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勢行功心解》校注詮釋
王志遠
(王志遠老師太極拳勢)
題解:「行功心解」系太極術語,煉養心氣方法。行功為外,心解為內。外則屈伸肢體以健身,內則澄定心氣以修心,而動靜兼練,內外雙修,練身、練心、練意、練氣,參同一體。
[正文]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
[校勘]
1、本篇正文均依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
2、[董本]本篇篇題作「王宗岳行功論」。[圖本]作「太極拳行功要論」。[澄本]前部分自「以心行氣」句至「乃可臻於縝密矣」句,獨立成篇,篇題作「王宗岳原序」。
3、[萬本]「乃能收斂入骨」作「方能收斂入骨」。
[詮釋]
太極拳學範疇中,心之與意,常常是相連互用難以釐清的,故有心意之說。太極門秘承要訣之一為:守心不守意,心主知覺,意為識感,行功之間,當常守心主神明之性元知覺,而不問內生外感之各種識感雜念。可見心之與意尚存區別,這就是「心之動為意」「心有所憶為之意」即心為意之主,意為心之副,心動則意起,意起則氣隨,意到氣到,是為「以心行氣」。
以心行氣,意之所至,氣即所至,意之所向,神即前往,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全身因之氣運勁發而運動,是為「以氣運身」。
以心行氣,意有所注,氣有所歸;五靈沉著,氣機沉穩,氣始能行於膜絡筋脈,輕通於腠理,穿滲於膜絡,深入於筋骨,淺入於五臟,深沉於丹田,而斂入脊骨。
以氣運身,氣貫周身,氣動身隨;內心澄明,全體松透,氣始能順遂,過三關,行周天,達於四梢,乃能靈活無滯,而從心所欲。
此段以「以心行氣」為體,以「以氣運身」為用,體用之關鍵在於「沉著」與「順遂」,照此參修,不難收「收斂入骨」之效而得內勁;不難獲「便利從心」之妙而得輕靈。
[正文]
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
[校勘]
1、[姚本]「精神能提得起」無「能」字;「意氣須換得靈」無「須」字。
2、楊氏家藏抄本「遲重之虞」作「遲重之愚」。
3、[圖本]「所謂頂頭懸也」作「所謂頂頭懸是也」。
4、[姚本]、[微本]「乃有圓活之趣」作「乃有圓活之妙」;[萬本]作「乃能有圓活之趣」;[圖本]作「乃有圓活趣味」。
5、[澄本]、[徐本]、[董本]、[圖本]「變轉虛實」作「變動虛實」。
[詮釋]
太極拳之全部意義以虛靈為本,以「精神」、即「心」為全體之主宰,「提起精神」乃行功之準則。精者元精,神者元神;精煉而聚,神煉而凝。神固於內,則清虛棲心而不誘於外,故神自寧定,體自松靜。神定,則心意空靈清虛,神志安逸明清;體靜,則百骸松和圓融,經絡氣血通暢。精神和合,誠於中而形於外,在精神啟迪下,外則自然百體無滯,感覺靈敏,輕靈貫串,周轉得當,屈伸自由,自無呆頓遲澀,冥頑不靈之「遲重之虞」。然欲提起精神,須頭容正直,頸項豎聳,沉肩垂肘,順背舒胸,尾閭正中。頭頂泥丸宮,虛虛領起,若有若無,如臨虛空而神貫於頂,處於勿忘勿助之虛領狀態。此「提綱摯領」之法悟通,就是提精神之法也。即所謂「頂頭懸」也。
太極拳著著勢勢皆循圓運動,故動靜不同時,陰陽無定位,虛實常變換。虛實者,變化之消息,轉換之機樞。虛實變換,在外為動作,在內為意氣。內之意氣潛轉川流,勁氣騰挪鼓蕩;則外之肢體屈伸開合動靜互乘摩蕩。內之意氣換得靈,則外之肢體「舞之蹈之動不休」「鼓之舞之以盡神」而「乃有圓活之趣」此即所謂「變轉虛實」也。
[正文]
發勁須沉著松淨,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校勘]
1、[澄本]「發勁須沉著松淨,專注一方」作「發勁須沉著,松淨須專注一方」。又[澄本]「松淨」作「松靜」。
2、[萬本]、[孫本]、[董本]、[劉本]「專主一方」作「專注一方。」
3、[微本]「支撐」作「撐支」。
[詮釋]
發勁須沉著松淨,不使有分毫拙勁,以留滯筋骨血脈之間以自束縛。能松淨,則能沉著;松淨兼沉著,方為勁之完整。專主一方者,隨彼之動,窺其易失重心之方向,發落點對而直去也,全身之圓曲忽而化為方直。而我心靜意專,體鬆勁沉,渾元一氣,完整一勁,彼自然拔根而跌之丈遠也。
頂勁虛領,尾閭收正,百骸沉垂,致使中氣上通百會,下通二十四椎,此處一通,則上下皆通。全身之氣脈胥通,因肢體放鬆柔順,而自然立身中正安舒,意定樁穩,不惟支撐八面;因肢體引長舒展,而虛靈含拔,知覺靈敏,豈獨見微知著。此即所謂「支撐八面而穩固厚重,八面轉換而輕靈圓活」。如此則足擋十面埋伏,以應付各方矣。
[正文]
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運勁如百煉鋼,無堅不摧。
[校勘]
1、[姚本]、[微本]、[董本]、[孫本]「無往不利」作「無微不到」。[萬本]、[圖本]作「無微不利」。
2、[姚本]、[微本]、[董本]、[孫本]無夾注「(氣遍身軀之謂)」[圖本]作「氣遍身軀之謂也」,[澄本]又作「氣遍全身之謂」。
3、[姚本]、[微本]、[徐本]、[圖本]、[劉本]「無堅不摧」作「何堅不摧」。
[詮釋]
太極練功,氣沉丹田,氣能入丹田,為氣總機關,由此分運四體百骸,意至氣至,氣至勁至,說明氣路即是勁路,某種意義上說氣即是勁。勁氣名分而實合,行潛於內者為氣,化運於外者為勁,身心合運,勁氣合一。渾然之一氣,即渾然之整勁。渾然一氣周流全身九節,如同串珠九曲,喻其玲瓏宛轉,圓轉如意,靈通貫串。百骸九節,雖極微處,苟心意所注,未有不立至者,故無微不到,亦無往不利。
太極用勁,不尚拙力,力之與勁,猶鐵之與鋼,以至精鋼(百煉鋼)。拙力化盡,自成「精鋼」,此即渾然之整勁。它沾粘隨意,傳遞疾速,應變靈活,至柔至剛,故無堅不摧。
故此訣釋為:渾然之一氣,行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渾然之整勁,運如百煉鋼,無堅不摧。
[正文]
形如搏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如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
[校勘]
1、[萬本]、[姚本]、[微本]、[董本]「形如搏兔之鵠」作「形如搏兔之鶻」。又本作「鶚」。
2、[圖本]「神如捕鼠之貓」作「神似捕鼠之貓」。
3、[徐本]、[姚本]、[微本]「動如江河」作「動若江河」;[圖本]、[劉本]作「動似江河」。[姚本]、[微本]、[孫本]「蓄勁如開弓」作「蓄勁如張弓」。
[詮釋]
鵠(hú)者,天鵝;鶻(hú)者,隼也;鶚(è) 者,魚鷹。故以鶻為是。鵠鶻同音,疑係同音筆誤。
動作之形勢,猶如搏兔之鶻,盤旋不已,矯健而敏捷;其神意又似捕鼠之貓,含胸拔背,伏身坐腿,全神貫注,靜以試敵,量敵以進,伺機而動,蓄勢待發;動則一發即至,以收全功。形神如此,氣勢勃發,周身無一處不精神也。
靜則澤然一氣,潛如無極,靜如山嶽,言其巍巍,足下有根,沉穩不浮,撼之彌堅;靜極生動,動則真氣磅礴,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動若江河,言其滔滔,川流不息;此即所謂「靜生光芒,動則飛騰」。動靜開合之理,靜動相須之道,悉在其中矣。
「蓄勁」有引進轉化之勢,曲蓄待敵,喻如張(開)弓,其訣在滿。蓄而後發,直以發放,猶如放箭,其訣在快。「勁以曲蓄,直以發放」是謂「曲中求直」,即「隨曲就伸」。曲者,彎曲也,合也,收也;如敵來攻,我沾粘依順引化彼勁,是謂曲。伸者,抻直也,展開也,放也;敵勁已化,勢必向彼求一直線,順勢乘隙直攻,是求直。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則勁盡可發出。歌訣所云「引進落空合即出」即是此義。
[正文]
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復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
[校勘]
1、[萬本]「步隨身換」作「步隨身轉」,以「步隨身換」為是。
2、[姚本]、[微本]、[孫本]、[趙本]「收即是放,斷而復連」作「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斷而復連」[萬本]其下更有「連而復斷」四字。
3、[徐本]、[圖本]「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作「極柔軟,然而極堅硬。」
[詮釋]
太極拳動牽往來,勁宜曲蓄,氣宜直養。概言之即「先天之氣宜穩,後天之氣宜順」。先天之氣宜穩是指,以心行氣,務沉著,而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順遂,而便利從心。後天之氣宜順是指,呼吸和順,吐惟微微,納為綿綿,似有若無,一任自然。氣正當和順而自然,是謂直養。氣無暴動,陰陽之氣和也,和則至柔至剛,虛明通達,靈通活潑,輕通腠理,穿滲膜絡,深入筋骨,淺入五臟,深沉丹田,融貫百脈,周流六虛,是謂浩然養成之氣,其有益而無害。故曰:「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
至用之時,含蓄其氣,即曲蓄其勁,一呼而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間,中脘尚嫌不足,須貫徹丹田,是謂「勁以曲蓄而有餘。」此勁氣由上而下,謂之合,即是收。發放之時,鼓蕩其氣,即丹田放勁,一吸而勁氣貼於脊背,由腰脊行於脊背,布於兩膊,施於手指,力貫甲梢,是謂「力由脊發」。此勁氣由下行以海底、尾閭、緣脊而上,謂之開,即是放。太極拳練至極處,開(放)之與合(收),開(放)中寓合(收),合(收)中寓開(放),開(放)即是合(收),合(收)即是開(放),氣相連而勁不斷,形似斷,而心未少懈,意仍未斷,神尚連也,心意連綿,勁氣渾然,勁斷意不斷,意斷神猶連。故曰:「收即是放,斷而復連」。
所謂「折迭」,表現於內者,真氣鼓蕩,勁氣潛轉;表現於外者,曲肘彎肱,屈伸開合。是為勁氣折使迭用曲使之道。所謂「轉換」,系陰陽,虛實、剛柔、動靜變易轉化,辯證之義。其理義皆涵括於「仰之彌高,俯之彌低;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前去之中,必有後撐;上下左右相吸相系。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即左重則左虛,左重則右杳」的太極行動原則中。勁能折迭,則勢有迂迴回衝而能迴轉扶勢;勢能轉換,則勁能順逆滲透而能融會貫通。及此時,屈伸纏綿,靈活轉換,「步隨身換」,手隨腰轉,動作出於無心,鼓舞出於不覺,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裡不難聯絡,散而統之,分而合之,總歸於渾然一氣,渾然一勁之境地。
[正文]
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校勘]
諸本均同。
[詮釋]
太極拳之運動,「萬法唯心」以虛靈為本,以心為全體之主宰。以心神為主帥以發號施令,氣為號令之旗,受令而即分發五臟四肢,即五營四哨。無不依心之號令而聽從調遣,唯命是從,如響斯應。「纛」者,古代軍中大旗。腰為大纛,不偏不倚,屹立中軍,以督師五營四哨。內則一心,外則一身,心之一動,捶自心出,拳隨意發;腰間腎氣一發,如大纛旋轉,全身百骸九節無不隨兩腰眼(腎)變換虛實,作意轉換自然,而周身圓轉自如。
開展、緊湊、縝密乃太極自初發悟至於有成遞次之三層次。「開展」者,放大也,開張展舒之謂。初學練拳,柔軟為道,用意不用力,先求姿勢開大,各部順暢,動作適意,即所謂舒筋活血,起衰振羸。強壯以後,研究筋骨勁氣合一,練氣入骨,練勁歸根;動分靜合,開合有致,動轉有位,太極有宰;勁意不斷,氣勢相連,聚精會神,此謂之「緊湊」也。自此而後,舒散懷抱,自忘其身,虛靜為上,內外兼修,鴻濛一氣不散,精神圓滿無虧,悟透希微之機,練成化勁,拳心合一,拳無拳,意無意,勁斷意不斷,意斷神相連,太極隨處見圓光,妙手一著一太極,絲絲入扣,有逗榫入殼之恰當,乃臻形神合一,體用合一之縝密之境。
陳鑫《太極用功七言俚語》句;「初收轉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前所轉圈猶嫌大,此圈轉來愈覺小。越小小到沒圈時,方歸太極真神妙。」及顧氏留馨《詠太極拳》句,「初練轉圈要寬大,功久轉圈漸收攏,收小小到沒圈時,緊小脫化妙用洪。」可作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