴任,孫中山求助于陳嘉庚。陳嘉庚馬上彙出了5萬元,解了孫中山的燃眉之急。
華僑中學
在新加坡最有名的中學——華僑中學的廣場旁,聳立著一位先賢的銅像。銅像高五米左右,一位老者手拄拐杖,正襟而立,目視遠方,仿佛對學校寄予無限的希望。這位老者就是華僑中學的創辦人陳嘉庚。
陳嘉庚一生熱衷于教育事業,他認爲,“國家之富強,全在乎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乎教育”、“華人要擺脫貧困與無知,關鍵是興辦現代教育”。
陳嘉庚的事業起步于1904年,1906年他就參與創辦道南學校。1912年,他回老家福建考察後,深感家鄉教育的落後,開始捐資興學。在十多年時間裏,他先後創辦了集美女校、集美中學、集美師範學校、集美水産航海學校、集美商科學校等十多所學校,後統稱爲集美學村。于1921年創辦了廈門大學,並獨力維持學校經費16年。
在新加坡,陳嘉庚參與創辦的學校有:道南學校、愛同學校、崇福女校、南僑師範、新加坡水産航海學校等,其中華僑中學在社會上的影響最大。
1918年陳嘉庚領導華僑中學的籌辦,他在6月18日召開的籌備會上慷慨陳詞:“財既由我辛苦得來,亦由我慷慨輸去。公益義務,能輸吾財,令子賢孫,何須吾富?同僑君子乎,須知賢多財則損德,愚多財則益過……”、“夫公益義務,固不待富而後盡。如欲待富而後盡,則一生終無可謂之日。”
在他的努力下,華僑中學于次年開學招生,並成爲東南亞華人的最高學府,著名作家老舍等曾在華僑中學任教。近九十年來,華僑中學培養英才無數。
據統計,1904年至1931年陳嘉庚先生的總支出爲1321萬元,其中用于教育的支出達1217萬元,占總支出的92.1%,而同期他的家庭生活支出僅爲30萬元,一個大家庭每月的生活支出不足1000元。
從1926年至1934年,陳嘉庚由于受西方壟斷資本打擊,企業虧損一千多萬元,直至最後收盤,但他仍拿出378萬元用于教育事業。他“企業可以收盤,學校決不能停辦”、“甯要廈大,不要大廈”的辦學精神,影響了一代華人。
在陳嘉庚的影響下,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南洋各地有華文學校3千多所,在校學生達40萬人。東南亞華文教育的興盛,陳嘉庚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