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經濟轉型與産業升級經驗
摘 要:新加坡的經濟發展、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在過去5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研究和分析新加坡的成功經驗以及成功背後的動力和原因,可以爲中國今天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與借鑒。
新加坡位于東南亞馬來半島最南端的赤道北側,扼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她國小民寡,缺乏天然資源,但是,從1959年自治(其後于1965年獨立建國)短短50多年來所取得的國家治理和經濟發展的成就,尤其是在經濟轉型與産業升級方面的巨大成功,爲全世界所關注。國際社會對新加坡的評價是:用一代人的時間,從第三世界攀升到第一世界。
1978年11月訪問新加坡時,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以其政治家獨有的敏銳注意到這個城市型國家的不凡之處,開啓了中國向新加坡學習的先河。自那以後,從中央到地方的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就沒有間斷過到新加坡的考察、學習、研究和培訓。30多年來,前來學習和培訓的中國官員和專家已經超過了三萬人。2008年9月,廣東省汪洋書記訪問新加坡時,帶著廣東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思考對新加坡的經濟轉型與産業升級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和探索,推動了廣東省連帶中國東部先發展起來的省份和地區對這個問題的高度重視和系統學習。
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高速經濟成長,把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窮國、弱國改變成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准富國和准強國,打造成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的經濟體,使中國今天成爲一個能夠在世界民族之林揚眉吐氣、在國際政治舞台和經濟舞台上擁有相當大話語權的大國。繼亞洲“四小龍”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創造的亞洲奇迹之後,中國創造了又一個更新、更大的亞洲奇迹。
無庸置疑,中國30多年的經濟成就是巨大的,但高速發展之後的道路怎麽走?中國高層早就提出要轉變增長方式,但許多地方對轉型的緊迫感不夠,許多決策還是爲慣性思維所主導,沒有顯著的創新、突破和前瞻性,更多體現的是被動反應和維持現狀。廣東省和東部發達地區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策略是什麽?新加坡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作爲比中國先行一步的成功者,她過去50年所走過的道路和積累的經驗,正好可以成爲中國今天學習、借鑒和仿效的榜樣。不錯,新加坡這個小國是個獨特的“城市型經濟體”,其經濟模式爲外向型經濟和依附型經濟,與中國這種“大國型經濟體”有著巨大的差異。不過,無論國家或經濟體的大小有著多麽的不同,“經濟”二字的定義、屬性和內在規律是沒有任何不同的。
2015年是中新兩國正式建交25周年,建交之前也已經頻密交往。今天我們來回顧和探討新加坡經濟發展、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的經驗,也是對中新建交25周年的一份祝賀與紀念。
一、 新加坡概況
國名:新加坡共和國(REPUBLIC OF SINGAPORE)
曆史:1819年成爲英國的殖民地;1959年脫離英國統治,成立自治邦;
1963年和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合並,成爲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正式獨立建國。
面積:710平方公裏。由新加坡本島和周圍約40個小島組成,新加坡本
島東西長44公裏,南北寬24公裏。
人口:約540萬。其中:公民330萬,永久居民53萬,非居民157萬;
華族76%,馬來族14%,印度族8%,歐亞族2%。
語言:馬來語爲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淡米爾語爲官方語言,英
語爲行政和商業語言。
經濟(2013年):GDP總量約3,000億美元,人均55,000美元,世界
排名第7位;350萬就業人口,員工月工資中位數約4,400新元;110萬戶家庭,家庭月收入中位數約7,500新元(1美元=1.3新元)。
經濟地位:全球第二大集裝箱集散中心,第二大電子工業中心,第三大
煉油中心,第四大外彙交易中心,第四大金融中心。
工業:占GDP的27%,主要包括石油煉油、化學與化學産品、電子工
業、精密機械、醫藥工業等。
服務業:占GDP 的73%,主要包括金融、貿易、物流、海空運輸、商
業服務等。
住房:國民擁有房産的人口比例91%,其中擁有政府住宅(本地稱爲公共
組屋)的人口比例81%,人均住房27平米(大倫敦區31.9,紐約28,首爾20,上海16.5,東京15.8,香港12.5)
人均壽命(2013年):82歲,男79.3,女84.7(日本82.27歲,男78.7,
女85.6)。
護照: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全世界約170個國家和地區給予新加坡護
照免簽證待遇。
世界排名:世界各經濟體競爭力排名(瑞士洛桑IMD,2010年5月)第
一名;全球經商最便利的國家/地區排名(世界銀行,2010年11月)第一名;全球前十位最廉潔國家(世界反腐敗機構“透明國際”,德國,2010年10月)第一名。
二、 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曆程
從1959年起,新加坡的經濟經曆了五個重大的發展曆程。
· 第一階段(1959-1965),進口替代期;
· 第二階段(1966-1970年代中期),出口導向期;
· 第三階段(1970-1980年代中期),迅速增長期;
· 第四階段(1980-1997年),産業升級期;
· 第五階段(1998年至今),調整恢複/經濟轉型期。
第一階段(1959-1965)進口替代期
面對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艱難時局,剛剛取得執政權的人民行動黨政府的決策是:開展以工業化爲中心的經濟發展戰略,以工業化帶動經濟多元化,改變單一的轉口貿易經濟結構;同時,政府投入巨資,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爲民間資本發展替代進口型工業創造條件。
就這樣,以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化爲突破口,新加坡從自治的第一天起就非常吃力但也是非常積極地開始了她的經濟轉型之路。
1819-1959年,新加坡經曆了140年英國的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在亞洲的勢力開始衰退,美國的勢力開始擴張。經過多次談判,1957年英國政府同意新加坡成爲自治邦;1959年5月,李光耀于1954年發起成立的人民行動黨參加在新憲制下舉行的第一次自治邦議會大選,贏得了51個議席中的43席而獲得執政權;6月,時年35歲的李光耀宣誓就任新加坡自治邦總理,人民行動黨開始執政。
在此之前,英國人並沒有在新加坡建立一套完整的經濟體系,只是利用新加坡具有多年的自由港的曆史地位,把其當作英國在遠東的貨物集散中心,轉口貿易作爲單一的經濟形式占據新加坡經濟的主導地位。
當時,新加坡的日子很難過。因爲沒有制造業提供就業機會,老百姓找不到工作,失業率高達14%,因此,突破單一的轉口貿易的經濟結構,努力創造就業機會就成爲新生政府面臨的首要問題。李光耀說:“我們從1959年第一次執政開始,便一直扛著失業問題的包袱――那麽多的年輕人在尋找工作,卻沒有工作可以應付他們的需求”。“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的內閣同僚們都知道,要生存的惟一辦法是推行工業化。新加坡的轉口貿易已經到達頂限,往後會進一步式微。印尼仍然跟我們對抗,馬來西亞決議避開新加坡。我們想方設法,願意嘗試任何切實可行的點子,只要能制造就業機會,我們不必負債過日子就行。一位飲料制造商向我建議推動旅遊業。這種行業屬于勞工密集型,需要廚師、女傭、侍應生、洗衣工人、幹洗工人、導遊、司機和制造紀念品的手工藝人,最理想的是發展這個行業所需的資金很少……令我感到欣慰的是,這個行業倒制造了不少的就業機會,給許多空空如也的口袋帶來一些收入。它固然使失業人數減少,卻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爲此,我們集中精力,設法招商到這裏設立工廠。盡管新加坡只有200萬人口,國內市場很小,我們卻保護本地裝配的汽車、冰箱、冷氣機、收音機、電視機和錄音機,希望日後這些産品當中有部分會在本地制造。我們鼓勵本國商家開設小型工廠,制造植物油、化妝品、蚊香、發膏、金銀紙,甚至是樟腦丸!我們也吸引了香港和台灣的投資者,到這裏來開設玩具廠、紡織廠和制衣廠。”
第二階段(1966-1970年代中期),出口導向期
在第一階段成功引入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基礎上,新加坡從第二階段一開始便大量吸收外資和引進技術,推動國內經濟起飛,促進資本密集型制造業。新加坡不因國家先天不足的條件或是不利的環境所約束,沖破意識形態的桎梏,走出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
憑借門戶開放的國策,新加坡吸收了西方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先行一步,一下子便和當時的其他亞洲國家拉開了距離,把自己的經濟基礎提升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此時的新加坡,進入到了資本密集型的經濟發展階段。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正式宣布成立“新加坡共和國”。但是,沒有禀賦要素的城市島國,離開了馬來西亞這個共同市場,自己能夠生存嗎?
對此,英國政府答應給新加坡提供“可觀的援助”,以抵消英軍撤退所將造成的經濟損失。但李光耀認爲,新加坡要成功,人民絕不能有依賴援助的心態,我們必須自力更生。外來援助應該是通過工業給新加坡提供就業機會,而不是使我們對不斷注入的援助産生依賴。李光耀向新加坡的工人發出警告:“國際社會沒有責任爲我們提供生計,我們不能夠靠討飯鉢過活。”
“經過幾年令人泄氣的反複摸索,我們斷定新加坡應該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美國跨國企業身上。60年代台灣人和香港人到新加坡設廠,帶來了低科技工業,如紡織廠和玩具廠等等,他們屬于勞工密集的工廠,但是規模不大。美國跨國公司到這裏來設立的是高科技的工廠,規模大,能制造許多就業機會。它們夠分量,有信心,相信美國政府會繼續留在東南亞,它們的資産有所保障,不怕被人沒收或蒙受戰爭的損失。”
“發展經濟學學者當時普遍地把跨國公司看成廉價土地、勞工和原料的剝削者。這類‘依賴學派’經濟學家的論點是,跨國公司延續殖民主義的剝削方式:發展中國家把原料賣給先進國家,反過來向他們購買消費品;跨國公司支配科技和消費者的選擇,勾結所在國政府一起剝削和壓制人民。第三世界國家的領袖相信新殖民主義剝削人民的理論,我和吳慶瑞(前副總理,被稱爲新加坡工業之父)卻沒有産生共鳴。我們有實實在在的問題要解決,不能受任何理論或教條的約束。反正新加坡也沒有天然資源可供跨國公司剝削,有的只是勤勞的人民、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決心做到誠實稱職的政府。我們的責任是爲新加坡200萬人提供生計。如果跨國公司能讓我們的工人獲得有報酬的工作,並教授他們技能、工程技術和管理的技巧,我們就應該把他們爭取過來。”
1968年,新加坡政府決定成立裕廊工業區管理局,國會還通過了有關法規。該管理局不僅負責管理裕廊鎮,還管理全國其他工業區。它的主要任務是:爲工業區提供管理和監督服務,爲企業和國民提供必需的生産、生活設施,爲廠家提供進出口幫助和技術咨詢。管理局對工業園區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首先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要明確發展方向,突出重點,對企業界要加強管理,還要靈活多樣地給予協調合作。管理局要爲廠商提供優惠用地,自己要建造標准廠房,出售或出租給外商投資企業,還要向廠商提供設備,建立資訊網絡。
第三階段(1970-1980年代中期),迅速增長期
經過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摸索和積累,新加坡的經濟進入大發展的階段。經濟基礎穩固,基本實現全民就業,第三産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此時的新加坡開始大力引進技術密集型産業:注重提高勞動生産率,提倡科研與經濟相結合,提高生産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産品質量,降低生産成本,增強産品的國際競爭力。
在這個階段,政府的注意力轉爲研究與開發、設計、工程、信息科技,電腦、電腦附件制造業等電子行業成爲先導産業。第三産業開始向專業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發展,爲從總體上提高商業運營效率和質量提供了保證。到70年代末期,新加坡已經成爲在世界上聞名遐爾的亞洲新興工業國,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在60年代,新加坡形成了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爲基礎的工業結構,經濟狀況好轉。但是,高瞻遠矚的李光耀和吳慶瑞認爲,勞動密集型的工業雖然對新加坡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並不適合新加坡未來的前景,只能是過渡時期的措施,今後要著眼于提高經濟效益和高科技産品。他們指出:“日本、韓國、香港、台灣經濟快速發展,提高了産品的技術水平,我們的裕廊工業區不能老是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的水平上,要來一場科技密集的改革,不然我們就會落後。我們要逐步進入資訊網絡社會,建立起軟件發展中心和電腦制造中心,使新加坡成爲東南亞未來的硅谷。”
在這樣的前提下,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新的發展目標:籌措國內資金和吸引外資,發展高科技、高産值的精密工業,以求經濟結構現代化。新加坡經濟政策的轉變源于國際經濟形勢的因素。他們分析說:在亞洲,中國在搞“文化大革命”,經濟停頓;印支三國持續進行戰爭,經濟狀態更爲低落。但大多數國家經濟仍在快速發展,特別是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新加坡周邊國家,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勞動密集型工業也已崛起,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吸引外國投資,它們的勞工隊伍強大,工資較低,這使新加坡吸引外資的競爭力有所削弱。西方國家的經濟結構已做了調整,增長速度較高,國際市場形成激烈競爭狀態。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資本已超越國界,把全球作爲一體,對資源加以整合配置以求資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潤的最大化,“U型曲線産業分工結構”正是這種配置的結果:即産前研發與産品的營銷在歐美,這兩者都屬高利潤,主要由跨國公司掌控,而處于中間的生産加工程序在發展中國家進行,由此形成兩端高利潤、中間低利潤的U型生産配置曲線(也被形象地稱爲“微笑曲線”)。因此,新加坡必須改變勞動密集型産業,而向資金、技術密集型工業發展,爭取較高産值産品,不僅可以替代進口,而且要以出口爲導向,從而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爲此,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幾項措施:
調整外商投資政策:對過去頒發的幾項法令重新進行修改,對外商投資于勞動密集型和技術水平較低的工業,如食品、紡織、木材等,不僅取消優惠待遇,而且還加以限制,使他們按照新加坡的要求,將資金和技術投向高科技的機械制造業、電子儀器、微型軸承等精密工業。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的穩定發展必須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大量吸引外資也必須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新加坡除鼓勵高科技工業外,政府還投入大量資金興建和改建基礎工程,修建煤氣、供水、供電系統、公共交通以及公共住房等項目。其他重點工程是改建深水港和集裝箱碼頭,擴建樟宜國際機場,使之成爲東南亞最重要航空站;修建新加坡地鐵系統,改善郵政通訊系統。
開發人力資源:新加坡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解決了本國勞工的失業問題,而且外籍勞工也蜂擁而至。隨著技術密集型工業的發展,對勞工的技術水平要求更高,工人工資的提高,就會增加産品的成本。基于這些原因,新加坡政府決定要設法提高社會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否則會減弱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決定與在新加坡開業的跨國公司聯合設立技術培訓中心,參與培訓的外國公司可獲得新加坡政府補貼。對技術水平較低的外籍工人征收“客工稅”,這樣就可以逐漸淘汰低技術和勞動密集型工業,走向高科技水平。
第四階段(1980-1997年),産業升級期
一方面,1984、1985的新加坡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衰退:之前美國的經濟衰退使得對新加坡的進口需求減少;新加坡的經濟經過長期的超高速發展,以建設投資爲中心的國內投資下降。1985年新加坡的GDP增長率爲 -1.6%。
與此同時,新加坡也具備了整體商務能力,逐步成爲跨國公司認可的國際樞紐,許多區域總部在這裏落腳。此時的新加坡企業積累了資金、技術、品牌和聲譽,政府便鼓勵和引導本地企業跳出本國、本土的小圈子,放眼世界、投資海外,向海外發展,建立更廣闊的國外經濟空間。1994年5月在蘇州東郊金雞湖畔破土動工的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便是這個時期的産物。
70年代末期,新加坡政府開始研究制定80年代的經濟發展規劃。爲此,新加坡要進一步與世界發達國家接觸,考察他們的經濟狀況,也讓他們了解新加坡經濟狀況,以便加強內外之間的相互合作。李光耀等政府領導人專程出訪日本、韓國、美國及歐洲各國。此後新加坡經濟發展局還選派優秀人才在西歐、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設立了17個辦事處,向各國介紹新加坡的投資環境,吸引外商來新加坡投資,著重開發高科技産品。在70年代,新加坡經濟雖然快速發展,但也遇到不少難題和挑戰,西方國家經濟停滯,市場萎縮,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影響了新加坡的進出口貿易。而周邊國家經濟也有較快發展,走向工業化,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使新加坡原有的優勢逐漸消失。新加坡必須審時度勢,面對挑戰,制定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戰略。
1979年7月,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新的經濟發展戰略,稱之爲“第二次工業革命”,亦稱“經濟重組戰略”。對80年代的經濟發展方針,李光耀說“舊的方法已不適用,推行新經濟策略勢在必行。重組經濟戰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1980年,在慶祝新加坡獨立15周年大會上,李光耀又向全國人民發表了語重心長的講話,他說:“我們不能以過去15年的成就而自滿,時代是進步的,形勢不斷發展,我們要謀求生存,確保成功,不能拘泥不變,我們要適應變化的經濟形勢。過去15年我們在工業化進程中,成績卓越,爲人共視。我們的工業生産已增長到國民生産總值的35%,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標准。新加坡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也超過東南亞各國。但是,現在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需要第二次工業革命,從勞動密集型工業進入高科技工業,即實行機械化、自動化、電腦化,向高度精密工業邁進。”
爲實現上述目標,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修改工資政策,從低工資轉向高工資:低工資固然可增加企業利潤,但卻不能鼓勵企業向高科技工業發展。新加坡政府認爲,爲了加快産業結構的合理化,就必須大幅度提高員工的工資,迫使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淘汰勞動密集型工業,向技術和資金密集型工業轉換。
繼續鼓勵外資投入高科技工業,給予新興工業享受各種優惠待遇:具體列出11個産品項目,作爲十年發展重點,當中主要項目是:自動化器材元件、機械設備、醫療器材、化學藥品、電腦軟硬件、光學儀器、電子設備、水電控制産品等等。
鼓勵科研,開發新産品:根據政府建議,新加坡國會又修改了《所得稅法案》,規定用于科研、開發項目的支出可獲得雙重減稅;用新技術更新設備的工廠可提前折舊。爲了給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環境,政府決定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附近特設科學技術工業園,成立國家電腦委員會,負責引進外國專家,培訓科技人才和技術開發。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人力資源素質:新加坡缺乏自然資源,但有一定的人力資源,要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就必須提高人才素質,才能使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功。新加坡政府爲此采取了許多措施,改革教育制度,調整和擴充高等學院,提高教學水平;舉辦各種大專學校培訓班,培養專業人才;與國外跨國公司聯合舉辦培訓中心。
第五階段(1998年至今),調整恢複/經濟轉型期
1997年,亞洲發生了金融危機,世界性的電子工業需求下降,加上新加坡勞動力成本過高的因素,許多跨國公司關閉或轉移了本地的工廠。
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新加坡開始思考和著手調整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減少對底端電子業的依賴(吸引和增加高端電子産業和産品);吸引和發展生命科學、制藥、環境保護等産業;發展教育産業,建立區域教育中心。
1997年開始于泰國的亞洲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和影響了新加坡的發展。到了1998年,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新加坡的經濟受到較大影響,經濟增長率降到1.5%,有時還出現負增長。有些企業虧損,造成3萬多員工失業,失業率上升到3.2%。國家財政收入減少了7.8%,外彙市場交易額下降16%,對外貿易總額下降了7.5%。
1998年,世界性的電子工業需求下降,加上新加坡勞動力成本過高的因素,許多跨國公司關閉或轉移了新加坡的工廠,著名的裕廊工業園一夜之間冒出了許多空置的廠房。生産磁盤驅動器的巨型跨國公司希捷科技一下子就往中國搬遷了兩間工廠,一間去到東莞,一間去到無錫,使得新加坡從原來占居世界磁盤驅動器總産量的73%跌到50%。
面對變化了的外部環境,面對新興工業國低勞動力成本的競爭,新加坡開始思考和著手調整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減少對底端電子業的依賴,吸引和增加高端電子産業和産品;不斷瞄准世界新興産業,通過引入新興産業和本地培育,使産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引進和發展生命科學和環境保護産業,打破新加坡的制造業只能局限在電子、精密機械、煉油、石化、造船等領域;充分發揮新加坡潔淨的空氣和一流的生態環境的優勢,引進生命科學、環境保護産業,並下大力氣推動和促進;發展和擴大水務産業,把新加坡打造成全球汙水處理技術和産業的中心,把新加坡水資源的劣勢轉變成爲優勢;發展教育産業,建立區域教育中心;繼續用高薪政策吸引人才,希望把各界精英都吸收到政府擔任高級領導人,包括醫生、律師、會計、大學教授、企業家、銀行家等有能力、並且誠實和品德優秀的傑出人物。
2002年,新加坡開始了新一輪的經濟大轉型,以求新、求變、實用主義的治國理念,使新加坡繼續保持全球領先的競爭力:全方位檢討發展策略;引進和發展生命科學和環境保護産業;打破刻板形象:興建兩個賭場,首次舉辦F1夜間賽事;成功申辦2010年世界首屆青年奧運會主辦權;成功運作主權財富基金;與主要經濟強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與此同時,新加坡以本國爲圓心,以7小時的飛行距離爲半徑,制定了“7小時經濟圈”的發展戰略:在成功實現“總部經濟”的戰略之外,在該經濟圈內繼續鞏固和打造若幹區域中心,即世界貿易中心、海港轉運中心、航空中心、會議中心、教育中心、醫療保健中心、國際醫藥中心、金融理財中心。(7小時的飛行半徑覆蓋了東南亞各國、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東京、首爾、新德裏、孟買、毛裏求斯、柏斯、墨爾本、悉尼)。
新加坡也因爲最先提出了具有創意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概念,獲得WTO的高度贊賞和各國的積極相應。到目前爲止,新加坡已經和美國、中國、日本、韓國、歐盟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超前的經濟政策,靈活的應對謀略,高效的行政手段,廣泛的世界聯系,爲新加坡繼續成爲全球競爭力領先的經濟體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
過去的50年,新加坡以其實實在在的治國理念贏得了實實在在的高速發展和經濟成就,但畢竟新加坡只是一個城市型的經濟體,國家小,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相對也小,面對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激烈競爭,許多人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在亞洲先行一步的新加坡還能夠走多遠?“各國之間的競爭就好象在高速公路上跑汽車。當汽車不多的時候,新加坡可以跑的很快,當大家都跑到這條路上的時候,你就不可能跑的太快了。”李光耀先生1994年的這段講話,在在表明了從當年的建國總理到現在的新加坡政府和領導人一直把“可持續發展”當做一個重大命題放在自己的心裏。
也許我們可以根據新加坡過去的發展軌迹預見她今後仍然會不斷進步和不斷發展,不過,李光耀並不同意“預見”一說。2009年12月,時任內閣資政的他和本地日本工商界領袖對話時強調:“新加坡的發展不是因爲政府領導人能夠預見未來的前景,而是因爲能夠及時適應世界的變化,在一次又一次適應和調整的過程中不斷前進”。他希望我國未來的領袖能夠適應世界的變化,並懂得把握稍縱即逝的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 李光耀.《李光耀回憶錄》.新加坡:聯合早報出版社,2000
2) 李光耀.《李光耀40年政論選》,新加坡:聯合早報出版社,2000
3) 張青.郭繼光.《新加坡小國繁榮之道》,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0
4) 梁文松.曾玉鳳.《新加坡政府經驗》.新加坡:八方文化出版社.2010
5) 黃朝瀚.趙力濤.《新加坡社會發展經驗》.新加坡: 八方文化出版社.2009
6) 嚴崇濤.《新加坡發展的經驗與教訓》.新加坡:湯姆森出版集團.2007
7) 楊建偉.《投資中國的必修課》.新加坡:華商出版社.2002
8) 楊建偉.“新加坡華人表面是華人,骨子裏是英國人”.新加坡: 聯合早報,2002年5月27日
9) 楊建偉.“憂患意識:新加坡的國魂”.新加坡: 聯合早報.2001年8月9日(新加坡36周年國慶節)
10) 林毅夫.《解讀中國經濟》.台灣:時報文化出版社.2009
11) 托馬斯.弗裏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12) 莫少昆.余繼業.解讀淡馬錫.廈門:鹭江出版社.2008
13) 哈瑞森.亨廷頓.《爲什麽文化很重要》.台灣: 聯經出版社.2003
14) 法理德.劄卡瑞亞.《後美國世界》.台灣: 城邦文化出版社.2008
(原刊于《新加坡研究 2013卷》,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月)
1、作者介紹
楊建偉
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新加坡唯一國際集團副總裁,兼任新加坡亞洲管理學院副院長、澳洲JCU(詹姆斯庫克)大學和新加坡等地大學的客座教授。擁有在政府部門、私營企業、跨國公司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工作經曆,上世紀80年代曾在意大利和英國從事跨國投資的實務和研究工作,1993年起定居新加坡。
過去20多年,作者一直在新加坡從事和跨國投資、企業管理有關的實務、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對于新加坡建國50年以來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發展路徑,以及淡馬錫控股的公司治理等課題有較深入的研究和總結;其多門課題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的培訓課程中廣受好評。
作者也擔任新加坡天府會顧問、三江會館董事、重慶大學新加坡校友會(籌)顧問等社團職務。
自2000年起,作者在新加坡出版過三本專著:《投資中國的必修課》、《從讀書學管理》及《Investing in China》。
2、本書介紹
本書收錄和彙集了作者過去幾年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國《南方日報》、《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上發表過的一系列重要文章以及報紙的專訪或專題報道,涉及經濟、管理、文化、社會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對于新加坡建國50年以來的經濟發展戰略、指導思想和發展路徑,特別是新加坡在經濟轉型與産業升級方面的超前和求新求變,以及淡馬錫控股的公司治理等課題有較深入的研究和總結。