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在北京的店裏,被拍到一段視頻,老鼠在後廚橫行、用湯勺通下水道,驚爆網絡,引起了不少人對于食品安全的討論。
而就在這幾天,新加坡的海底撈分店也“攤上事兒”了!
8月28號,新加坡的英文主流大報《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環境局(NEA)在8月初的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一名店員處理食物時沒有戴手套,這種行爲違反了新加坡衛生法規。收到了一份罰單(新加坡眼注:原文英文是summon).
8月29號,中國新華社和各家門戶網站也跟進報道了這起事件。
新加坡眼致電海底撈新加坡分公司核實此事。海底撈確認了的確是一位員工在切西瓜時沒有戴手套。
經過我們要求,海底撈出示了這張中文媒體所謂的“罰單“。環境局寄給公司一份:
寄給員工一份:
從環境局的信看來:罰款是針對個人員工,對餐館則是扣分。還沒有具體處罰內容,更像是提醒或警告。“可能導致2000元罰款,或被臨時吊銷執照”,這個是媒體補充的法律背景,並不是環境局的處罰決定。新加坡條文都是按最高來說。
▲新加坡海底撈
海底撈稱:歡迎公衆隨時參觀後廚。其實從中國到新加坡,海底撈各店一直都有提供通過iPad可以監視後廚的功能。(歡迎大家發微博艾特@新加坡眼)
海底撈出事,對大衆心理有著極其微妙的影響,一方面是高處不勝寒,大衆對它有種神化的期望值,哪怕一點失誤,都會放大成全國的影響(甚至跨國影響);另一方面,估計很多消費者又像斯德哥爾摩症患者,不能接受偶像的倒塌。
要知道,新加坡是海底撈在中國之外的第一個進駐國(城)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